05.28 經濟增速的“學霸”底子還要“大補”

珠海

如果將城市經濟增速排名比喻成一場考試,毫無疑問,珠海是當之無愧的“學霸”。

1-4月經濟數據顯示,珠海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民間投資增速兩項指標位居珠三角九市第一,最被人關注的G D P增速尚未出爐,但業內人士預計珠海同樣會交出一份炫目的成績單,排名在珠三角、廣東應當處於前列。因為,就在今年一季度GD P排名中,珠海再度迎來“開門紅”,以8 .8%的增速領跑全省。

民間投資增速成績矚目

改革開放以來,投資一直是驅動中國經濟騰飛的“三駕馬車”之一,珠海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和民間投資增速“一騎絕塵”。這折射出在港珠澳大橋即將通車、橫琴自貿片區建設以及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即將出爐的利好疊加下,珠海日益成為資本市場追捧的“寵兒”。

引人注目的是,珠海民間投資尤為活躍,1-4月同比增長37.8%,對珠海投資增長的貢獻率達73.1%,擺脫了以往政府投資驅動佔主導的傳統模式。其中大量資金湧入高新技術產業、服務業,分別增長了54.7%和27.2%,前者高出廣東平均水平34.3個百分點。

經濟“跑得快”刺激珠海人才需求井噴,最明顯的證據是最新發布的全國2018年人才需求最旺盛的50個城市平均月薪排行中,珠海位列全國第六,平均月薪為7854元,僅比排名第五的廣州少了8元。早些時候,珠海宣佈5年拿出67億招才引智,力度之大、覆蓋面之廣全國少見。

經濟總量的短板急需補課

我們既要看到珠海的進步,更要正視自身的不足,才能直面問題迎難而上。由於歷史欠賬多,經濟總量小、輻射帶動能力不強、實體經濟基礎薄弱,產業龍頭偏少,一直是珠海發展的短板。近兩年,珠海增速領跑珠三角乃至廣東的新聞屢見不鮮,但一提到經濟總量,珠海人就樂不起來了,排名不僅遠遠落後廣深,還被同處珠江西岸的江門、中山甩在了身後。作為珠三角西岸核心城市,珠海尚未建立起與之匹配的經濟實力,對區域的輻射帶動能力遠弱於深圳之於東莞和惠州。

不久前,珠海吹響了“二次創業”的號角,提出要當好改革開放的重要窗口、試驗平臺、開拓者和實幹家,加快建設廣東省副中心城市、珠江西岸核心城市。距離實現這些目標,“學霸”珠海依舊任重道遠,尚需苦練內功,“彎道超車”對於珠海人而言才剛剛開始。

經濟增速的“學霸”底子還要“大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