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國際大宗商品的2月回首與3月前瞻

國際大宗商品的

2月回首與3月前瞻

作為大宗商品之中的最大宗,2月份國際油價經歷了一次跳水“假動作”後,並沒有遇到基本面的顛覆性改變。不過,國際油價雖然恢復上行,但卻不足以突破三年來每桶70-80美元的壓制。事實上,頁岩氣革命帶來的美國石油出口增加以及歐佩克與俄羅斯在限產合作關係上的脆弱性也不支持油價短期內出現井噴式上漲,因而近期的上行空間也相對有限,但從另一方面來看,由於美元疲軟,油價下跌的條件也不完全具備。最大的可能就是,國際油價更多會在每桶60-70美元的區間“折騰”。

同樣,近一年來,國際銅價也經歷了三次“假摔”,但每一次都有驚無險。俗話說,事不過三。如果近期國際銅價的再次大幅度下跌,雖然還不至於“真摔”,但也很難再創短期新高。作為進口大戶,中國經濟對國際市場銅價影響顯而易見。眼下,中國經濟基本企穩,再加上美元貶值因素其中有,國際銅價短時間內並無“貶基”。

“天公不作美”導致阿根廷大豆減產,但這一消息對於國際市場大豆價格走勢來說確是“天公作美”。近期,估計大豆價格會有所反彈,但這種反彈是否能夠發展為反轉,在很大程度上也要看來自中國需求的“臉色”。

總之,3月份國際市場上原油、銅、鎳等大多數種類大宗商品價格在很大程度上會受到美元貶值的影響而在相對高位企穩,橡膠等少數種類大宗商品價格則會在相對低位上企穩,而大豆價格短期內堅挺但長期看卻存在一定不確定性。

當然,在價格行情充滿變化的同時,國際市場本身也經歷著一系列變化。除了價格變化趨勢外,在信息化社會,對未來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走勢的跟蹤還要關注到區塊鏈與大宗商品貿易之間的關係,還要看到即將在中國“開張”的石油期貨交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