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打出“組合拳”種好“致富果”蘭溪農技人員助枇杷種植戶渡難關

打出“組合拳”種好“致富果”蘭溪農技人員助枇杷種植戶渡難關

“多虧了童站長幫忙聯繫,要不然我這幾百株枇杷苗可就賣不出去了。”說起童站長幫自己賣苗一事,昨天,蘭溪市女埠街道虹霓山村枇杷種植戶周慶權仍感激不已。周慶權口中的“童站長”,便是女埠街道農技站站長童萬民。前段時間,由於疫情防控需要,全市各村都實行了交通管制。這可讓周慶權犯了愁,好不容易找到客戶購買枇杷苗,卻可能因為交通受阻而“黃”了。

得知這一情況後,童萬民立即把周慶權的枇杷苗運輸難題反映至蘭溪市農業農村局。後經多方聯繫溝通,該局及時為周慶權辦理綠色運輸證,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女埠有枇杷種植面積1.5萬畝,產量4000噸,產值7000萬元,是當地最重要的農業支柱產業之一。疫情發生後,枇杷疏果用工短缺、枇杷苗銷售市場遇冷等問題接踵而來。眼下,正值春耕備耕的關鍵時期,疫情雖嚴峻,但農時不等人。在確保農戶做好各項防疫措施的基礎上,童萬民積極為枇杷種植戶守住“錢袋子”,護好群眾的“果籃子”。

一年之計在於春。枇杷疏果是蘭溪枇杷春季管理的重要一環,時間為每年的3月中下旬到清明前後。往年這個時候,女埠街道都會舉辦一次專題技術培訓班,由農技專家教授最新的枇杷疏果及管理等技術。今年,為減少人員聚集,童萬民早早地安排了一份走訪表,將培訓課堂搬到了田間地頭,為種植戶提供一對一技術指導。除了線下課堂,他還推出線上課堂,組建枇杷種植戶微信群,在群裡及時發送枇杷栽培管理技術操作要點等內容,做到疫情防控、春耕生產“兩手抓、兩不誤”。

打出“组合拳”种好“致富果”兰溪农技人员助枇杷种植户渡难关

走訪中,針對不少種植戶反映的枇杷裂果、摘青等情況,童萬民鼓勵他們開展套袋種植、地膜覆蓋種植。由於這種種植模式成本略高,且是首次接觸,許多種植戶有所顧慮,都不敢輕易嘗試。他積極爭取,首先在穆塢村開展試點工作,並申請到了15萬元的補助資金,用於補貼實行套袋和地膜覆蓋的種植戶。

此外,針對疫情可能影響到5月的枇杷市場交易,童萬民未雨綢繆,一方面引導果農做好利用微信、互聯網等平臺進行線上交易的準備,另一方面積極聯繫在外人才,希望到時能借力電商推進枇杷銷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