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8 唐山週末:紙筆繪出老唐山的廣東血脈

下面密密麻麻的房子,您能猜到這是哪兒?

唐山週末:紙筆繪出老唐山的廣東血脈

乍一看這張畫,你還會以為到了廣東某個地方。其實這裡是老唐山,現在的新華東道。震後,這裡仍是唐山市中心區,只不過蓋成了樓房(路北區委區政府一帶)。

為什麼唐山的中心,叫廣東大街(又叫大廣東街)、小廣東街?這要從這座城市的開創與發展說起。

說起唐山,首先會提到廣東香山人唐廷樞。

唐山週末:紙筆繪出老唐山的廣東血脈

他是唐山工業的開拓者,也是這座城市的奠基人,甚至唐山作為這個城市的地名,也是唐廷樞起的。在廣東話中唐山代表了中國,所以唐廷樞開辦開平礦務局這一真正民族企業時,毫不猶豫選擇附近一座名稱響亮的山的名字命名此地。開辦了開平礦務局後,他從廣東同鄉中招聘了一批工匠來唐山礦從事各種技術工作。據史料記載,1882年,在唐山礦520名工人中就有120名是廣東籍工人。到了1891年,廣東人增加到500人。有資料顯示到了1936年,在唐山廣東會館登記的廣東人大概有5000多名,整個煤礦不過萬人,廣東人佔了一半以上,越來越多廣東人來到同鄉唐廷樞的麾下。這其中不乏一些著名人物,比如廣東籍的留美幼童唐國安、鄺榮光、梁普照、吳仰曾,以及中國共產黨早期活動家鄧培同志。

唐山週末:紙筆繪出老唐山的廣東血脈

唐國安曾在唐山工作,後來成為清華大學首任校長。

在唐山定居的這批“唐漂”廣東人,由於語言和生活習慣跟唐山人不同,自然聚居在一起,而那些懂技術工資高的技術人員也逐漸拖家帶口,定居唐山。

唐山週末:紙筆繪出老唐山的廣東血脈

於是在1890年前後,就有了廣東街,後來又有了大、小廣東街,如今唐山新華東道、西山口一帶。在唐山定居的廣東人除了懂技術,會工程,還帶著廣東人自帶的商業天賦他們紛紛開起了點,擺起了攤。20世紀20年代廣東人在唐山開辦的商號有經營藥材的廣生堂、廣和堂、廣元堂經營家鄉食品的有廣萬祥、廣吉祥等這些帶有濃郁廣東色彩的商店,以及走街串巷的廣東小販,給唐山帶來了別樣的“嶺南商業風情”。

唐山週末:紙筆繪出老唐山的廣東血脈

除了“廣東街”和“廣東店”,1882年在唐廷樞的大力贊助下廣東街路北建起了一座佔地3000平方米坐北朝南劇院式建築的廣東會館。

唐山週末:紙筆繪出老唐山的廣東血脈

廣東會館南側正門。

內有前後兩排10間正房作為大廳,東西兩邊10間廂房為活動室。據《開灤煤礦志》記載,大廳的東門是高大的四扇玻璃格門。

唐山週末:紙筆繪出老唐山的廣東血脈

廣東會館東門。迎面凸雕的橫匾上四個蒼勁大字"廣東會館”。

唐山週末:紙筆繪出老唐山的廣東血脈

為廣東新會人陳照常所書。

廣東會館為人多勢眾的“唐山廣東人”提供了聯絡同鄉感情舉辦同鄉福利事業的文化活動場所。

唐山週末:紙筆繪出老唐山的廣東血脈

廣東會館東側為市民政局。

唐山週末:紙筆繪出老唐山的廣東血脈

廣東大街上的警察暑第一分所。

唐山週末:紙筆繪出老唐山的廣東血脈

唐山週末:紙筆繪出老唐山的廣東血脈

後來,廣東大街改稱新華路,震後叫新華東道。

據說,今天唐山市內的程、梁、譚、唐和孫姓,許多都是當年廣東移民的後代。

2016年唐山舉辦世界園藝博覽會,其中包括了廣州穗園在內的嶺南園格外引人注目。這是時隔百年廣東人再次組團來到唐山。廣東人的血脈早已融入唐山,廣東與唐山的血脈永相連,今後也永遠如同胞兄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