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喜大普奔!中金公司要回歸A股 你也可以做股東了

作為A股IPO註冊制改革的核心受益機構之一,港股上市的中金公司(03908.HK)又將在A股展開IPO上市計劃,正式向“A+H”兩地上市的券商行列發起衝擊。


若順利完成此次上市,中金公司或將成為第13家以“A+H”實現兩地上市的證券公司。


日前,中金公司公佈A股上市計劃稱,為滿足公司業務發展對資本金的需要,公司擬申請A股發行並在上交所上市。目前,上市相關議案已獲董事會會議通過。之後,將以特別議案的方式,提呈股東會審議。


作為中國首家中外合資的券商,中金公司此次回A上市引發市場高度關注。


喜大普奔!中金公司要回歸A股 你也可以做股東了


擬發行不超4.59億股


據中金公司發佈的公告顯示,此次擬公開發行A股數量不超過4.59億股,即不超過A股發行上市後總股本的9.50%。發行價格將通過網下詢價或者與承銷商自主協商直接定價等方式確定。

喜大普奔!中金公司要回歸A股 你也可以做股東了


截至目前,中金公司已發行內資股24.65億股,佔總股本的56.42%,發行H股19.04億股,佔總股本的43.58%;若已發行股本不變,在A股發行完成後,內資股佔比將降至51.06%,H股佔比降至39.44%,新發行A股佔比9.5%。同時,中金公司表示,已發行的內資股將轉成A股。

喜大普奔!中金公司要回歸A股 你也可以做股東了

需要說明的是,此次A股發行還需要取得中國證監會及其他監管機構的批准,進行與否還存在不確定性。


受上述回A上市計劃影響,中金公司3月2日H股價格盤中一度拉昇,最高達15.42港元,漲幅超7%;次日股價繼續高開,盤中最高達15.8港元。截至3月4日收盤,股價報收15.5港元,與公佈上市計劃的2月28日收盤價14.38港元相比,已上漲近8%。

喜大普奔!中金公司要回歸A股 你也可以做股東了

事實上,中金公司一直都有A股上市計劃。早在其2015年11月在香港上市之前,外界對其A股上市的討論從未停歇。


對於此次迴歸A股,中金公司表示,當前中國證券行業面臨全方位歷史性發展機遇,A股發行上市將有利於公司加速實現打造國際一流投行的戰略目標,併為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擴大金融對外開放、積極引入外資等國家重大戰略部署的實施提供更有力支持。


募資或超百億


據其披露的2019三季報顯示,截至2019年前三季度,中金公司每股收益為0.74元。而按賣方機構的預測中位值,中金公司2019年的每股收益預計能達到1元/股。


在新《證券法》實施後,若主板在IPO的23倍市盈率限制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仍維持的話,照此推算,中金公司募集不超過4.59億股摺合出的募集資金,將不超過105.57億元。


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中金公司從A股IPO申報到過會、再到發行仍需要一段時間,如果到時能夠打破此前23倍市盈率的天花板,不排除中金公司會募到更多的資金。”


這意味著,此次中金公司的募資金額有望突破百億規模。相比其在港股IPO時的募資規模翻了一倍有餘。


2015年,中金公司登陸港交所,彼時在H股IPO時的淨募集資金只有54.85億港元。在此之後,中金公司又開展了多次併購、增發、配股等一系列動作,以擴充其資本金。


2016年,中金公司啟動了匯金系旗下證券資產的整合,彼時作價176億元收購了中投證券,並將其改造為“中金財富”。


2018年,中金公司向騰訊定增2.07億股H股,募資資金28.64億港元;同年6月,股東中央匯金又向海爾金控轉讓了其持有中金公司的3.99億股股份;次年,阿里巴巴也宣佈入主中金公司,並持有其2.03億股。


據其2019年三季報顯示,截至去年9月末,海爾、騰訊、阿里對中金公司的持股比例分別達到了9.51%、4.95%和4.84%。

喜大普奔!中金公司要回歸A股 你也可以做股東了

而就在去年10月,中金公司又通過折價配售1.76億H股再度募資25.3億港元,進一步擴大資本實力。


有業內人士認為,中金公司近年來資本運作的提速和完成H股上市有很大關聯,如果中金公司進一步在A股上市,可能會加速其後續的資本運作和增資擴股動作。如果此次募資能夠達到百億規模,對中金公司的資本實力將帶來進一步重大改觀。


中金公司亦表示,此次A股IPO的融資將全部用於增加公司資本金,補充營運資金,支持公司境內外業務發展。


“特殊”券商 意在“綜合類頭部券商”


在133家券商中,中金公司地位較為特殊。1995年6月25日,中金公司成立,成為中國內地第一家中外合資的投資銀行。


截至2019年9月末,中央匯金持股46.18%,為第一大股東;海爾集團持股9.51%,為第二大股東。


然而,最初的中金公司,卻並非由中央匯金控股,而與建設銀行、摩根斯坦利淵源頗深。


早在1994年,國內一直欲成立屬於中國自己的投資銀行,彼時,著名投行摩根斯坦利也急於打入中國市場。在此背景下,經當時世界銀行駐中國首席代表林重庚(中金公司首任CEO)撮合,雙方一拍即合。


據瞭解,摩根最初的設想是借建設銀行在全國擁有2.4萬家龐大的分支機構,為其提供無數需要摩根協助融資的客戶,讓其在大壩、機場和高速公路等項目的融資中獲取壟斷性地位,並在全世界承銷、經銷中國公司的股票。


最初,摩根提出合資公司的股權比例為自己50%,建行50%,摩根幫助中國進行基礎建設融資,同時也向中方轉讓用現代金融工具從全球獲取資金的技術。


但是,上述五五開的股權比例最終未能達成,經過林重庚從中協調,最後,建行持有43.35%的股份,為中金公司第一股東;摩根斯坦利持有34.3%股份,為第二股東。


其餘股權由中國投資擔保公司、新加坡ZF投資公司、名力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分別持有,持股比例分別為7.65%、7.35%、7.35%。


2004年9月,建設銀行分立為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和建銀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原建設銀行持有的中金公司43.35%的股份由建銀投資公司承繼。2010年8月底,該股權又由建銀公司劃撥至中央匯金投資公司,即現在中金公司的第一大股東。


由於成立後,中金公司的內部一直充滿矛盾和鬥爭。在2000年後,彼時身為第二股東的摩根斯坦利選擇逐漸退出中金公司的管理層,退居成為純粹的財務投資人,每年坐收分紅。


2010年12月9日,中金公司宣佈,摩根斯坦利所持公司34.3%的股份已獲中國證監會批准轉讓給KKR(科爾伯格-克拉維斯-羅伯茨)、TPG(德太集團)、新加坡政府投資有限公司和新加坡大東方人壽保險公司。


此後,中金又引入了幾次戰略投資,才最終形成了如今的以中央匯金為第一股東,海爾、騰訊為二、三股東的股東結構。


除了股東經歷重大變革之外,在業績方面,中金公司也曾經歷過起伏。


中金公司的第一單業務是1997年3月北京大唐發電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香港聯合交易所和倫敦證券交易所上市;彼時發行11.2億股,融資31.35億港幣。


然後是1997年成功參與了中國電信(現中國移動)42億美元的海外發行,中金擔任聯席全球協調人、聯席主經辦人、聯席保薦人。這也是中金公司成立後的首個大型項目,也成為中金公司的重要起點。


1999年5月,高盛集團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發行6900萬股,融資36.57億美元,中金是高級副主承銷商。


此外,2000年4月的中國石油,新浪網,同年6月的中國聯通,10月的中國石化等等,都能看到中金公司的身影。


此後,中金公司幾乎從未缺席中國大型企業海外發行,牽頭了電信、能源、銀行、保險、醫藥、基建、汽車等行業龍頭的海外IPO項目。


彼時據統計,截至2010年10月份,在A股和中資企業海外IPO中,中金公司總承銷金額分別達6460億元和924億美元,佔A股和中資企業海外IPO 總融資金額的36%和40%,排名第一,遙遙領先於其他境內外投行,並在前十大A股IPO和前十大中資公司海外IPO中分別主承銷了9家;作為財務顧問參與的兼併收購交易規模超過2000億美元,在中國市場也位列所有投行第一。


此後,中金公司開始走向世界,例如參與了新加坡物流倉儲企業普洛斯的30億美元IPO項目,這是新加坡市場自1993年以來最大的IPO。又與工銀國際一起參與了通用汽車的231億美元IPO,這是中資機構首次參與美國企業在美國市場的IPO。


在這些承銷業務中,中金公司已開始與前股東摩根斯坦利以及眾多國際投行同臺競技。


但在2010年至2015年,隨著中小企業上市熱情高漲,中金公司高端化和大項目定位令其業績承壓。為了適應行業發展,2015年至今,中金公司完成股份改制並赴港上市,積極引入海爾、騰訊、阿里等戰略投資,以彌補其業務短板。


有投行人士表示,“與騰訊、阿里等這些產業資本的結合,可能會加速中金公司在互聯網證券、智能投顧、產融整合等方面的佈局和優勢。”


值得一提的是,若從總資產的角度審視,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中金公司的總資產為3229.01億元,在A股券商中可排名前10,已然是一家頭部券商。


但從淨資本的角度看,中金公司距離頭部地位還有距離。截至2018年末,中金公司淨資本為245.77億元,無論是在同期還是2019年的A股上市券商中,這一數字排在第14位。


從淨資產來看亦是如此,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中金公司的淨資產則為451.96億元,同樣在A股券商中排名第14位。上述兩個指標均未進入行業前十。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過去說中金是頭部,更多強調中金的投行業務是頭部,但在不斷的增資擴股並整合中金財富後,再加上此次若完成A股IPO,中金的經紀、兩融、資本中介等業務鏈條都有可能獲得進一步擴張。這意味著,中金公司有可能會成為一家真正意義上的綜合類頭部券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