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4 為什麼有的人做員工很出色,做領導卻很糟糕?

當一家公司需要任命一名團隊主管的時候,高級領導者通常會選擇團隊中表現最高效的人。晉升為管理者的明星員工中,有些人會大獲成功,但是還有許多人會徹底失敗。所以,作為管理者,千萬不要讓一些最基本的原則成為你早期職業生涯的絆腳石。

為什麼有的人做員工很出色,做領導卻很糟糕?

湯姆在工作上一直很出色,對公司的貢獻顯著,一如其他眾多新上任主管。他聰明幹練、充滿自信、思想前瞻且足智多謀。客戶、上司和同事對他頗為讚賞。因此,當上司將其提拔到管理崗位時,所有人都不意外。雖然湯姆接受了這項安排,但是他內心卻有些矛盾,因為他喜歡直接與客戶打交道,不願失去這種感覺;不過總的來說,他對這次任命還是很興奮的。

6個月後,這位原本表現優異的員工,完全看不出他曾是一名信心十足的主管,工作壓力已完全把他擊垮,在描述自己的狀態與感受時,他多次用到“崩潰”這個詞。他開始懷疑自己的工作能力。那些曾經與他走得很近、後來成為他直接下屬的同事們,漸漸也不再尊重他,甚至不再喜歡他。更為糟糕的是,湯姆接管的部門一直麻煩不斷,使他將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用在設法處理問題上。

湯姆的情況並不少見。大多數公司根據員工的專業能力提升他們為主管,然而這些新任主管們經常忽略了自己角色上的轉換,也就是說他們不曾意識到自己的職責已不再是實現個人工作上的業績,而是幫他人取得成就。

新手主管應如何拋棄舊的思維習慣,必備管理技能,有幾點是你需要記住的。其中一些建議似乎是老生常談,但當面對新的責任和壓力時,往往把這些要點拋諸腦後。

為什麼有的人做員工很出色,做領導卻很糟糕?

1 願意接受反饋、改變自己

對新主管來說,一個關鍵的能力,就是要願意向別人徵求反饋,並採取行動。他們會試圖更具自我意識,還會不斷改善自己。

2 支持別人的發展

主管也好,經理也好,只要是領導者,都需要努力培養他人。雖然個人可以專注於自己的發展,但是優秀的管理者會因為幫助他人學習而感到自豪。他們知道怎樣給出可付諸行動的反饋。

3 給下屬儘可能多的機會

在巨大的工作壓力下,新手主管的自然反應是“傾力去完成”,而且他們會認為,自己之所以能夠獲得升職,就是因為當初的埋頭苦幹。他們不願意將工作授權給其他人完成,害怕自己地位不保或加重別人的負擔。然而,不將工作向下委派會阻礙下屬的發展,招致下屬的嫉妒,並會疏遠與你的關係。所以,作為新手主管,能放手給下屬做,儘可能放手,你只需要引導輔助、監管即可。

為什麼有的人做員工很出色,做領導卻很糟糕?

4 對創新敞開胸懷

通常情況下,一個專注於效率的人即使早已找到了一個可行的流程,還會努力使這個流程的操作變得儘可能高效。相比之下,管理者往往會認識到,通常情況下,創新既不是線性的,也不是特別高效的。一個善於鼓舞人心的管理者,不但願意運用創造力,也明白創造力是需要花時間的。

5 具備良好的溝通技巧

對管理者來說,一個最重要的能力,就是用既有趣又具吸引力的方式把自己的想法呈現給他人。雖然高效的員工也需要具備一定程度的溝通能力,但是溝通能力並不是高效員工的核心技能。

6 有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

這項能力是高效管理者必須擁有的。情商已經被看作是領導能力的關鍵。雖然高效的員工並不是獨來獨往、自我封閉、脾氣暴躁的人,但是通常情況下,員工並不是一定需要出色的人際交往能力才能變得高效的。

7 展現自信的態度

此外,你應該自信。即使在你缺乏自信的時候,也要表現出自信。對於剛上任的新手主管來說,前幾周或幾個月是你們與下屬建立感情的關鍵時期。如果不適時的表現自信,很可能你就無法鼓勵和帶動整個團隊。

為什麼有的人做員工很出色,做領導卻很糟糕?

你需要特別注意三點:

第一、注重自己的“意識性行為”,隨時留意自己的外在舉止,因為下屬會密切注視你們的行為。如果在你身上下屬看到了職業精神和樂觀態度,他們也會有同樣的表現。

第二、不要出現有損個人威信的行為,比如僅僅是因為高層的需要而推行一項舉措。在向下屬陳述計劃的同時,要有說服力,不能讓下屬以為你只是一個負責傳話的人。

第三、你必須言出必行。你的下屬可以不欣賞你,但是你必須得到他們的信任。

勇於向下屬授權、戰略思考和勤於溝通,這些對於你來說都是些最基本的管理原則。然而,就是這些最基本的原則,往往成為許多管理者早期職業生涯的絆腳石。如果新手主管掌握了這些技巧,並取得進步,就能創造出極大的競爭優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