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3 傾聽孩子,輕鬆建立信任、舒暢的親子關係!

伏爾泰曾經說過:耳朵是通向心靈的道路。當我們學會傾聽孩子的內心,這就意味著我們學會了是一種平等而開放的交流方式。我們將與孩子產生聯結,建立信任,獲得輕鬆舒暢的親子關係。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卻被親子溝通的問題所困擾。如何才能學會傾聽孩子呢?

傾聽孩子,輕鬆建立信任、舒暢的親子關係!

傾聽孩子,輕鬆建立信任、舒暢的親子關係!

尊重

把孩子視為一個完全獨立的個體,允許他有屬於自己的感受與經驗,不論這感受是好的或不好的。也就是說,尊重孩子真正的樣子及其獨特性,接受他是與父母不一樣的人。傾聽時,無論他說了什麼做了什麼,父母都不要急於批判孩子,而是要先接納他,並且關懷他,願意幫助他。

信任

相信孩子身上美好優秀的品質及發展自身的能力都是存在的,如果孩子在語言或是行為上出現我們不能理解的偏差時,通過積極的傾聽去發現負面的行為背後所存在的正面意義和價值。

專注

當我們願意傾聽孩子,表示我們重視孩子,表示在當下對我們來說孩子是重要的。在傾聽孩子時,我們需要放下手機、家務,更要放下我們的經驗與預設。全身心的關注孩子的當下,他的每個眼神、面部表情、手勢,聲音高低快慢,由此去體會他的全部感受,而不是簡單的語言的表達。

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留意孩子的語言及相應行為,來判斷孩子的情緒感受。家長還需要注意:情緒是沒有對錯的,當孩子有情緒時,我們要看到孩子的情緒並接納孩子的情緒,幫助孩子自然釋放情緒,否則孩子的不良情緒長期積累,在一些小事情上,孩子就可能會爆發出情緒,而這些情緒可能在家長看來是不可思議的,這也不利於親子溝通。

傾聽孩子,輕鬆建立信任、舒暢的親子關係!

傾聽孩子,家長可以採用這樣的反饋句式

1、我看到你(非語言信息:眼神、眉頭、表情、手勢、身體、頭髮、衣服等)+形容詞,你是覺得(有些、有點、非常、很)+情緒感受詞:如:害怕、傷心、累、困、失望、生氣,附情緒感受表格),是嗎?(被看到=體會+理解)

2、 嗯,是的,(重複對方的話語),你當然可以(情緒詞),這是正常的。(被接納:情緒沒有對與錯,沒有好與壞之分)

舉例:

5歲女兒哭訴:媽媽你不愛我了,你就是不愛我了,你抱著弟弟轉圈,你都不願意抱我轉。

媽媽可以說:寶貝,我看到你現在眼淚都出來了,而且很激動,你是不是現在覺得有些生氣?是嗎?然後女兒可能就會說:是的,我真的很生氣,媽媽愛弟弟,就是不愛我。

然後媽媽可以接著說:噢,是的,看來寶貝真的很生氣是吧?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你當然可以生氣呀。

說完這些後,女兒可能還會有情緒,所以我們還需要使用第一個反饋句式,瞭解女兒除了生氣之外,更深層次的情緒所在。

比如媽媽可以說:噢,寶貝,你是不是看到媽媽抱弟弟,不抱你,所以你覺得有點害怕呢?女兒可能會說:是的,我很害怕。媽媽可以接著說:嗯,是的,如果媽媽是個孩子,媽媽的媽媽不愛我了,我也會覺得害怕的。然後傾聽女兒的反饋。

接著媽媽可以說:不過寶貝,媽媽真的很愛你噢,因為你現在長大了,媽媽抱不動你了。但是在你小時候,媽媽也像抱弟弟一樣抱著你轉圈圈的,對不對?那你告訴媽媽,你想要媽媽怎樣做,才能讓你不那麼害怕呢?

傾聽孩子,輕鬆建立信任、舒暢的親子關係!

傾聽孩子,輕鬆建立信任、舒暢的親子關係!

用這種“接納孩子情緒”的方法來傾聽孩子,會讓孩子自然的釋放情緒,對親子溝通也是很有益處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