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考研也需要成本,這筆賬你算過了嗎?

考研也需要成本,這筆賬你算過了嗎?

說到成本,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大概都是與錢有關的。在其他地方或許如此,不過在考研這件事上,資金成本只是其中最基本最直觀的一個方面,參與一場研究生考試,不僅僅只是一場考試,更關乎考生的未來職業發展。因此,在選擇參加考試以前,考生需要仔細的計算一下自己需要付出的各種成本,慎重考慮再做決定。

  風險成本

  風險問題,是你在決定考研以前最應該提前想清楚的問題。是考試就會有成功和失敗,如果最終沒考上,對你而言意味著什麼?你是不是有足夠的勇氣和能力承擔這個結果,也有後續的計劃可以彌補這次錯過?

考研也需要成本,這筆賬你算過了嗎?

  大四上學期,往往是校園秋季招聘火熱進行的時候。在別人忙著各種實習、找工作的時候,你卻需要保持沉穩的心,坐在教室、自習室裡溫習;別人各種畢業旅行,天南地北四處遊玩的時候,你需要拒絕各種誘惑,安心做題。

  等到來年的二月份,考研成績公佈的時候,不少同學的工作已經落實得七七八八。而這時候的你,如果沒考上,將意味著你和無數的工作機會、實習經驗都失之交臂。而此時,離畢業僅剩三個多月,除了畢業論文,你很難有時間再顧及其他。

  資金成本

  考試以前,你可能會報考研全程班,一報一千多;專業課真題要買,政治大綱要看,英語資料要做;指定的專業書籍,有的已經不出版了,淘寶上花兩倍的價錢,也得淘回來……而這,還僅僅只是"考研成本"的一部分。(這個成本可以忽略不計哈,咪妹這裡不要好幾千,不要好幾百,一科只要20塊,有需要的童鞋可以聯繫哦)

  考試的時候,一般初試報名費160,複試一般100。考試結束後如果能夠被順利錄取,那麼學費也要計算在內,費用各個學校都有所不同,一般學碩學費在5000-8000每年,專碩學費較貴,大多每年都一萬以上。

  心理成本

  考研的那段時間,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有一朝回到了曾經的高考時代的感覺。每天精神高度緊張,看書看到奔潰,壓力真的有山大。每天走進圖書館、走進自習室的那一秒,就感覺到了緊張的複習氣氛。周圍的人都在學習,每當你想有所鬆懈的時候,都會有一種無形的壓力在告訴你:你的潛在對手,都這麼用功了,你有什麼理由不努力。

  而年齡,也是也是一個不可迴避的問題,不僅僅是女生需要問,男生同樣重要。年齡越大,承擔的社會責任也越重,壓力也越大。父母的贍養,婚姻家庭的維持,都是需要考慮的問題。三年時間看似轉瞬,象牙塔再輕鬆美好,我們終究要面對社會。已經付出了那麼大的經濟成本,又花費三年時間讀研,必然要承受心理壓力。

考研也需要成本,這筆賬你算過了嗎?

  人際成本

  考研黨每天早出晚歸,難免疏遠了正常的人際交往。一個宿舍的,可能也就只有晚上回來洗漱的那一會兒能交流一下。有時候,好幾天和室友說不上一句話也是正常現象。

  而在考研之後,學碩三年,專碩兩年。當你的老同學在工作的時候,你還在熟悉的校園生活裡徘徊。研究生畢業後,你可能有比別人高的起薪,但已經在職場打拼了兩三年的老同學們,可能混得也不算太差。最關鍵的是,校園生活和工作,真心相差甚遠,你會發現,讀研的你和已然工作的舊時好友,很難再找到共同的話題。關係在一天天的變淡。

  成本帶來收益

  有了成本,自然就會有收益。也只有付出了成本,才會有收益。當你在計算過付出以後,也好好思考一下自己將來能夠得到的回報,兩相對比,哪一個結果你是更能夠承受的。

考研也需要成本,這筆賬你算過了嗎?

  如果你能肯定地告訴自己,我確定要選擇考研,那就勇敢去做,把所有的風險所帶來的顧及都拋於腦後。畢竟,現在你就是投資人。用現在的努力,換明年一個嶄新的未來和希望。你付出的所有成本,終究會因為你的努力,獲得它應有的收益。

考研也需要成本,這筆賬你算過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