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5 北非英國人的救星竟是蘇聯眼中的鐵棺材?二戰美軍M3中型坦克趣談

北非英國人的救星竟是蘇聯眼中的鐵棺材?二戰美軍M3中型坦克趣談

作為二戰中的工業霸主,美國人自從加入二戰後就不斷的向自己的盟友們輸送本國特色的裝備與物資。根據其統計的數字,最受益的莫過於英蘇兩國。M3系列中型坦克就是美國人源源不斷充實盟友們軍火庫的重要武器裝備。

但就是這款坦克,在這兩個最依賴美援的國家裡卻傳出了兩種不一樣的聲音。

北非英國人的救星竟是蘇聯眼中的鐵棺材?二戰美軍M3中型坦克趣談

▲和後輩M4“謝爾曼”中型坦克相比,美國的這款M3中型坦克無疑是個徹頭徹尾的“醜八怪”。而其獨特的雙炮塔設計思路顯然是跟了30年代末各國“多炮塔坦克”的遺風。

北非英國人的救星竟是蘇聯眼中的鐵棺材?二戰美軍M3中型坦克趣談

▲一款M3“李”中型坦克模型。

作為一款在1941年完成全線量產的美國坦克,英軍在1942年就已經將其列入本國裝備體系並投入到了實戰當中。雖然這款中型坦克在防護力上的表現並不算特別優秀,但比起英國人自己那一票“十字軍”以及M3“斯圖亞特”輕型坦克來說真的是好的多了。M3中型坦克到了英國人那裡被重新改造了個指揮塔,搖身一變成為了“格蘭特”。

在英國人沒有接收到M3“格蘭特”坦克之間,其裝備的坦克除了M3“斯圖亞特”,沒有任何一款坦克裝備有高爆彈,僅有穿甲彈。這一點來說十分致命。因為隆美爾經常喜歡將反坦克炮,高射炮陣地半埋在地下,沒有任何裝藥的“鐵坨”穿甲彈除非直接命中,不然沒有任何作用。而M3“斯圖亞特”的榴彈不僅小,威力也弱。同樣也是形同雞肋。

格蘭特參戰後,雖然Flak18/36型88毫米高炮仍然可以擊穿它的裝甲,但與之形成對比的是,格蘭特同樣可以用它那門粗大的75毫米炮發射高爆彈,在2000米的距離上砸碎非洲軍的“坦克陷阱’。可以說,格蘭特的出現為英國人贏得北非戰場的勝利立下了不少汗馬功勞。

北非英國人的救星竟是蘇聯眼中的鐵棺材?二戰美軍M3中型坦克趣談

▲英軍的M3“格蘭特”。注意其37毫米炮塔樣式和M3“李”的有所不同。“格蘭特”“李”這兩個名字分別對應的是美國南北戰爭時期兩名將軍的名字,且只是英軍官兵自己叫著的稱號而非官方名。

北非英國人的救星竟是蘇聯眼中的鐵棺材?二戰美軍M3中型坦克趣談

▲蒙哥馬利元帥的座駕就是一輛M3“格蘭特”

而蘇聯人對於這款遠渡重洋的“美國快遞”卻並不買賬,甚至對其威力,防護力都是惡評如潮。M3“李”被戰鬥民族叫做“七兄弟棺材”並不是沒有原因的,由於車組眾多且逃生門較少,往往該坦克被敵軍摧毀後只有車長一個人得以從這個燃燒的地獄中逃出。

英蘇雙方對美國坦克的評價差別如此之大也是有原因的:北非戰場上的德軍沒有日後囂張跋扈的“黑豹”中型坦克,虎式坦克也只有很少的數量,主要的還是擁有並不厚實的長身管四號坦克和老舊的三號坦克,而東線的蘇軍則常常需要開著這款中型坦克去迎戰成群的德國“動物園”(費迪南/象式坦克殲擊車等等),也固然會死傷慘重。

美國人自己在意識到這款坦克由於車組眾多在協調方面容易出現較大失誤後,1943年5月非洲戰役結束後就基本不再列裝M3中型坦克了。(當然這裡面也有在突尼斯遭遇德軍虎式坦克被後者暴打一頓的原因)

北非英國人的救星竟是蘇聯眼中的鐵棺材?二戰美軍M3中型坦克趣談

▲塗有各式愛國標語和紅星的蘇軍M3“李”

北非英國人的救星竟是蘇聯眼中的鐵棺材?二戰美軍M3中型坦克趣談

北非英國人的救星竟是蘇聯眼中的鐵棺材?二戰美軍M3中型坦克趣談

北非英國人的救星竟是蘇聯眼中的鐵棺材?二戰美軍M3中型坦克趣談

▲上三圖都是攝於庫爾斯克戰役期間被擊毀的同一輛M3“李”。而該次戰役也是蘇軍在東線中投入M3最多的一次戰役

北非英國人的救星竟是蘇聯眼中的鐵棺材?二戰美軍M3中型坦克趣談

▲趴在M3斯圖亞特上瞄準的波波沙射手。注意遠處還有兩輛M3“李”中型坦克正跟隨步兵發起突擊,照片攝於庫爾斯克戰役期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