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被討厭的勇氣》摘錄


《被討厭的勇氣》摘錄


1.阿德勒心理學討論的不是過去的“原因”。而是現在的“目的”,如果我們一直依賴原因論,就會永遠止步不前。
2.任何經歷本身並不是成功或者失敗的原因。我們並非因為自身經歷中的刺激——所謂的心理創傷——而痛苦,事實上我們會從經歷中發現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決定我們自身的不是過去的經歷,而是我們自己賦予經歷的意義。
3.憤怒其實只是一種可收可放的一種“手段”而已。
4.如果過去決定一切而過去又無法改變的話,那麼活在今天的我們對人生也會束手無策。
5.改變的第一步是理解,答案不應該是從別人那裡得到而應該是自己親自找出來。
6.——你現在無法體會到幸福,因為你不會愛你自己。而且,為了能夠愛自己,你希望“變成別人”,希望捨棄現在的自我變成像Y一樣的人。
——如何喜歡自己?
——至少我不想變成別人,也能悅納目前的自己。
——像這樣活在“如果怎樣怎樣”之類的假設之中,就根本無法改變。因為“如果可以變成Y那樣的人”正是你為自己不做改變找的藉口。


7.如果不能感到幸福的話,就不可以“一直這樣”,不可以止步不前,必須不斷向前邁進。
8.重要的不是被給予了什麼,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給予的東西。
——無視現實的是你,一味執著於“被給予了什麼”,現實就會改變嗎?我們不是可以更換的機械,我們需要的不是更換而是更新。
——阿德勒心理學不是“擁有的心理學”,而是“使用的心理學”,同時也是“勇氣的心理學”。
——佛洛伊德式的原因論是“擁有的心理學”,繼而會轉入“決定論”。另一方面,阿德勒心理學是“使用的心理學”,起決定作用的是你自己。
9.現在的你之所以不行正是因為你自己親手選擇了“不幸”。你在人生的某個階段了選擇了“不幸”,這既不是因為你生在了不幸的環境裡,也不是因為你陷入了不幸的境地中,而是因為你認為“不幸”對你自身而言是一種“善”。
10.問題不在於過去而在於現在。現在的你瞭解了生活方式,如果是這樣的話,接下來的行為就是你的責任了。無論是繼續選擇與之前一樣的生活方式還是重新選擇新的生活方式,那都在於你自己。
11.你之所以不行並不是因為過去或者環境,更不是因為能力不足,你是不過是缺乏“獲得幸福的勇氣”。

12.人的煩惱皆來自於人際關係。
13.人是作為一種無力的存在活在這個世界上。並且,人希望能夠擺脫這種物理狀態,繼而就有了普遍欲求,阿德勒稱其為“追求優越性”。無論是追求優越性還是自卑感,都不是病態,而是一種能夠促進健康、正常的努力和成長的刺激。只要處理得當,自卑感也可以成為努力和成長的催化劑。
14.自卑感不同於自卑情結。最健全的姿態應該是想要通過努力和成長去彌補欠缺部分,例如刻苦學習、勤奮練習、努力工作,但是沒有這種勇氣的人就會陷入“自卑情結”。
15.——不想成功?這是什麼道理?
——簡單地說就是害怕向前邁進或者不想真正努力。不願意為了改變自我而犧牲目前所享受的樂趣——比如玩樂或者休閒時間。也就是拿不出改變生活方式的勇氣,即使有些不滿或者不自由,也還是更願意維持原狀。
16.優越情節——表現得好像自己很優秀,繼而沉浸在一種虛假的優越感之中。藉助權勢的力量來抬高自己的人生終究是活在他人的價值觀和人生中。如果有人驕傲自大,那一定是因為他有自卑感。
17.弱勢具有特權——以自己的不幸來支配對方。只要把自己的不幸當做保持“特別”的武器來用,那人就會永遠需要不幸。

18.人生不是與他人的比賽,在同一平面上既有人走在前面又有人走在後面。想象一下這種情形:雖然行進距離或速度各不相同,但大家都平等的走在一個平面上。所謂“追求優越性”是指自己不斷朝前邁進,而不是比別人高出一等的意思。“雖然不同但是平等”
19.不與他人競爭,只要自己不斷前進即可,健全的自卑感不是來自與別人的比較,而是來自與“理想的自己”比較。
20.價值在於不斷超越自我。
21.公憤超越了自身利害。
22.發怒是交流的一種形態,而且不使用發怒這種形式也可以交流。
23.人在人際關係中一旦確信“我是正確的”,那就已經步入權力之爭。如果你認為自己是正確的,那麼無論對方持什麼意見都應該無所謂。
24.承認錯誤、賠禮道歉、退出權力之爭,這些都不是失敗,追求優越性並不是通過與他人的競爭來完成。
25.為什麼你把別人看成是“敵人”而不能認為是“夥伴”呢?那是因為勇氣受挫的你在逃避“人生的課題”。
26.阿德勒心理學關於人的行為方面和心理方面都提出了相當明確的目標。行為方面的目標有“自立”和“與社會和諧共處”這兩點。而且,支撐這種行為的心理方面的目標是“我有能力”以及“人人都是我的夥伴”這種意識。

27.一個個體想要在作為社會性的存在生存下去的時候,就會遇到不得不面對的人際關係,這就是人生課題。“人生課題”分為三個方面:工作課題、交友課題、愛的課題。
28.很多人認為朋友越多越好,但果真如此嗎?朋友或熟人的數量沒有任何價值。這是與愛之主題有關的話題,我們應該考慮的是關係的距離和深度。
29.只要你變了,周圍也會改變。必須有所改變。阿德勒的心理學不是改變他人的心理學,而是追求改變自我的心理學。不能等著別人發生變化,也不要等著狀況有所改變,而是由你自己勇敢邁出第一步。
30.當人能夠與這個人在一起可以無拘無束的時候,才能夠體會到愛。既沒有自卑感也不必炫耀優越性,能夠保持一種平靜而自然的狀態。
31.如果戀愛是用紅色絲線系在一起的關係的話,那親子關係就是用兼顧的鎖鏈聯結起來的關係。
32.最不可取的就是在“這樣”的狀態下止步不前。
33.阿德勒把企圖設立種種藉口來回避人生課題的情況叫做“人生謊言”。
——那並不是無法容忍A的缺點才討厭他,而是你有“要討厭A”這個目的,之後才找出了符合這個目的的缺點。

——人就是這麼任性而自私的生物,一旦產生了這種想法,無論怎樣都能發現別人的缺點。即使對方是聖人君子一樣的人物,也能夠輕而易舉的知道對方值得討厭的理由。正因如此,世界才隨時可能變成危險的所在,人們也就可能把所有他人都看成敵人。
34.我們是使用自己的手來選擇自己的人生和生活方式,我們有這種力量。
35.人究竟為什麼要尋求別人的認可呢?其實,很多情況下是因為受賞罰分明教育的影響。
36.——你不是為了滿足別人的期待而活著,我也不是為了滿足期待而活著。我們沒有必要去滿足別人的期待。
——猶太教教義中有句話:“倘若自己都不為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那還有誰會為自己而活呢?”
——如果一味尋求別人的認可、在意別人的評價,那最終會活在別人的人生中。
——而且請你記住,假若你說“不是為了滿足他人的期待而活”,那麼他人也“不是為了滿足你的期待而活”。當別人的行為不符合自己的想法的時候也就不可以發怒。這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37.可以把馬帶到水邊,但不能強迫其喝水。
38.沒有學會直面困難的孩子最終會想要逃避一切困難。

39.不想被別人討厭,這對人而言是非常自然的慾望和衝動。近代哲學巨人康德把這種慾望稱作“傾向性”。也就是本能性的慾望、衝動性的慾望。那麼,按照這種傾向性,也就是按照慾望或衝動去生活、像自斜坡上滾下來的石頭一樣生活,這是不是“自由”呢?絕對不是!這種生活只是慾望和衝動的奴隸。真正的自由是一種把滾落下來的自己從下面向上推的態度。
40.——如果想要行使自由,那就需要付出代價。而在人際關係中,自己的代價就是被別人討厭。
——你一定認為自由就是“從組織中解放出來”吧。認為自由就是從家庭、學校、公司或者國家等團體中跳出來。但是,即使跳出組織也無法得到真正的自由。毫不在意別人的評價、不害怕別人討厭、不追求被他人認可、如果不付出以上代價,就無法貫徹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是不能獲得自由。
41.不畏懼被人討厭而是勇往直前,不隨波逐流而是激流勇進,這才是對人而言的自由。
42.——要想締結良好的人際關子,需要保持一定的距離;太過親密就無法正面對話。但是,距離也不可以太遠。
——你現在是把自己的線和他人的線亂糟糟地纏繞在一起來看世界。紅、黃、藍、綠,一切顏色都混雜在一起,這種狀態叫“纏繞”,而不是“聯繫”。

43.共同體感覺,就是把他人看做夥伴並能夠從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狀態。
——阿德勒認為他自己所敘述的共同體不僅僅包括家庭、學校、單位、地域社會、還包括國家和人類一切存在;在時間軸上還包括過去到未來,甚至包括動植物和非生物。
——social interest,也就是“社會性關心”
——社會學所講的社會的最小單元是“我和你”
44.一味在意“他人怎麼看”的生活方式正是隻關心“我”的自我中心式的生活方式。
——在只關心“我”這個意義上講,是以自我為中心。你正因為不想被他人認為自己不好,所以才在意他人的視線。這不是對他人的關心,而是對自己的執著。
45.你不是世界的中心,只是世界地圖的中心。
——只關心自己的人往往認為自己位於世界的中心。對於這樣的人來說,他人只是“為我服務的人”;他們甚至會認為:“大家都應該為我服務,應該優先考慮我的心情。”
——他們超越了“人生的主人公”,進而越位到“世界的主人公”。因此,在與他人接觸的時候總是會想:“這個人給了我什麼?”這種期待並不會每次都被滿足,因為“別人並不是為了滿足你的期待而活。”當3期待落空的時候,他們往往會大失所望並感受到了極大地屈辱,而且還會非常憤慨,抱著自己位於世界中心這種新年的人很快就會失去“朋友”。

46.歸屬感不是生來就有的東西,要靠自己的手去獲得。無論是你還是我,我們都不是世界的中心,必須用自己的腳主動邁出一步去面對人際關係課題;不是考慮“這個人會給我什麼”,而是必須要思考一下“我能給這個人什麼”。
47.在更廣闊的天地尋找自己的位置
——如果認為學校就是一切,那你就會沒有任何歸屬感。然後就會逃避到更小的共同體,例如家庭之中,並且還會躲在裡面不願出去,有時候甚至會陷入家庭暴力等不良狀況,想要通過這樣做來獲得某種歸屬感。
——但是,在這裡希望你能關注的是“還有更多別的共同體”,特別是“還有更大的共同體”。在學校之外,還有更廣闊的世界,而且,我們都是那個世界的一員。一張退學申請就可以切斷聯繫的共同體終究也就是那種程度的聯繫。
——如果瞭解了世界之大,就會明白自己在學校中所受的苦只不過是“杯中風暴”而已。只要跳出杯子,猛烈地風暴就會變成微風。
——悶在自己房間裡就好比停留在杯子裡躲在一個小小的避難所一樣。即使能夠臨時避雨,但暴風雨卻不會停止。
48.活在害怕關係破裂的恐懼之中,那是為他人而活的一種不自由的生活方式。

49.表揚這種行為含有“有能力者對沒能力者所做的評價”這方面的特點。阿德勒心理學反對一切“縱向關係”,提倡把所有的人際關係都看做“橫向關係”。
50.人在聽到感謝之詞的時候,就會知道自己能夠對別人有貢獻。
51.人只有在能夠感覺自己有價值的時候才可以獲得勇氣。
52.請不要用“行為”標準而是用“存在”標準去看待他人;不要用他人做了什麼去判斷,而應對其本身表示喜悅和感謝。
53.過多的自我意識,反而會束縛自己。
54.不是肯定自我,而是接納自我。
——共同體感覺,具體來說就是,把對自己的執著(self interest)轉換成對他人的關心(social interest),這需要從以下三點做起:“自我接納”、“他者信賴”、“他者貢獻”。
——“自我肯定”是明明做不到還是暗示自己說“我能行”或者“我很強”,也可以說是以彙總容易導致優越情結的想法,是對自己撒謊的生活方式。
——“自我接納”是指假如做不到就誠實地接受這個“做不到的自己”,然後儘量朝著能夠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對自己撒謊。
——說得更明白一些就是,對得了60發的自己說“這只是運氣不好,真正的自己能夠得100分”,這就是自我肯定;於此相對,在誠實地接受60分的自己的基礎上努力思考“如何才能接近100分”,這就是自我接納。

——要分清楚“能夠改變的”和“不能改變的”。我們無法改變“被給予了什麼”。但是,關於“如何去利用被給予的東西,我們卻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去改變。
55.信用是有附加條件,而信賴是不附加任何條件。
56.並不存在普遍的人生意思。人生的意義是自己賦予自己的。
57.必須有人開始。即使別人不合作,那也與你無關。應該由你開始不用去考慮別人是否合作。
58.——想象一下自己站在劇場舞臺上的樣子。此時,如果整個會場都開著燈,那就可以看到觀眾席的裡邊。但是,如果強烈的聚光燈打向自己,那就連最前排也看不見。
——我們的人生也完全一樣。正因為把模糊而微弱的燈光打向整體人生,所以才能夠看到過去與未來;不,是感覺能看到。但是,如果把強烈的聚光燈對準”此時此刻“,那就會既看不到過去也看不到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