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電商助力扶貧!佳縣農特產品“飛”出山溝溝

在移動互聯網浪潮助推下,越來越多的縣域不斷投入到電商扶貧的實踐中。2018年,佳縣被批准為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近年來,當地政府緊抓這一機遇,把培育致富產業作為脫貧攻堅的治本之策,加大“互聯網+精準扶貧”扶持力度,同時引進了惠農網作為電商示範縣建設服務商,助推特色農產品上行,著力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工程,助力脫貧攻堅戰。

​电商助力扶贫!佳县农特产品“飞”出山沟沟

近期結束的“2019年佳縣消費扶貧紅棗品鑑會暨產銷對接簽約儀式”是當地在農產品上行方面的一次有益嘗試和創新,也是一場切切實實的惠民扶貧行動。活動採用“線上+線下”互動融合的形式,精準助力產業扶貧,切實提升產品銷量,助農增收。

​电商助力扶贫!佳县农特产品“飞”出山沟沟

惠農網助力產銷精準對接

佳縣紅棗品鑑會上,特邀了由萬物歸一、湖南星果邦、湖南農為本、紅星平安果業、武漢傾城至美等全國20餘名採購商代表組成的採購聯盟深入佳縣,品鑑佳縣特色農產品,並與當地供應商現場簽訂了1600萬元的採購意向合同。活動打破了傳統扶貧中的單方模式,佳縣農產品上行渠道得到進一步拓寬。

佳縣是中國紅棗名縣,油棗皮薄、肉厚、核小、個大,富含維生素等多種營養成分,是天然滋補珍品。北京《同仁堂志》就有“葭州油棗入藥可醫百病”的記載。

近年來,佳縣縣委、縣政府圍繞建設中國優質有機紅棗產業基地、打造百億元紅棗產業目標,精心打造佳縣紅棗產業園區,抓品牌、建基地、深轉化、促營銷,加快了紅棗產業化進程。目前,全縣紅棗栽培面積達到82萬畝,正常年景紅棗產量可達25萬噸,產值10億元。紅棗加工註冊公司58個,紅棗加工能力為1億斤,生產有紅棗汁、紅棗粉、紅棗啤酒、紅棗餅乾、棗酒、棗醋、棗醬、紅棗多糖等系列產品。

​电商助力扶贫!佳县农特产品“飞”出山沟沟

為助力產品營銷、加快電商化進程,惠農網在平臺上搭建了縣域“扶貧產業帶”電商扶貧展銷專區,還聯動了今日頭條三農合夥人“鄉村小喬”等知名網紅全程活動直播,藉助平臺上的超級流量以及百萬粉絲圍觀的矩陣效應,為佳縣紅棗等優質的農特產品搭建更快速的銷售通道,提升曝光度與知名度。

紅棗產業帶動特色鄉村旅遊

佳縣紅棗為當地旅遊業的發展帶來了新機遇。佳縣泥河溝村有36畝古棗園,特別是1300多年的“棗樹王”,被聯合國糧農組織認定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隨著紅棗產業的發展,村裡千年紅棗的名氣越來越大,來村裡的遊客越來越多,村民的收入也提高了。”佳縣泥河溝村千年古棗林景區講解員劉美玲說道。懷著帶領家鄉人民一起致富的初心,大學生劉美玲於2017年返鄉,平時兼做講解員,為來往的遊客講解這裡的歷史,同時開了一家民俗客棧,依靠泥河溝火熱的鄉村旅遊接待遊客,去年一年毛收入20多萬元,純利潤有八、九萬元。

​电商助力扶贫!佳县农特产品“飞”出山沟沟

依託紅棗資源,佳縣發展起了以泥河溝千年古棗園為主的紅棗之鄉生態遊。除了生態紅棗林、農家田園、古民居、傳統民俗等旅遊資源,泥河溝村還新建起佔地50畝、擁有來自全國各地62個紅棗品種的示範園,使得農業資源變身引人入勝的旅遊產品,和千年棗園共同組成泥河溝村一道靚麗的休閒農業風景線。

​电商助力扶贫!佳县农特产品“飞”出山沟沟

在紅棗品鑑會期間,深入佳縣考察參觀的全國採購商代表走進泥河溝村,觀看直播的粉絲也通過鏡頭感受了千年棗林風情,領略了陝北秧歌等民俗文藝節目表演及農民豐收的喜悅。採購商紛紛對紅棗的品質豎起了大拇指,更有粉絲、採購商現場下單,助力紅棗銷售。

小果子成就大產業,通過“電商+農業+旅遊”的方式,佳縣的各種特色農產品“飛”出了山溝溝,佳縣的農業產業發展正煥發著前所未有的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