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5 小麥施肥有講究,4個錯誤經常犯,你真的會施肥嗎?

小麥是我國最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為億萬人民提供能量來源。很多人認為,小麥種植比較簡單,播種之後等著收穫就好了。其實不然,要想得到高產優質的小麥,還需要完善的栽培管理技術以及配套措施。其中,小麥的肥料供應是限制小麥質量與產量的關鍵因素。

由於缺乏科學的施肥觀念,很多農民僅憑經驗施肥,導致小麥貪青晚熟,造成產量嚴重下滑,影響了經濟效益。以下4個方面,就是農戶最容易犯的施肥錯誤。

小麥施肥有講究,4個錯誤經常犯,你真的會施肥嗎?

(1)氮磷肥用量偏高

在種植小麥時,農戶錯誤的認為,只要滿足植株對氮磷肥的需求,就可以輕鬆實現高產。但事實並非如此,如果小麥田過量施用氮肥,小麥就會貪青遲熟,導致病蟲害加重,小麥的產量和品質嚴重下降。

(2)速效鉀肥施用不足

在超過半數的小麥主產區,土地均缺乏鉀元素。如果施用鉀肥,小麥產量均可以提高2到3成。土地缺鉀,證明農戶在日常施肥時,忽略了鉀肥的施用,導致土壤含鉀量處在較低的水平,成為限制小麥穩定豐產的罪魁禍首。

小麥施肥有講究,4個錯誤經常犯,你真的會施肥嗎?

(3)有機肥施用不足

很多農戶在種植小麥時,都不願意施用農家肥,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土壤肥力的進一步提高。如果小麥增施適量有機肥,可以活化土壤養分,有效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能夠促進小麥冬前壯苗、抗寒、抗旱。因此,小麥地施用有機肥,將會是一本萬利的舉措。

(4)微量元素肥料缺乏

在我國,農民在施肥觀念上,普遍有重化肥、輕有機肥,重氮磷肥、輕鉀肥,重大量元素肥、輕中微量元素肥的思想。但隨著小麥產量的不斷提高,土壤微量元素供應不足的現象逐漸顯現。長時間種植小麥的地塊,土壤中鋅、硼、錳、鉬等元素比較匱乏,因此我們應該注意鋅和硼等微肥的施用。

小麥施肥有講究,4個錯誤經常犯,你真的會施肥嗎?

如何對小麥田進行科學施肥?

(1)施肥時間

在小麥的正常生長過程中,植株所需要的營養元素較多,比如氮、磷、鉀、鈣、鎂、硫以及微量元素。對於氮磷鉀元素而言,小麥的需求量很大,單純依靠根系吸收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必須在種植過程中,加強對各種肥料的供應,以確保土壤中氮磷鉀元素含量可以滿足小麥正常生長。進而提高小麥的產量和品質。根據農學博士研究發現,小麥施肥過程中有兩個關鍵時期,一個是臨界期,一個是最大效率期。我們應該根據不同時期的營養需求,對施肥量與配比進行合理控制,從而不斷提高營養水平。

(2)施肥數量

在小麥實際種植中,施肥的數量會直接影響小麥營養供給水平。如果肥料過多,可能會導致燒苗,對小麥產生副作用;但如果肥料過少,又不能滿足小麥正常生長的營養需求。因此,在小麥栽種過程中,我們必須要積極加強對肥料用量的控制,一般採用測土配方施肥法,依據土地面積以及小麥種植面積對具體肥料用量進行科學控制。

小麥田測土配方施肥計算,是通過對小麥的需肥量以及土壤的供肥量之間的差數進行計算,從而實現小麥營養科學而又高效供給。在合理使用有機肥的基礎上,對化肥用量和使用方法進行控制。

小麥施肥有講究,4個錯誤經常犯,你真的會施肥嗎?

(3)有機肥與化肥混合使用

在小麥栽種過程中,有機肥與化肥都是必不可少的。有機肥對環境汙染較小,是一種健康的長效肥料,主要有人糞肥。但有機肥營養供給不能完全滿足小麥整個生長過程中的營養需求,所以在小麥種植過程中,還需要配合使用一定量的化肥,我們在購買化肥時,要購買高質量化肥,並結合有機肥混合使用。總之,小麥施肥的原則是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

在小麥實際種植過程中,我們應該根據小麥的生長特點對施肥技術進行控制,一方面要對施肥時間進行掌握,另一方面還要注重施肥量,確保小麥生長過程中的各個時期都能獲得充足的營養,促進小麥高質量生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