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6 日活2億的豆瓣,為什麼還是賺不到錢?

娛樂至上的時代,各大電影、電視劇、綜藝節目層出不窮,好壞摻雜,為了讓大眾能快速地找到真正的好節目,於是各種評分APP紛紛崛起。

這其中,豆瓣就深受大眾喜歡,其巔峰時候日均活躍用戶超2億,這是互聯網世界極少見的。

按道理說,豆瓣必定是賺得盆滿缽滿,然而真實情況卻是——豆瓣真的太不會賺錢了:2011年,其創始人阿北說豆瓣實現基本盈利;2015年,阿北依然說豆瓣基本盈利;到2018年時,連阿北都不確定了,他說豆瓣可能基本盈利……

日活2億的豆瓣,為什麼還是賺不到錢?

為什麼這樣的流量大戶賺錢這樣艱難?難道真如豆友自嘲那般,豆瓣上都是“無價值用戶”嗎?

答案自然不是,那麼真正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01

打造精神烏托邦,文青情懷總是詩

在快節奏的互聯網世界裡,2005年成立的豆瓣,14歲的年齡如今真的算是高齡了。

14年前,文藝青年阿北用3個月的時間,在北京豆瓣衚衕的星巴克裡碼完了心中所架構的代碼,取名“豆瓣評論”

其目的是為了幫助人們發現生活,因阿北自身喜歡書籍和電影的緣故,豆瓣最早上線的便是讀書頻道,另外還有廣播、小組,總共三個點評功能,用來給用戶自己生產內容,或是書評或是影評,很有一股子文化人的氣息。

很快,無彈窗廣告、無動態圖、運行流暢、板塊簡潔、界面清新的豆瓣,就受到了大眾的喜愛。

日活2億的豆瓣,為什麼還是賺不到錢?

2009年時,豆瓣的用戶量就達到了1000萬,再加上用戶活躍,不久後豆瓣便拿到了融資,開啟了新一輪的征程,上線了阿爾法城、豆瓣FM、豆瓣音樂、豆瓣同城、日記等多個板塊,將豆瓣發展成為了一個集影、音、書等文藝青年的聚集地。

到2013年時,豆瓣達到高峰,註冊用戶超過7500萬,日均活躍量達2.1億!

可見,以“以書會友,以友會書”為口號的豆瓣,倒也是真的匯聚了一批喜歡讀書、電影的豆瓣用戶,甚至有人言,“最早一批豆瓣用戶就像是坐著五月花號來到一個精神的烏托邦。”

日活2億的豆瓣,為什麼還是賺不到錢?

02

成也“文藝”,敗也“文藝”

然而,這樣一個連同行都豔羨的大流量聚集地,豆瓣卻比其他的互聯網平臺混得差多了,就拿同期的人人網來說,在相同用戶量的一段時期內,豆瓣的廣告收入只有人人網的十分之一,這是為什麼呢?

一切皆因豆瓣的特有機制——非實名制的生人網絡,也就是說,維繫用戶之間關係的紐帶是共同的興趣愛好,這樣的關係更加單純和長久,因此,豆瓣的用戶粘性和活躍度才會如此高。

同時,豆瓣採取的“自治”的理念,為了維護好共同的精神家園,這些豆瓣用戶非常嚴格地遵守著一套約定俗成的規則,如不歡迎激進時政、色情等話題,不歡迎針對種族、民族、性取向等歧視和仇恨言論,將豆瓣的綠色、和諧風格一直延續下去。

另外,豆瓣沒有所謂的會員等級制度、積分制度,所有的個人均是獨一無二的,用戶想要出名全憑自己的本事。

日活2億的豆瓣,為什麼還是賺不到錢?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豆瓣員工本身就是豆瓣用戶,這樣的屬性就註定了豆瓣的精神至上的原則。

那麼,相對地,想要在這樣的烏托邦發展商業化就十分艱難了。

對文化人而言,買賣書籍是被認可的商業行為,因此豆瓣初期的商業模式便十分單一,主要靠圖書頻道來賺錢,即每本被推薦的書籍,鏈接至各大網上書城的銷售鏈接,豆瓣與書城銷售分成,這種模式一直延續至今。

但是如果有商家想要在豆瓣裡買小組、投廣告、送贊助,卻是不行的,畢竟在豆瓣工作人員的眼裡這是對精神世界的汙染,自然是被無情地拒絕了。

真可謂是,成也“文藝”,敗也“文藝”。

03

14年初心不改,錯失商業化良機

如果說,豆瓣的特殊基因是其商業化緩慢的內因,那麼,錯失良機則是其商業化緩慢的外因。

換句話說,作為生人社交平臺,豆瓣的發展是值得認可的,其高質量的原創內容,是其立於不敗之地的砝碼,然而文人的清高,卻讓它少了商業的敏銳度。

2011年時,移動互聯網大潮來襲,各種APP如雨後春筍搬崛起,阿北發現不同的APP是為滿足不同的場景需求,便也將豆瓣拆分成了各種單獨場景的應用,垂直領域被精細化到14個APP產品,卻愣是沒有隨大流的也做出個綜合性的豆瓣APP,等到2014年豆瓣APP上線之時,市場環境也早就變了。

而豆瓣拆分出來的各場景應用,卻因其獨立性割裂了用戶,傷害了原本用戶的粘性,又因應用的多和雜而無法集中注意力做到極致。

事實上,其垂直領域的各個應用,無論單拿哪一個出來做精都具有極大的可能性,如豆瓣FM可對標後來的喜馬拉雅、網易雲音樂等音樂軟件,豆瓣影評可以發展為貓眼等票務平臺,其所佔的先機之多讓人羨慕,卻沒有好好發展真的讓人唏噓不已。

日活2億的豆瓣,為什麼還是賺不到錢?

再加上,一直以來深刻到豆瓣骨子裡的文化人的清高性,再一次阻礙了豆瓣的商業化進程。

就拿剛剛提到的豆瓣FM來說,其簡潔的界面、優質的音樂,這種極簡之美很符合文藝青年的喜好,給用戶帶來了極好的體驗。

但是,乾淨得連廣告切入點都沒有就讓商家頭疼了,想投錢都沒地方投。而因音樂版權問題等,無法盈利的豆瓣FM自然無法抗衡,最終豆瓣FM就被邊緣化了。

再如豆瓣現在的主要盈利產品——“豆瓣時間”的上線,也比得到、喜馬拉雅等晚了近一年的時間,要知道在“知識付費”領域,擁有優質用戶的豆瓣的基礎真的強太多了。

日活2億的豆瓣,為什麼還是賺不到錢?

而其另一個盈利項目——“豆瓣豆品”的上線亦然,擁有著多年深厚基礎的豆瓣,其實早就可以發展出如“劉看山”這樣的北極狐形象、或者如天貓、京東這樣的吉祥物文化,在深化用戶品牌印象的同時,也有了與外界聯名提升曝光度和商業價值的法寶。

哪怕現在有了豆貓,卻因其成熟時間尚短,且運營失誤,都來不及與豆瓣用戶進行情感交流就被印在了T恤等宣傳品上,也是一度讓豆瓣用戶不滿,也更加傷害了豆瓣用戶的信任度。

日活2億的豆瓣,為什麼還是賺不到錢?

日活2億的豆瓣,為什麼還是賺不到錢?

總之,一步慢、步步慢,再加上注意力不集中,以及文人的清高,使得豆瓣錯失了太多的商業化機會。

04

當蹭豆瓣評分成為一種流行

儘管豆瓣的商業化令人唏噓,但正是這樣的異類,其口碑和影響力卻是其他互聯網平臺無法媲美的,不少人都認準了豆瓣評分,但凡豆瓣打出來的高分或者低分作品,總是能讓人信服。

就為評分曾經就有人找過豆瓣修改評分,卻被擋了回去,正如阿北所言,“我確實不知道除了拍好電影,能做什麼”,可見豆瓣的公開公平性和用戶的獨立性。

在新媒體如此發達的今天,蹭豆瓣評分也成了一種常見且寫作手段,如《豆瓣評分9.4分,一部只有3集的國產劇火了》、《豆瓣9.2分——2018年度單排第一的書》……幾乎每一次都能瞬間抓住用戶的眼球。

當蹭豆瓣評分成為一種流行時,我希望這樣的流行能持續下去,畢竟如很多人所言,豆瓣可能是中國互聯網世界中唯一的原創了

當然,現在的豆瓣也已經意識到商業化和文藝其實一點都不衝突,就如阿北在知乎裡的回答,“盈利一點都不庸俗,只有庸俗才是庸俗的”,蓋因不以商業化為目的創業都是耍流氓,等到真正消失的那一天才是對用戶最大的傷害!

最後,願阿北能找到商業與文化的平衡點,讓這樣的精神角落能長久下去,不要被淹沒在了時間海里,只餘下人們的嘆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