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2 儋州返鄉青年這樣創業,助農增收!

儋州返鄉青年這樣創業,助農增收!

7月11日,海南歡物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技術團隊的3名成員在分析鄉村農產品物流走向數據。

“今年我種的地瓜上網銷售,不愁銷路了。”7月10日上午,儋州市新州鎮南岸村的地瓜種植戶陳建和站在田頭,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最近3個月,他種出的地瓜通過本地的電商平臺賣出了4000多斤,幾乎每天都有訂單“找上門”。

南岸村產出的地瓜口感香甜,品質上乘。然而,由於缺乏穩定的銷售渠道,前幾年每到地瓜成熟的季節,陳建和總是喜憂參半,擔心地瓜的銷售問題。“3個月前,經鎮政府牽線搭橋,一個‘後生哥’找到我,說他可以在電商平臺上幫我賣地瓜。我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同意了,沒想到會賣得這麼火。”

陳建和口中的“後生哥”,是海南歡物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鄧海鵬。

28歲的鄧海鵬是土生土長的儋州人,大學畢業後一直從事與互聯網相關的工作。去年,得知家鄉正在建設互聯網產業城,他毅然辭去工作返鄉創業,成立了海南歡物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幫助鄉親們“觸網”增收。

在鄧海鵬的帶領下,不少原本對電商一竅不通的村民開始接觸互聯網銷售平臺,搖身一變成了電商合夥人。

歡物電商合夥人萬國棟告訴記者,通過參加公司組織的培訓,他熟練掌握了產品上架等操作技能,並開始在網上銷售周邊村民種養的農副產品,收穫頗豐。“現在每天要處理20多個訂單,收入接近200元!”萬國棟笑道。

“以前大城市消費者想吃農家放養的雞,需要專程下鄉去買,實在麻煩,現在打開手機應用動動手指就能下單,吃到最地道的儋州農產品,通過搭建電商銷售平臺,農民種養的農產品銷路拓寬了。”鄧海鵬說,利用互聯網助力當地農民增收,是他創業的初衷。

如今歡物電商在儋州本地已小有名氣。為了讓更多農民把自家的農產品“搬到網上賣”,鄧海鵬精心收集發生在村民身邊的真實案例,如儋州排浦鎮村民依託電商平臺成功售出3萬斤地瓜酒等。他經常和合夥人走村入戶給村民們講故事、做宣傳,吸引越來越多的村民瞭解電商、接觸電商、加入電商平臺。

走訪中鄧海鵬發現,有的村民不願意“觸網”是有原因的:許多快遞公司不做鄉鎮、農村地區的快遞攬件和配送業務,物流運輸十分不便;從鄉鎮到城區的快遞運送由個別快遞公司的“鄉鎮代理點”完成,村民想把農產品郵寄出去要額外付費。

針對這些問題,鄧海鵬專門購買了多輛配送車,安排物流工作人員開車往返於東成、中和、新州、雅星、海頭、西培、西聯等9個鎮(農場)的電商服務站,打通物流“最後一公里”。

鄧海鵬算了一筆賬,目前公司分佈於各鎮(農場)的電商各服務站每月運送快遞約3萬件,按以往“鄉鎮代理點”平均每件快遞向用戶額外收取4元的價格計算,每月共為各鎮(農場)用戶節省約12萬元的網購支出和網售成本。

如今,越來越多的村民將自家的地瓜、蜜柚、跑海鴨蛋等優質土特產拿到海南歡物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的電商平臺上銷售。據統計,公司目前每月可產生逾1000筆訂單交易,上個月營業額達150多萬元。

鄧海鵬表示,下一步公司將開設線下體驗店,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更好地展示銷售儋州的農產品,讓更多本地農民受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