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4 人類食物的歷史

如果我們去書店轉轉就會發現,美食類的書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門類,有大量的食譜、美食遊記,也有食物的歷史。食物的歷史其實很有意思,比如有本書叫《中世紀的飲食》,講的是在食物特別匱乏的中世紀,人們是如何吃飽飯的。有的書是講某一種食物的歷史,書名就叫《西紅柿》《土豆》或者《鱈魚》;還有從味覺出發的書,比如《甜與權力》研究的是蔗糖在歷史上的地位,《鹽的歷史》通篇說的都是醬油和醃菜的事。其實不論從哪個角度切入,講述食物的歷史都有一個隱含的主題,那就是人類是如何吃飽飯,又是如何吃得好一點的。說白了,食物進化的歷史,也就是人類進化的歷史。

人類食物的歷史

烹飪的發明

你吃過牡蠣嗎?換成我們熟悉的詞,就是生蠔。生蠔這個“生”字,就暴露了吃生蠔的方式,我們有時候會把生蠔烤了吃,有時候會蒸了吃,更多的時候,我們就是生著吃,打開殼,嘴靠上去,吸,這個軟體動物就直接滑入了你的喉嚨。有一位牡蠣專家是這麼說的,吃生蠔就是在吃大海的味道,就是在接受海草和大海上的風,就是吞下的那一口海水中飄散出來的味道。這麼一說,吃生蠔還真多了幾分詩情畫意。

牡蠣可以說是西方飲食裡最接近天然的食物了,聽到這你可能不大同意,說我們平常吃蘋果、吃山楂,那不也是天然的食物嗎?其實,我們吃的蔬菜水果早就經過人類千百年的改良和培育,就算你從山野郊外的樹上摘下來的漿果,也一樣如此。而天然的牡蠣是沒有經過改良的,它的味道會隨著海域的不同而有顯著的差異。還有一點,我們是趁著牡蠣還活著的時候把它吃掉的,這種吃法在我們的飲食中確實已經不多見了。

人類食物的歷史

除了牡蠣,在一些韓國餐館,我們還會吃到生拌牛肉。西餐中也有一道生拌牛肉的菜,叫韃靼牛肉。從名字上講,韃靼是蒙古部落中的一支,是西方人眼中的野蠻人,把生牛肉和野蠻人聯繫在一起,似乎吃生肉是野蠻人的行徑,可是韃靼牛肉的料理過程非常講究,有時候廚師就在你的桌邊表演:先把肉絞碎,再把新鮮的香草、青蔥、洋蔥、酸豆、胡椒、橄欖和雞蛋拌進去,再澆上一點兒伏特加。我們會發現,越是生吃的菜,越講究料理過程的細緻,比如日本菜裡的刺身,也就是生魚片,廚師料理魚肉的過程刀工嫻熟,擺盤講究,充滿了儀式感。

可是早期的人類,吃生肉的時候可不像現在這麼講究。1540年,一位西班牙騎士來到了美洲大陸,他記錄下了印第安人吃肉的場景:狩獵者殺死野牛後,先剖開牛腹,擠出牛胃裡還沒完全消化的草,並喝掉其中的汁液,據說這是胃的精華,然後吃生肉。怎麼吃呢?切下來直接放到嘴裡嚼兩下就吞下去。然後把牛的內臟清理乾淨當作容器,給裡面灌滿牛血,路上渴了就喝牛血。可以說,這才是真正的韃靼牛肉呢。

人類食物的歷史

真正的生肉是不好消化,也很難下嚥的,我們學做飯,就是要讓東西好吃一點。人類最開始的烹飪技巧,就是學會用火。可以說,學會用火在人類吃的歷史上是一個重大的里程碑。火是如此重要,在全世界各個民族、各種文化中都有自己的火神。希臘神話中是普羅米修斯盜來了火種,印第安部落的傳說是美洲豹的爪子在地上摩擦引起了火花。

其實,在學會用火之前,原始人已經知道燒熟了的東西更好吃。因為在遠古時代,森林野火是一種常見現象,在野火熄滅之後,人們會發現,那些被火燒過的豆子變得更好吃了,如果有動物被野火燒熟了,它的肉也更好消化。於是,人類在學會了用火之後,烹飪變成了人類進行的第一項化學活動。古希臘一位美食家寫下過一個烤魚的菜譜。把捕獲的鰹魚撒上香料,然後用無花果葉包起來,放到火堆的餘燼中燜烤,直到葉子焦黑,就算熟了。類似的做法,我們在雲南餐館或者是泰國餐館中還能吃到。這種做法和傳說中的叫化雞很相似,都是直接用火,而沒用到其他的廚具。

人類食物的歷史

有些食物直接用火烤,或者用煙燻,就可以食用了,但人們並沒有滿足,掌握了火之後,人們就開始研究廚具了。考古發現,人類最先使用的廚具就是石頭。先把石頭加熱,然後在熱石頭上把食物烤熟,接著就發明了烹調坑洞,在地上挖一個洞,把加熱的石頭放進去,這就形成了最初的烤爐。如果不小心挖到了地下水,給水裡加入熱石頭,就成了另一種烹飪方式,那就是煮。既然烤和煮這兩種烹飪方式有了,更多的廚具也相應地出現了,大一些的貝殼能當鍋用,一些動物內臟也可以當容器。直到現在,我們依然能看到動物內臟當容器使用的情況,比如最好的香腸和血腸必須用動物的腸衣來包裹;再比如有一道蘇格蘭名菜,就是用羊肚兒做容器,把羊心、羊肝、羊肺等雜碎連同羊血裝進去,一起煮熟。

大約一萬年前,人類終於做出了不怕火燒也不會漏水的陶器,此後的一萬年裡,人們只不過是在不斷改良這些廚房用具,烹飪方式並沒有發生什麼實質性的變化,直到微波爐的出現。微波爐可以說是一個跨時代的變革,它不再用火,而是用電磁波。1989年,法國只有兩成的家庭擁有微波爐,到1995年,擁有微波爐的家庭就達到了五成以上。可以說,微波爐的普及速度相當快。可人們也發現微波爐做出來的菜都不怎麼好吃,它唯一的好處就是方便,大多數家庭主要用它來熱剩飯。

人類食物的歷史

人類掌握了火,開始用燒烤及煙燻的方式料理食物,而後又發明了坑和窯,學會了烤和煮,大約一萬年前,人類掌握了製陶,開始用鍋碗瓢盆來處理食物。到這裡,食物歷史上的第一次革命已經完成,人們用火來做飯,千百年來都沒有改變。烹飪把文明人和野蠻人區別開來,有了火,有了廚具,有了烹飪方法,人類不再茹毛飲血,走向了文明。

食物的來源

我們的食物來源自然是畜牧業和農業,我們先說畜牧業。畜牧業起源於人類開始馴養動物。從狩獵到馴養,是人類食物來源的一大變革。還是從一道名菜開始吧。法國蝸牛,這本來是一道不登大雅之堂的菜,類似於我們的小龍蝦,但巴黎的餐廳大力推廣這種鄉土氣息的蝸牛,把它變成了法國美食的一道代表菜。考古學家在許多遠古遺蹟中都發現了蝸牛殼,這說明蝸牛和貝類很可能是人類最早養殖的動物,它們個子小,不需要太多飼料,對人也沒啥危險,還能大量繁殖。

人類食物的歷史

以往我們說人類飲食經歷了採集、狩獵、畜牧這樣的發展過程,但這幾種手段是同時存在、互相補充的。比如在人類歷史上有一段時期,狩獵和馴養是混雜的,北美的牛和北歐的馴鹿都有這樣的過渡期。人們為什麼要由狩獵轉為馴養呢?既然外面動物多,我們出去打獵既鍛鍊了身體,也比較好玩,幹嘛要弄個牲口棚來養動物呢?

要知道,沒有好處的事,人是不會幹的。由狩獵轉為馴養,最大的好處是可以獲得穩定的食物來源,第二個好處是精益求精,選擇特別符合人類口味的肉食。比如,阿根廷的高楚人有一道名菜叫初生小牛肉,美國懷俄明州有一道名菜叫牧人燉肉,都是用還沒斷奶的小牛肉和內臟作為主料的;我們的連鎖品牌小肥羊,也可以專門涮小羊羔來吃,這就是馴養的好處。而在打獵的時候只能打到什麼吃什麼,不可能天天碰到沒斷奶的小嫩牛。到了現代,人們反而喜歡吃野味了,並不是新鮮的獵物有多好吃,而是野味比養殖場出來的動物更罕見、更貴罷了。

人類食物的歷史

畜牧還有第三個好處,就是把奶製品帶入人們的飲食中。但其實並不是所有的人類都適合奶製品,只有歐洲、北美以及中東和中亞一部分地區的人,才能更好地消化動物的乳汁,而其他地方的人,對乳製品既不太感興趣,也不能很好地消化。奶酪是歐洲最重要的一類食品,而在豐富多彩的中國飲食中,就很少有用奶製品做成的菜。日本剛開始接觸西方文明時,也不太喜歡西方人,認為他們身上有一股“牛奶的臭味”。

從狩獵轉為馴養這件事,不僅僅是在陸地上發生,也包括海洋。

實際上,20世紀可能是人類歷史上狩獵量最多的時代,因為人類的捕魚量比上一個一百年增加了至少40倍。整個20世紀,我們從大海里撈捕上來30億噸的魚,這種瘋狂的捕撈讓地球上的許多漁場徹底消失了。加拿大1996年關閉了鱈魚漁場,大西洋鱈魚的存量只剩下歷史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加州沙丁魚和北海鯡魚已經成為稀有魚種。在上世紀30年代,日本擁有全球最大的沙丁魚漁場,但到1994年,日本沙丁魚幾乎滅絕了。

人類食物的歷史

海里的魚少了,水產養殖便越來越發達,也就是說,人類從狩獵到馴養這個食物來源的革命性變化還在繼續。1980年,人類有500萬噸食物來自於養殖漁業,到21世紀增加到了2500萬噸。在野生環境中,每100萬個卵才有一條魚存活,而人工受精可以確保八成左右的魚卵受精,六成可以孵化成魚,還可以用荷爾蒙來增加種魚的繁殖能力。養殖魚能比野生魚長得快、長得大。養殖鮭魚,也就是三文魚,每公傾可以生產300噸的肉,比肉牛的產量要多15倍。

說完了畜牧業,再來說農業。

人類本來靠狩獵和採集來吃飯,這是向大自然的索取,在這個索取的過程中,人們學會了種地。人類在什麼情況下開始了農業革命?我的結論是,人類在農業種植之前也經歷了與植物共生的階段,緩慢地掌握了農作物的知識。人類在大地上耕耘,偉大的禾本植物是最了不起的成就,它們的顆粒包含油、澱粉和蛋白質。其中,對人類文明意義最大的有六種農作物:小麥、玉米、稻米、小米、大麥和黑麥。這就是主食的構成,或者我們通常用的一個詞,糧食。在基督教文明中,人們把小麥做成的麵包當做聖餐,美洲人在聖殿附近會專門留一塊地種植玉米,這都是一種主食崇拜,因為正是這些糧食能讓更多的人吃飽。

人類食物的歷史

我們就來認識一下這六種農作物,按照反序來,越往後說到的農作物,對人類文明的貢獻越大。

先說黑麥。黑麥的好處是能夠適應氣候寒冷和土地貧瘠的地區,從公元前一千年開始,黑麥就是歐洲北部的主要作物,田地是人們從森林中開墾出來的,陰冷潮溼。黑麥顆粒略帶一些苦味,做成的麵包發粘。要是在以前,黑麥麵包都是給窮人吃的,但現在反過來了,人們想吃得健康,崇尚返璞歸真,越來越多的中產階級開始喜歡黑麥食品了。

比起黑麥,大麥對環境的適應力更好。西藏高原從5世紀開始種植大麥,現在的西藏地區,人們喜歡把大麥粉烘烤了以後做成糌粑吃。考古證據顯示,一萬三千年前,居住在敘利亞的先民就採集了不少的野生大麥,大麥不適合做麵包,一般是整粒放到湯裡吃。它是古希臘最早的主食,在最古老的雅典錢幣上還可以看到大麥的圖案。

人類食物的歷史

小米也是一種生命力很強的穀物,與黑麥喜歡寒冷不同,小米適應的環境是炎熱乾燥的。小米油分充足,蛋白質含量高過小麥,它在西方文明中沒什麼存在感,但這種營養豐富的主食養育了黃河流域的中華文明。《詩經》裡就有這樣的詩句,“楚楚者茨,言抽其棘。自昔何為?我藝黍稷。我黍與與,我稷翼翼。”意思是說,田野裡的雜草荊棘我都要拔掉,因為我要種糜子和穀子,糜子長勢很茂盛,穀子排列很整齊。這裡的穀子就是指小米。遠在商朝時期,小米就養育了當時世界上最稠密的人口。到公元前五六百年的時候,大豆傳入了黃河流域,小麥則來得更晚一些。不過,黃河流域一直不太適合種植稻米。

那我們就來接著說第四種農作物,稻米。稻米為現代人提供了20%的熱量和13%的蛋白質,目前全球有20億人以稻米為主食。在小麥得到科學改良之前,稻米一直是世上最有效率的食品,傳統品種的稻米一公頃可以養活5.63個人,小麥可以養活3.67個人,玉米可以養活5.06個人。以稻米為主食的東亞和南亞,從來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地方,也是創造力最強的地方。吃小麥的歐洲以往都是落後的,直到最近五百年才興起,到19世紀才趕上中國。考古證據顯示,八千年前,在長江中下游地區就有人在湖邊種植稻米;大約在五千年前,華北最靠南的地區,就有人以雨水灌溉來種植旱稻。隨著中國版圖的擴張,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兩種環境產生交匯,在這個過程中,稻米成為富足的象徵,也成為中國人的主要食物。

人類食物的歷史

在中古世紀,歐亞大陸的農作物是這樣分佈的,東方人吃稻米,西方人以小麥為主食,中亞地區產大麥,另外一些條件艱苦的地方有小米和黑麥,而美洲大陸是玉米的天下。玉米的營養價值並不豐富,而拉丁美洲的原住民很早就知道要注意飲食均衡,玉米、南瓜、豆類這三種食物最好搭配在一起吃。

這六種農作物我們最後說到的是小麥。小麥分佈在地球表面超過六億英畝的土地上,它能適應各種不同的環境,而且經過改良佔領了更多的地方,以更快的速度生長。日常生活中有兩種產品跟小麥緊密相關,一是啤酒,二是麵包。有一種觀點認為,人類之所以搞農業、種糧食,就是為了釀酒喝。這不是開玩笑,這種飲料能讓人酣醉,讓人出神,讓人忘乎所以,啤酒是人類歷史上很關鍵的一個產物。但是與啤酒相比,麵包可能更關鍵。作者認為,麵包幫助小麥成為了一種全球性的作物。小麥有一個特點,就是麩質的含量比其他禾本植物都高。麩質加了水會讓麵糰變得柔軟,這種粘度能讓發酵過程中產生的氣體被封鎖在麵糰裡,說白了就是,小麥的特質特別適合做麵包。要烘焙出好吃的麵包其實並不容易,需要精良的技術,人類很早就有出現了專業的麵包師傅,而沒有小米粥師傅或者爆米花師傅,可以說,麵包是最講究烹飪技術的主食。不過啊,那些愛吃麵條的人肯定不這麼認為。

人類食物的歷史

我們上面介紹了對人類有重要意義的六種禾本植物,按貢獻大小的排序分別是小麥、玉米、稻米、小米、大麥和黑麥。那麼,有了這六種作物是不是就能餵養全人類了呢?其實並沒有,我們還需要根莖植物與塊莖植物。

人類最先掌握的農業技術是種芋頭。芋頭好消化,老少咸宜,而缺點是不易保存。早期農業社會的主食有一個特點是需要經得起長期儲存,所以,芋頭的地位漸漸被山藥、紅薯和土豆取代了。已知的最早的土豆種植開始於七千多年前的秘魯,而後這種神奇的作物在安第斯山脈蓬勃發展。它有兩個特點,一是能適應高海拔,二是營養豐富,只要你吃得夠多,土豆就能供應人體所需的一切營養素。隨著大航海時代到來,歐洲人到達美洲,率先學會了這片新大陸上的農作物種植,但歐洲的大部分地區並不適合種玉米,更適合種土豆,再加上土豆營養豐富,熱量比大部分主食還高,所以歐洲有些地方的人就把土豆作為主食,一旦土豆欠收,就發生饑荒。1845年的愛爾蘭大饑荒就是這樣產生的。有意思的是,歐洲一旦有戰事發生,土豆的種植範圍就隨之擴大,它實在是一種有益於貧困人口的食物。

人類食物的歷史

說完了土豆,再來看看番薯。番薯是跟玉米一起來到中國的。“番”這個字就表明它是外來的,關於番薯的記載最早出現在1560年。但這些外來的食物在中國的推廣還是慢了一些,如果玉米、土豆、紅薯在明代就能廣泛種植,可能就沒有後來的饑荒和農民起義了。時至今日,玉米在中國的消耗量已經超過了小米,但它和紅薯一樣,始終是副食的角色,不能取代稻米的地位。順便說一句,還有一樣原產巴西的作物傳遍世界,始終處在邊緣地位,而在中國一直被當作美食,這就是花生。中國人給它的名字就充滿詩意,落花而生,這可比苞谷好聽多了。

人類食物的歷史

人類從採集和狩獵,逐步過渡到農業種植和畜牧。我們會錯以為由狩獵到畜牧的過程早完結了,可實際上,人類在20世紀的漁獲量超過以往世紀的總和,野生魚會逐漸滅絕,我們將吃到越來越多的養殖魚。所以,從狩獵到畜牧仍然是一個正在進行中的過程。接下來我們講了有六種禾本植物養育了我們的文明。除此之外,人類也離不開根莖和塊莖植物,特別是土豆。儘管土豆總是被視為低級食品,但它具有人體所需的一切營養素。

口味的形成

現在是全球化的時代,我們很容易就能吃到世界各地的菜,但人們還是習慣自己的家鄉菜,習慣那種自小形成的口味,早餐尤其如此,愛吃穀物的就只吃穀物,愛吃煎蛋的就只吃煎蛋。法國口味和英美口味之間有分歧,複雜的中國美食自認天下第一,這都說明食物和語言、宗教一樣是具有文化差異的,而且飲食文化是非常保守的。傳統菜必然包含當地的主要食材和調味料,這些材料已經深深地滲入到當地大眾的口味,味蕾一次次嚐到這樣的味道形成記憶,就會對其他味道無動於衷,甚至有些排斥。

人類食物的歷史

不過,有兩種力量可以打破食物間的壁壘,那就是戰爭和殖民。比如在埃及有一種小吃叫“庫休利”,用稻米、扁豆、洋蔥和香料做成,它與印度的小吃“基契利”差不多,大概可以推斷這是英國軍隊從印度帶到埃及的。而英國人在巴基斯坦也留下了兩道菜,是烤雞配麵包和烤牛肉配約克夏布丁。此外,中世紀的時候穆斯林佔領了西班牙,後來西班牙大多數地區做菜的時候都從豬油改用了橄欖油。

說到口味的形成,也要說到食物的遷徙與融合。

玉米、蔗糖、番薯這些食材在全球的遷徙都有自己清晰的路線,菜品的交融與變化也是有一定脈絡的,只是略為隱秘。美國有一種菜叫德墨菜,是美國德克薩斯州和墨西哥混雜而成的。德克薩斯的土地大多是美國從墨西哥手中巧取豪奪來的,墨西哥則用他們標誌性的食物重新奪回了德克薩斯。標準的墨西哥食材構成了美國西南部的菜色,辣椒就是其中最主要的標記,此外還有玉米和黑豆。德州的州菜是就辣肉醬,有肉末、黑豆、辣椒和孜然,其中孜然的使用可能是早期的西班牙殖民者傳到墨西哥的。

人類食物的歷史

我們再來看看亞洲。幾乎每一道菲律賓菜都離不開用蕉葉調味的白米飯,白米飯是華人口味的標誌,而蕉葉是菲律賓的馬來根基。但菲律賓菜也會以麵包為主食,麵包又會用椰子來調味,菲律賓菜中有烤乳豬、海鮮飯,名稱雖然不同,但這兩種菜都是鮮明的西班牙菜;菲律賓的廚房用語中也有一些西班牙語單詞;他們還喜歡一道甜點,焦糖布丁,這道甜點正是發源於西班牙、後來風靡全球的。從這些菜我們可以看出,華人文化在菲律賓的影響以及菲律賓被西班牙殖民的歷史。稻米在東南亞會加入一些當地特色以調味,而在伊朗,稻米原本是皇室飲食。他們從印度進口優質稻米,料理過程特別複雜,用兩個小時先泡再煮到彈牙的程度,然後再拌上油脂蒸半個小時,接著加進烤羊肉、櫻桃、藏紅花等香料,這樣麻煩地做一道米飯,是因為伊朗不適合種稻米,能吃到米飯是一種權力的象徵。

人類食物的歷史

再看看歐洲。荷蘭菜的難吃是天下聞名的,但荷蘭也有兩道所謂的國菜,其一是米飯餐,另一種是薯泥雜拌兒。米飯餐是荷蘭在印度尼西亞殖民時代發明的菜式,主食是白米飯,搭配的菜多達十餘種。主要的醬料是炒辣椒醬,用多種香料製成;主要的菜有印尼燉牛肉,燉牛肉要事先醃過,用生薑、沙蘭葉等蘇門答臘特產的香料;上桌的菜還有烏賊、豆腐等等。聽起來所謂的米飯餐很像是我們旅遊時在國外中餐館吃的團餐,白米飯配上一些炒菜,但荷蘭這道國菜還比較有儀式感,這些菜都要放到黃銅容器中,下面有酒精燈來保溫。薯泥雜拌兒這道菜,原料就是土豆加胡蘿蔔加洋蔥,放到鍋裡煮爛即可,現在的菜譜中都註明要加上牛肉或者香腸。歷史上,這道菜與荷蘭城市萊頓有關。1574年,萊頓遭到西班牙侵略者的圍困,城中糧食短缺,人們就把能找到的塊莖植物都放到鍋裡燉,圍困時期是否有牛肉或香腸真的不好說。這道菜和我們雲南菜中的“大救駕”有點兒相似。這兩道荷蘭國菜,一個是紀念荷蘭殖民印尼的歷史,一個是紀念自己的獨立與解放,可以說是很有情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