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2 又一款家用藥跌下神壇,兒童用藥的四大誤區五大原則,家長要收藏

前兩天,又一款“神藥”—牛黃解毒片,被拉下神壇。

又一款家用藥跌下神壇,兒童用藥的四大誤區五大原則,家長要收藏

3月8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佈公告,責令牛黃解毒藥(包括片劑、丸劑、膠囊劑、軟膠囊劑等)修正說明書,要求增加【禁忌】、【不良反應】、【注意事項】等。

又一款家用藥跌下神壇,兒童用藥的四大誤區五大原則,家長要收藏

尚不明確不等於沒有不良反應,這次國家藥品監督局雖然沒用禁用牛黃解毒片,但也是在提醒家長們:給孩子用藥時,千萬注意看藥品說明書,避免亂用、濫用。

因為用藥不當,我國每年就有30000兒童聽力受損,造成腎臟、肝臟、神經系統受損的兒童更是不計其數,給孩子科學用藥已成為家長的必備知識。

兒童用藥的“黑名單”

根據國家藥品監督局(CFDA)的官網顯示,以下6種藥品可能會影響孩子的健康:

  • 鏈黴素、卡那黴素、慶大黴素等有可能損害兒童的聽覺神經;
  • 多黏菌素、去甲腎上腺素可能會導致兒童腎功能紊亂;
  • 胃復安可能會導致兒童的腦神經損傷;
  • 四環素、氟哌酸等藥物能影響幼兒牙齒、骨骼的發育;
  • 感冒通能引起兒童尿血癥;
  • 滴鼻淨(萘甲唑啉)能引起兒童中毒等。

一般來說,家裡常備的藥箱裡建議準備

  • 發燒: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
  • 普通感冒:氨溴索口服液(咳嗽有痰);
  • 腹瀉:補液鹽口服液、葡萄糖電解質泡騰片;
  • 過敏:氯雷他定糖漿;
  • 流感:磷酸奧司他韋;

兒童用藥的4大誤區

給孩子科學用藥向來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但孩子一生病,家長就亂了方寸。在《2016年兒童用藥安全調查報告白皮書》中:兒童年齡6歲或以下的家長,存在著各種用藥誤區,該比例竟高達80.0%

那麼,兒童用藥到底該怎麼用?有哪些注意事項?又怎麼避免中毒事件?

誤區一:成人藥減劑量吃效果一樣?

有些家長會給孩子吃自己服過的覺得有效的藥,他們認為只要劑量減半了就不會有什麼問題。

但是小兒用藥劑量與成年人的用藥劑量差異很大,有的不是簡單地由體重推算出來的,而是根據小兒的生理機能及其對藥品的敏感性確定的。

況且兒童不是縮小版的成人,他們的肝臟還沒發育成熟,對藥物的解毒能力不如成人,一旦發生肝損傷,那將是不可逆的。所以家長最好不要給小兒用大人的藥。

甚至,兒童誤服用成人藥的後果是非常嚴重的,14年深圳兒童醫院急診科曾搶救過一名2歲半的女童,這位女童在家中誤服了幾粒成人的降壓藥(心痛定),家人發現孩子不對勁時,緊急送往醫院,醫生搶救3個多小時,最後女孩還是去世了。

今年1月份,河北廊坊的一名4歲女童也是誤服降壓藥,身體出現不適,父母緊急送往醫院,情急之下求助值班交警,一路爭分奪秒,幸運的是,孩子搶救成功。

又一款家用藥跌下神壇,兒童用藥的四大誤區五大原則,家長要收藏

誤區二:幾種藥一起吃效果更好?

很多家長都有一個錯覺,認為藥吃得越多,病好得越快,於是中藥加西藥,多種藥一起上。

事實上,無論中藥還是西藥,多數都要經肝臟代謝,由腎臟排洩清除,但兒童的肝腎功能還不健全,如果多種藥同時服,很容易造成肝臟腎臟的損傷。

如果病情確實需要多藥同服,家長也應該知道正確的方法,例如,需要中藥和西藥同服時,一般建議兩藥間隔時間至少1個小時。

誤區三:沒事兒多來點抗生素?

孩子出現發熱、咳嗽、流鼻涕的症狀,看家裡有阿莫西林、頭孢之類的吃點就好了,結果治不好病反而起了反作用。不過由於現在宣傳得多了,有一些家長開始一味地拒絕抗生素,“開回家不按計量吃”或者“硬扛著不用”,這也是不理性的。

如果在就診時,醫生診斷了病因,要求服用抗生素了,就遵醫囑足量、足療程服用,不要抱有排斥心理盲目拒絕。

又一款家用藥跌下神壇,兒童用藥的四大誤區五大原則,家長要收藏

常見誤區四:外國藥一定更有作用?

一些家長喜歡從網絡上購買國外的藥,這裡面其實存在很大的風險,網上的商家缺乏監管,很難及時獲得藥品的不良反應信息。

更重要的是,國外規定的成分和劑量跟我國所有差異,由於語言障礙,很多家長無法瞭解國外藥品的真正用途和用法用量,謹慎購買。

兒童用藥要遵守的5大原則

清楚了這些誤區,如果孩子生病了,也要遵守安全用藥的原則。

原則一,弄清劑量。

“國家用藥錯誤報告項目”統計顯示,將近1/4的用藥錯誤是因搞混藥名導致的。某幼兒園就發生一起“家長誤將3.5ml劑量寫成35ml,導致幼兒園老師以10倍劑量給幼兒喂藥,導致孩子藥物中毒”的事件。

所以,一定要看清楚用藥劑量,家長也需要識別,是毫升還是毫克?有沒有小數點?一定要看清楚。

又一款家用藥跌下神壇,兒童用藥的四大誤區五大原則,家長要收藏

原則二,熟讀藥品說明書。特別是劑量、不良反應、禁忌人群。

原則三,對症治療。儘量少用複方製劑,藥物成分越複雜,發生不良反應的概率就越大。

原則四,弄清服用時間。

給孩子吃藥時,一定要遵循醫囑,弄清到底是什麼時候服用,是空腹、飯前、還是飯後。

原則五,安全存放。尤其是家中老人的患有高血壓的,父母有避孕藥的、有安眠藥的、有精神類藥物的,一定要妥善管理,吃完藥以後,把瓶蓋擰緊,不要隨手把放在桌上,最好有專門的藥箱加上鎖,同時要定期清理過期藥物。不要隨意用空塑料之類的裝各種清洗劑或者藥品,如果要用一定貼上標籤,鎖好。

有些時候大人吃藥不小心掉了一顆在旮旯縫兒裡沒在意,孩子在家裡亂爬亂翻,找到一個藥片,以為是糖,誤食的幾率是非常大的。1~4歲的孩子是誤服用藥物的高發年齡,他們總喜歡在家裡折騰,翻找到一顆像“糖”藥片,就會誤以為是糖,所以平時在給孩子用藥時,儘量不要哄騙孩子吃藥是吃糖。

總之,兒童用藥遵醫囑,仔細閱讀說明書,按量按時服用,最後,希望所有的小朋友都快快樂樂,健健康康,身體倍兒棒,不吃藥才是最好的!

又一款家用藥跌下神壇,兒童用藥的四大誤區五大原則,家長要收藏

*本文圖片來源於“東方IC”,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公司、組織、個人未經東方IC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