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1 盟展覽館:老海拉爾城值得驕傲的建築

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海拉爾先後興建了兩座城標性建築。一座是呼倫貝爾盟賓館,當時也叫呼倫貝爾盟交際處;另一座是呼倫貝爾盟展覽館。這兩座建築的誕生,給這座美麗的邊疆小城增色不少。因為那時的海拉爾充其量也就十幾座樓房,像盟賓館和盟展覽館這種體量的建築還是空白。兩座建築提升了海拉爾城市的檔次和品味,是當時海拉爾人乃至呼倫貝爾人的驕傲。

六十年代初,無論從城市規模還是時尚程度上看,海拉爾在內蒙古自治區都名列前茅。海拉爾不僅有穿城而過的伊敏河,還有濃郁的俄羅斯文化遺風和鮮明的蒙古民族特色,比起其它盟所在地多了些洋氣,也更像現代化的時尚城市。

海拉爾人衣著時尚,女人愛燙髮,穿高跟鞋,布拉吉(連衣裙),嚼謝力(口香糖)。男人愛戴禮帽、卡羔帽,穿皮鞋。男女都穿帶墊肩的衣服。當時內蒙古人都說呼倫貝爾人有“三高”,一是肩膀高,二是鞋跟高,三是頭髮高。

原呼倫貝爾盟展覽館的地址,就在海拉爾河東六二六小河西側(現在龍鳳新天地商場)。當時這裡是一片荒地和小樹林,因地方寬敞,上世紀五十年代,這裡曾作為運動場召開過盟直屬機關職工運動會。這片小樹林,在下雨後經常有人採蘑菇。六七月份是海拉爾的雨季,每當雨後雲霧未散時,一抹斜陽穿雲而出,不遠的天空掛著彩虹,孩子們提著籃子彎腰在林邊草地上採蘑菇,就像一幅美麗的油畫。這樣的畫面深深地印在了老海拉爾河東人的腦海中。

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我們國家正處於三年自然災害的恢復期,能建這樣一個展覽館,實屬不易。

這個展覽館由兩部分組成,一半是展覽館,一半是體育館。展覽館外型漂亮,主樓是大波浪屋頂,鋼筋水泥結構,水磨石立面,在當時很獨特很時髦。兩側是對等成工字型展開,高舉架的一層是展覽大廳。中間是主樓,可容納二千多人,三面看臺的體育館,看臺是階梯式,每一階有通體鑲木式座位。場地鋪設木地板,功能以籃球運動場地為主,同時也可進行摔跤、網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小場地運動。

這個體育館在當時是全內蒙古自治區唯一一座室內籃球比賽館。呼和浩特市雖然也有一座室內籃球館,但是沒有看臺,只是練習館。在那個時代,海拉爾這座體育館在全國都拿得出手。

這個體育館對當時海拉爾和呼倫貝爾盟的群眾性和專業性體育活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時代物質匱乏,生活單調,文化娛樂活動不多,每年的盟直屬機關廠礦企業籃球賽就成了人們最大的業餘生活關注點。這種活動既不用花錢買票,又可自願參與。大家非常喜歡看籃球比賽,像現在的年輕人狂熱追星一樣,對那個時代的球星,人們也都如數家珍。當年的盟公安隊(也叫呼盟前衛)經常拿冠軍,海拉爾電廠、牧業機械廠、拖拉機修配廠、盟委機關、盟電臺(內蒙古人民廣播電臺第二臺)、盟報社、盟醫院,盟商業等籃球隊也都有出色的表現。

每當賽季來臨,盟體育館門前人流湧動,外面停滿了自行車。家住小屯、鐵路和南門外的球迷也會騎上自行車,不辭辛苦地驅車十幾里路,不顧天黑路滑,前來捧場觀戰。館裡三面看臺座無虛席,有時沒有座位的人就擠進場地,甚至腳都快踩到球場邊線,也要觀看精彩的比賽,人們的狂熱程度可見一斑。

這裡也舉辦過自治區的和全國的一些體育比賽。比如全國摔跤比賽。呼倫貝爾劃歸黑龍江省的十年裡,也曾作為全省籃球賽的分賽場,承辦過瀋陽軍區慰問邊疆的籃球表演賽和大型文藝表演及其它大型活動。

值得一提的還有,這裡連續幾年接待過全國西北、東北、華北各省的冰球隊、速滑隊。那時全國還沒有室內冰場,由於海拉爾屬高寒地區,結冰早,開展冰上運動的三北各省運動隊都來海拉爾早期上冰。他們就住在體育館內,在東側的小河內圍一個冰場進行訓練。每當這個季節,住在周邊的孩子們往往圍在一旁觀看,除了欣賞訓練,他們還有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要揀打壞的冰球杆,拿回去後修好自己用,還可以在小夥伴們中間炫耀一番。

那時海拉爾的孩子們冬季活動豐富多彩。儘管物質條件普遍不好,但是孩子們玩著自制的雪板、爬犁、用麻繩綁的冰刀、滑板度過了自己的精彩童年。

展覽館剛開館時,布展規模很大,幾乎把展廳全部佔滿,分成呼倫貝爾出土的史前文化展(有扎賚諾爾猛獁象,扎賚諾爾人化石,動物化石,植物化石等);自然資源展(包括煤碳、有色金屬、森林、河流、湖泊、野生動植物、魚類等);經濟建設展等。當年的呼倫貝爾盟在全國雖然屬經濟不發達地區,卻有享譽全國的名牌產品,如海拉爾乳品廠生產的海乳牌奶油、牙克石乳品廠生產的友誼牌乳粉、海拉爾皮革廠生產的黃牛正面革和三接頭皮鞋、海拉爾牧業機械廠生產的割草機刀片等等,在當時都是全國響噹噹的名牌。就連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接待用的奶油都是海拉爾乳品廠生產的海乳牌奶油。外地來海拉爾的客人也都為能買上一雙海拉爾皮革廠出品的三接頭皮鞋而沾沾自喜。而海拉爾牧業機械廠生產的割草機刀片更是名揚世界,享譽歐非。

上世紀七十年代後期,體育館不定期、的還有一些體育活動,主要是一些部隊的籃球賽和學校的籃球賽。八十年代初,用途就比較多了,有籃球和乒乓球、網球等比賽,有時用來進行商品展銷,功能已多樣化。

前幾年,城市改造,盟展覽館拆掉了。這個存在了半個多世紀的建築在海拉爾永遠消失,現在這裡展現出了另一番景象。作為老海拉爾人的我撫今追昔,不勝唏噓,那些已經逝去的往日時光已變成反覆回味的記憶永存心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