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7 《三變》的改革之路,尋找現實中的以變求發展

近幾年,國家對農村的扶持力度越來越大,精準扶貧讓越來越多的人實現脫貧,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走向富裕,但在脫貧的路上是多麼的坎坷和艱辛。難在好的項目上,更難的是人在思想上的轉變,如何以變求生存、求發展,考驗著每一個想要脫貧的人。

《三變》的改革之路,尋找現實中的以變求發展

《三變》

《三變》是發生在貴州西部六盤水的改革題材電影,一個農民返鄉創業,要受到多大的阻力。其實現在很多人為了擺脫困境,普遍的選擇就是外出打工,以脫離現在的環境,而且年輕人佔居了多數,留下了歲數大些的守在這個被認為是“窮鄉僻壤”的地方。換個思路想,有想法,有創新的年輕人離開了這個地方,可能只留下了一些具有守舊思想的人,想變,想改革那是非常難的。

陶萬山身為娘娘山出來的農民,自己在外闖出了名堂,並沒有忘記自己故鄉的人們,想著帶領大家一起致富。要想富,先修路,在一些人的質疑聲中,紅紅火火把路修上了。他把農村的土地變個體為集體管理發展其它資源優勢,讓每個人得到分紅。尤其自己在發展娘娘山旅遊項目上,壓上了全部的身價,妻子離婚、當地人不看好的情況下,抗著壓力建了旅遊開發。旅遊開發受益的可是當地人,每家每戶都能在這個基礎上去發展,去成為股東。

對於陶萬山來說,“變”確實不易,從“小變”到“大變”更是難,可能連他自己都沒想到,“變”給自己的家鄉帶來的受益。沒錯,想尋求“變”,尋求“改革”,不僅需要理解和支持,還需要根據當地的情況因地制宜,這樣才能在“變”中做出好的結果。

這個社會發展很快,也存在太多的變數,機會稍縱即逝。個人創業已是很難的事情,要是帶領大家一起致富,更是不易。這個社會還需要更多的創新,固守舊的思想也不能達到自己想要實現的目標。凡事多求“變”,你的人生也許將會與眾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