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3 亞運會排球總結:女排仍實力在握 男排令人如鯁在喉

第18屆亞運會的中國排球因為男女排的不同表現而呈現出截然不同的態勢。

亚运会排球总结:女排仍实力在握 男排令人如鲠在喉

中國女排以全主力出戰亞運會,在亞洲賽場,還是顯示出高人一籌的實力。重新奪回闊別四年的亞運會女排冠軍,也在情理之中。對於中國女排而言,眼光早已不在亞洲,即將開始的世錦賽才是今年中國女排的目標所在。正是因為亞運賽場上,對手不夠強大,給予中國女排的壓力不夠,因此中國女排的部分問題也沒有充分暴露。但對於精益求精的郎平主教練而言,想必對於不足早已心知肚明。如果沒有雞蛋裡挑骨頭,那就是中國女排的在接應二傳上還是顯得薄弱,龔翔宇、曾春蕾組成的接應二傳線沒有發揮中強隊應有的水平和能力,不過小將李盈瑩客串接應,到是讓人感到郎平指導已經在未雨綢繆,早做打算了。

而中國男排在亞運會的表現卻有點讓中國排球蒙羞。賽前信誓旦旦喊出要奪牌爭金的中國男排最終無緣前六,輸給巴基斯坦只能爭奪第九,最終以第9名(第10名)收官,創造了參加了亞運會有史以來的最差戰績。接連輸給越南、苦勝泰國,險勝斯里蘭卡、完敗伊朗,不敵巴基斯坦,連續輸給不曾輸給過的隊手。正如中國男排隊員仲為君所言:亞運會上中國男排被亞洲對手狠狠咬了一口:“而且只要你不重視的話,對方就肯定狠咬你一口”

被對手咬一口倒在其次,但這支中國男排無論展現出的鬥志還是技戰術水平,才真正讓人如鯁在喉。

即便這次是中國男排B隊,缺少了江川等絕對主力,但此次亞運會的人員配備也至少要比越南、泰國強吧。比賽是訓練的一面鏡子,比賽打成這樣,一定意味著訓練出了問題。在技術層面,中國男排主教練洛薩諾所強調的兩翼拉開、中間策應、前後結合的戰術打法,在這支中國男排身上差著火候。幾個邊攻手輪番上陣,進攻成功率低的可憐。老將神勇不在,難以支撐,小將技術毛糙,失誤連連,讓中國男排二四號位的邊攻疲軟無力。戰術之外,心態上的訓練顯然更不成功。亞運會就算有壓力,小組賽的壓力能大過2016年的里約奧運會落選賽?這支中國男排在亞運會上呈現出難以和身份、年齡相符的心理狀況。再有就是情報蒐集。中國男排不能說不重視情報蒐集工作,但是本次亞運會,越南、泰國、斯里蘭卡、尼泊爾、印度、哈薩克斯坦、巴基斯坦等當初所謂的亞洲二三流球隊都有了明顯進步,而且幅度不小。這樣的軍情不知道球隊是否全盤掌握。至少從球場的表現看,不排除還用老眼光看人的心理存在。中國男排必須要用全新的眼光來審視亞洲的對手們,但我們的教練會這麼看待嗎?

中國男排B隊主教練沈瓊:“因為畢竟我們不是說一個頂峰狀態的一個支隊伍,因為老隊員是偏多,它們也是過了這個巔峰狀態,再加上我們年輕隊員年輕隊員有可能在這種比賽也沒經歷過什麼大賽它缺乏的一些經驗,然後在場上有可能會出現壓力情況下,有可能就是自身的把握不會特別好。”

其實從沈瓊的話語中不難感覺到,強調客觀原因還是比主觀認識多了些。或許正是因為如此,才給這支中國男排的亞運會之旅埋下了隱患。

亞運會中國男排的表現難言滿意,甚至讓人擔憂,接下來正印的中國男排還要參加9月9日就開賽的世錦賽。不管表現如何,都不要把責任歸咎於男排聯賽的外援引進,如果這樣,那才是因噎廢食。如果要怪,就還怪中國男排學藝不精,底蘊不深。還是那句話,技戰術的落後不可怕,最可怕的在於思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