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2 蟬聯九屆亞運會獎牌榜首位 中國再刮“亞洲雄風”

未來網(www.k618.cn中央新聞網站)北京8月22日電 (記者李盈盈 見習記者 朱延生)“之前兩屆亞運會上,400-1500自由泳的金牌我都拿過,就差200自金牌,今天圓夢也是等了8年。在廣州輸給朴泰桓,上一屆惜敗萩野公介,今天終於彌補了遺憾。”在8月19日第十八屆雅加達亞運會上,孫楊以1分45秒43,毫無懸念地奪得200米自由泳金牌。

蝉联九届亚运会奖牌榜首位 中国再刮“亚洲雄风”

孫楊毫無懸念地奪得200米自由泳金牌,實現個人“大滿貫”。 圖片參考消息

蝉联九届亚运会奖牌榜首位 中国再刮“亚洲雄风”

網友為孫楊要求再升一次國旗行為點贊。 圖片來自微博截圖

然而,在亞運會男子自由泳200米頒獎儀式上,中國國旗即將升至頂部時意外掉落,領獎臺上的孫楊第一時間尋找組委會官員進行交涉,數次要求“one more time”。隨後,工作人員修好旗杆,現場重新舉行了頒獎儀式。網友紛紛點贊孫楊,稱其為“中國的驕傲”,中國體育運動員的“領軍人物”。

體育賽事,運動員所代表的不僅僅是個人,更是背後的國家。運動比賽不僅僅是個人技能、技術的比拼,比的也是素質和形象。國旗代表了國家,國旗在升旗的時候跌落,也象徵了對於這個國家的不尊重。

體育事業的強盛,與國家的發展息息相關。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體育從40 年前的百廢待興到屹立世界體壇,中國一代代體育人篳路藍縷,見證了中國體育事業的艱難而輝煌的復興之路。

連續九屆獎牌榜排名第一

8月18日,第十七屆雅加達亞運會開幕,從1974年第七屆德黑蘭亞運會首次參賽至今,中國體育代表團已走過了44年的亞運征程。

蝉联九届亚运会奖牌榜首位 中国再刮“亚洲雄风”

中國從首次參賽的獎牌榜第三名到後來的連續九屆雄踞獎牌榜與金牌榜首位。 未來網記者朱延生 製圖

未來網記者根據中國奧委會官網、新華社、解放軍網、仁川亞運會官網等平臺數據,統計自1974年,中國第一次參加德黑蘭亞運會開始至今的獎牌數發現:

從首次參賽的獎牌榜第三名,中國從第九屆新德里亞運會開始就連續九屆雄踞獎牌榜與金牌榜首位。

蝉联九届亚运会奖牌榜首位 中国再刮“亚洲雄风”

中國獲得的亞運會獎牌數年年上升。 未來網記者朱延生 製圖

從獎牌榜總數這張圖中可以看到,中國在亞運會獎牌數呈現出年年遞增的趨勢。特別是第十一屆北京亞運會和第十六屆廣州亞運會的兩次主場期間,中國獎牌數分別達到了341枚和416枚。

“以亞運會為契機改善周邊環境”

這樣的成績,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如果將時間調回到20世紀90年代,那時中國改革開放的大門剛打開。

“當時,歐美主流媒體關於中國的報道,多數都是負面的。改革開放的國際環境遭到空前挑戰。”時任國家體委國際司一處處長張清說,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十分需要發揮體育作為民間外交主要平臺的作用,以舉辦亞運會為契機打開局面,改善周邊環境。

然而20世紀80年代的中國,剛從“浩劫”中恢復不久,由於基礎設施薄弱,缺乏市場意識和辦賽經驗,資金主要依靠政府財政撥款,不足部分由國家集資解決。

蝉联九届亚运会奖牌榜首位 中国再刮“亚洲雄风”

北京亞運會第一位捐款人顏海霞。 圖片來自網絡

北京亞運會的第一位捐款人是江蘇省建湖縣第二中學學生顏海霞,她在1987年3月2日向亞運組委會捐款1.6元。香港著名愛國人士霍英東於1989年1月12日捐款1億多港元興建了被冠名為“英東”的游泳館,成為了向北京亞運會捐款最多的個人。

1990年7月3日,北京亞運會前夕,鄧小平乘車來到新落成的國家奧林匹克體育中心視察。

時任國家體委主任的伍紹祖回憶說:“那天他一下車,就對我說:‘我這次來看看到底是中國的月亮圓還是外國的月亮圓。’視察後,他堅定地說:‘看來中國的月亮也是圓的,比外國圓。現在有些年輕人總認為外國的月亮圓,對他們要進行教育。’”

北京亞運會期間,鄧小平十分關心這一盛會,一頂印有中國國旗和奧運五環標誌的帽子,他戴了很久。

獨步亞洲 中國體育再唱響亞洲雄風

蝉联九届亚运会奖牌榜首位 中国再刮“亚洲雄风”

《亞洲雄風》磁帶包裝。 圖片來自網絡

“我們亞洲,山是高昂的頭。我們亞洲,河像熱血流……”1990年,第十一屆北京亞運會。一曲由韋唯、劉歡合唱的《亞洲雄風》傳遍大街小巷,成為了“不是會歌的會歌”。

1990年9月22日至10月7日,第十一屆亞運會在北京舉行。這是中國在自己土地上舉行的第一次綜合性國際體育大賽,也是亞運會誕生以來第一次由中國承辦。

蝉联九届亚运会奖牌榜首位 中国再刮“亚洲雄风”

1990年9月規模空前的第十一屆亞運會在北京舉行。 圖片來自新華網

“北京亞運會是我個人的一個‘起點’,從那時起我才讓全國的球迷們記得我的。”而同樣也是在這一年,年僅17歲的鄧亞萍代表中國隊獲得了乒乓球女團冠軍,誰也沒有想到,從那時開始她會成為“乒乓女皇”。

“身材太矮,這幾乎是致命的缺點,先天如此無法改變,因此當時很灰心,鄧亞萍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說,她這輩子哭過四次,這是她第一次。解決身材不高的惟一辦法,是步伐更快,進攻更加兇狠,防守更加頑強。在通向世界冠軍的路上,鄧亞萍用苦練,為她的夢想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成功並沒有什麼別的秘訣。訓練時,教練最常給鄧亞萍的指示不是“要練什麼”,而是“要注意休息,別練過了”。

國家女乒主教練張燮林回憶,鄧亞萍每天練球,都要帶兩雙鞋,溼了一雙再換一雙。一筐200多個的訓鄧亞萍的一堂訓練課,相當於跑一次1萬米,這還沒算上數千次的揮拍動作。她經常因為訓練錯過吃飯的時間,很多時候,只能用方便麵對付一下。

蝉联九届亚运会奖牌榜首位 中国再刮“亚洲雄风”

1996年7月31日,鄧亞萍獲得第26屆奧運會乒乓球女子單打金牌後,時任國際奧委會主席的薩馬蘭奇親自為她頒獎的資料照片。 圖片來自東方早報

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鄧亞萍捲土重來,又如願以償地獲得了女子單、雙打兩枚金牌。那天,薩馬蘭奇特地來到現場觀看鄧亞萍比賽,並又一次給鄧亞萍發獎。

上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鄧亞萍幾乎統領了各大賽事的單、雙打冠軍,媒體稱這個時期是乒乓球的“鄧亞萍時代”。

如果說北京亞運會還只是改革開放的破冰期,廣州亞運會則展現了中國在國際上具有一定影響力的新形象。

舉辦過北京亞運會、北京奧運會之後,2010年,亞運會再一次來到中國,廣州承辦了第十六屆亞運會。時隔20年,從當年舉國之力辦亞運,到如今的舉重若輕,中國用20年完成了一次蛻變。

在改革開放前沿的廣州,一屆更現代、開放、文明的體育盛會,帶給難忘的回憶。美麗的“小蠻腰”廣州塔、海心沙……讓廣州這座嶺南城市,現代與傳統交織在了一起。

蝉联九届亚运会奖牌榜首位 中国再刮“亚洲雄风”

2010年廣州亞運會,“中國飛人”劉翔以13秒09摘得金牌。 圖片來自新華網

2002年釜山亞運會,當時年僅19歲的劉翔首次代表中國隊參加亞運會。在男子110米欄決賽中,劉翔一騎絕塵,以13秒27的成績拿到了個人的首枚亞運會金牌,並且打破了前輩李彤在1994年廣島亞運會創造的13秒30的亞運會紀錄。

2006年,第十五屆多哈亞運會田徑項目,世界記錄保持者劉翔以13秒15的成績成功衛冕,並且刷新了由自己保持的亞運會紀錄。

而在2010年廣州亞運會田徑比賽男子110米欄決賽裡,“中國飛人”劉翔以13秒09摘得金牌,實現了前無古人的亞運會110米欄三連冠,他的成績同時也刷新了亞運會紀錄。

作為110米欄史上,第一個集奧運冠軍、室內室外世錦賽冠軍、國際田聯大獎賽總決賽冠軍、世界紀錄保持者等多項榮譽於一身的運動員,劉翔在中國田徑史,甚至亞洲田徑史上獨一無二。

廣州亞運會的最終獎牌榜上,有36個代表團獲得獎牌,有29個代表團獲得金牌,中國隊總共獲得416枚獎牌,其中,金牌199枚、銀牌119枚,銅牌98枚。

一次盛會改變了一座城市。 廣州亞運會之後,從前的土路、路邊汙水、握手樓,髒、亂、差的“城中村”消失了。廣州人民、廣東人民是亞運遺產的創造者,也是亞運遺產的受益者。

2018年,第十八屆雅加達亞運會正在火熱進行中。9月2日,當雅加達亞運會落下帷幕,亞運會就將正式進入“杭州時間”。中國體育運動員再次進入主戰場,翹首以盼中國體育事業再攀高峰,讓輝煌的體育事業見證中國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和無限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