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8 一位土養土長的壽縣人,漫談壽州故事!

壽州古城座落在八公山腳下,淮河的南岸,這裡依山傍水,人傑地靈,物華天寶。它是中原文化與江南文化交匯之地,這裡也是佛、道教和儒家文化聚集地,這裡主要居著漢族、回族等民眾,民族的和諧之花在這裡世代盛開。

一位土養土長的壽縣人,漫談壽州故事!

一位土養土長的壽縣人,漫談壽州故事!

我做為一位土養土長的壽縣人,也見證壽縣古城風土人情的變遷,在我家老宅往西北方向一百米處就是華東最大的清真寺,它始建於唐代貞觀,相傳當時壽縣的清真寺規模很小,座落在原老工會地方附近,居住壽州城區清真寺附近的回民主要有:梅、馬、朱、柏、王、巴、李、邊、閃、許、陶、穆等幾大姓,這些回民十分的團結,相互之間都是親戚連親戚關係,居住壽縣城內的回民主要集中在南街和西街,縣城有兩家國營的清真飯店,南街國營清真一店和十字街清真二店,聽清真寺香老和阿匍們講,明朝萬曆年間,住在清真寺的回民和建城隍廟的百姓因地基發生了嚴重的衝突,其中有姓朱的回民就上告到皇庭,當時萬曆皇帝明神宗朱翊鈞為了維護朱姓皇氏血統的威嚴,保障社會秩序的穩定,下令皇庭在壽縣古城內西北城角重新為壽州的回民擴建了一座華東地區最大清真寺,而且該清真寺建築風格具有皇家氣勢,以此詔示壽州城民,壽州城裡朱氏回民仍是我朱氏宗親的皇族,理應享受皇家禮遇。

一位土養土長的壽縣人,漫談壽州故事!

清乾隆年間,乾隆皇帝帶自己的心愛的香妃二次下江南,途徑路過壽州古城,香妃是新疆維族人,她信奉伊斯蘭教義,香妃是乾隆皇帝最寵愛的妃子,為更好保障和尊重香妃的生活習俗。乾隆皇帝就讓朝庭下撥專款參照北京皇宮的模式,對壽州清真寺參照清皇宮進行大規模的修建,現在壽縣清真寺還保留與北京故宮三進三出的規格,特別清真寺的大殿為無樑拱形建築,在全國也獨一無二皇家寺院,過去大殿上方還懸掛著乾隆皇帝親筆題寫的賜字皇匾,因年代久遠,皇匾已毀壞了,但是清真寺四棵枝繁葉茂的千年老銀杏樹見證了中華民族世世代代團結友好的情誼,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高度重視民族政策,多次撥專款對清真寺建築群進行維修,到現在還保持古色古香建築風格和華東第一清真寺的美譽。它也是壽縣發展旅遊業一份很好的宣傳名片,同時也是我們中華民族大團結萬歲有力的見證物。

一位土養土長的壽縣人,漫談壽州故事!

壽縣還有聞名天下四頂山的道教築建,相傳碧霞仙君(四頂奶奶)雲遊到壽縣八公山,看到八公山上紫金疊翠,峽溪泉湧,青山綠水,鳥語花香,鳳凰飛舞,好一個人間仙境,她確認八公山脈是一塊很好的風水寶地,決定在主峰四頂山山頂修建一座修行的道觀,碧霞仙君就在山頂上埋一件信物,做為修建道觀選址的證據。在挖坑時過程,她發現坑裡出現了一把寶劍,原來是朝鮮王子金喬覺也雲遊到壽縣八公山,發現八公山是一座靈山,就將自己隨身攜帶的寶劍埋在四頂山山頂上做信物,金喬覺就下山化緣籌備蓋寺廟的錢財,碧霞仙君發現寶劍後,就將自己的繡花鞋埋在寶劍下方,碧霞仙君也下山化緣籌款建道觀錢財。十幾天後,朝鮮王子金喬覺和碧霞仙君都籌到善款,準備在四頂山上建寺廟,兩人為爭奪這塊寶地就上告到壽州官府,壽州署郡見兩人各持各理,各講各的理,一時也無法判定兩人誰是誰非,碧霞仙君講自己在四頂山山頭埋了一雙繡發鞋做為信物,朝鮮王子金喬覺講自己把隨身攜帶的寶劍埋在山上做為信物,壽州署郡為了查找兩人所說證據是否真實,親自就帶領大家一起前往八公山,在八公山脈的主峰四頂山山頂找到兩人埋的信物的地方現場開挖,首先發現了寶劍,接著挖出了繡花鞋,碧霞仙君講我的繡花鞋在寶劍下面,說明我先到的,朝鮮王子金喬覺聽後無話可說,這就是碧霞仙君巧佔四頂山奶奶廟的傳說。

一位土養土長的壽縣人,漫談壽州故事!

還有另一種版本關於的四頂山奶奶廟傳說,很早以前,有一位從河南路過八公山的姓馬氏的奶奶,途中遇到一個大灰狼叼著一個小孩往山裡跑,馬氏奶奶看到後,忙放下自己行禮,從路隨手拾了一個木棍追趕那個叼著小孩的大灰狼,大灰狼丟下嘴裡小孩,回頭張著血口大嘴向馬氏奶奶撲了過來,馬氏奶奶小時候在河南中原少林附近練過武術,她揮舞著木棍與大灰狼搏鬥,兇狠的狼上撲下跳,馬奶奶左閃右躲,樹棍不停拍打到大灰狼頭部,打得大灰狼"嗷嗷"直叫,它掉頭就向小孩撲去,馬奶奶一個箭步也衝了上去,奮不顧身的抱著大灰狼滾下了山崖,後來人們在山崖發現馬奶奶雙手死死掐著大灰狼的脖子,馬奶奶己經奄奄一息,但是她嘴裡不停說:"山上有一位小孩……”。孩子得救啦!馬奶奶因傷勢過重去世了,人們就在四頂山蓋了一座奶奶廟,來紀念這位大慈大悲的馬奶奶。每年農曆三月十五馬奶奶祭日,人們都自發到四頂山奶奶敬香祈福。

一位土養土長的壽縣人,漫談壽州故事!

壽縣也是佛教文化的聚集地,在壽縣的東北角有一座具有上千年曆史的報恩寺,相傳它是唐三藏從西域取經回來後,他到壽縣傳播佛經而修建成的,史稱"小報恩寺"。與南京的大報恩寺而齊名,1975年該寺九層寶塔倒塌,為安全期間,縣政府組織人員撤除毀壞的寶塔,當時在塔基發現一座地宮,從地宮裡發掘了金棺、銀棺和大量的佛家舍利子,同時在地宮裡還發現六幅璧畫,圖上記載在唐朝 時,壽州就是佛教、道教、儒家文化彙集之地。

一位土養土長的壽縣人,漫談壽州故事!

一位土養土長的壽縣人,漫談壽州故事!

一位土養土長的壽縣人,漫談壽州故事!

一位土養土長的壽縣人,漫談壽州故事!

看如今壽縣已歷史文化名城,東街佛教建築群、四頂山上道教建築群、西街的黌學儒家建築群,壽州已用它寬廣的胸懷擁抱世界,世人也走近了這座古老的壽州古城,東街的千年古剎報恩寺佛音傳頌,百年基督堂裡也傳來的悅耳聖經頌歌聲。回民同胞們每天早中晚在清真寺大殿朝覲,誠懇的膜拜在阿拉真主面前,願真主賜給祖國繁榮,人民幸福。

一位土養土長的壽縣人,漫談壽州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