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取代逆火轟炸機綽綽有餘,十年生產上百架,但未來卻不明朗

取代逆火轟炸機綽綽有餘,十年生產上百架,但未來卻不明朗

三體軍事 國之利器第852期 蘇霍伊家族的經典之作蘇-27側衛戰鬥機已經風靡了近30年,作為該家族的最後產品,蘇35的定位是很高的,被認為是四代++戰鬥機。也就是說蘇-35是最接近隱身戰機的四代機,除了沒有隱身外,其他的能力幾乎都具備。蘇-35擅長的當然是防空,但蘇霍伊家族中還有一款戰機,擅長的是對地攻擊,這就是蘇-34戰機。

蘇35和蘇34被認為是蘇霍伊最後的四代機,一個擅長空戰,一個以對地攻擊見長。蘇-34是俄羅斯空軍首選的遠程打擊平臺,你可以在多個場合看到蘇34執行對地打擊任務。

取代逆火轟炸機綽綽有餘,十年生產上百架,但未來卻不明朗

蘇-34的設計概念起源始於1983年,當時蘇聯開始尋找蘇-24戰鬥轟炸機的替代機型,要求是能夠對抗F -15和F-16戰機。這就說是蘇34具備戰鬥機的機動性,那麼就需要用戰鬥機平臺進行改進。於是蘇霍伊拿了串聯座椅的Su-27UB進行重新設計,最終將成為蘇-30戰機,同時也延伸出並列座椅的蘇-27IB,這就是蘇34的前身。

取代逆火轟炸機綽綽有餘,十年生產上百架,但未來卻不明朗

由於改進了並列座艙,最大飛行速度下降了到只有1.6馬赫,比蘇-27的機動性要差得多,但特長也很明顯,對地攻擊方面基本是一哥的位置。俄羅斯空軍於2005年訂購了五架預生產蘇34戰機,從2008年開始訂購更多的蘇34。為何拖延了這麼久,當然就是俄羅斯空軍沒有足夠的資金。

不過迄今為止,俄羅斯空軍已擁有了至少114架蘇-34佔基金,基本上實現了戰鬥轟炸機的現代化。另一種串列雙座轟炸機也出現了,即蘇-30SM,俄羅斯空軍似乎更喜歡後者。戰鬥轟炸機雖然也有戰鬥機的部分機動能力,但還是無法直接對抗空中優勢戰鬥機。那還不如生產串列雙座的蘇-30SM,這樣更具性價比。

取代逆火轟炸機綽綽有餘,十年生產上百架,但未來卻不明朗

目前上百架的蘇-34戰轟正在取代蘇-24和圖-22M3轟炸機。圖22除了噸位比較大外,對地打擊能力其實也沒有見長。這還是和圖22的航電有關,無法搭載現代化的空對地武器,要不然圖22也是一款極具作戰能力的轟炸機。

取代逆火轟炸機綽綽有餘,十年生產上百架,但未來卻不明朗

蘇-34戰轟的未來仍然不明朗,在蘇-30SM強勢衝擊下,蘇34戰轟的弱點被暴露放大。雖然俄空軍為蘇-34增加新的計算機、傳感器和電子戰系統,將蘇-34戰轟更加強大,但從多用途角度看,仍然是蘇-30SM佔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