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7 學會漢語能否走遍世界?漢語和英語對比,哪個更有優勢?

最近這幾年,漢語熱越來越高,上升的趨勢很大。面對許多老外來中國之後,他們就不願意離開,或者想要來中國的外國人,他們就必須掌握漢語。加上中國在世界其他國家,建立許多孔子學院,宣傳和推廣漢語,這對漢語熱,有了很大的作用。隨著中國的綜合國力提升,越來越多人學習漢語,那漢語在國際上屬於什麼地位?學會漢語,能否走遍天下?


漢語是人口使用最多的語言,是聯合國六種工作語言之一,非英語國家第二首選的外語。可見,漢語在世界語言上,地位並不低。如今漢語面臨最大的問題是推廣和學習,如果解決漢語的推廣和學習問題,漢語的地位會更上一個臺階。現在有的人提出,學會漢語能否走遍天下?這得了解漢語面臨的問題和我國漢語推廣戰略。

學會漢語能否走遍世界?漢語和英語對比,哪個更有優勢?



1:漢語面臨的問題


漢語面臨最大的問題是難以學習。自從我們的祖先發明文字後,漢語就不斷的演變和創造各種組詞。作為世界獨一無二的文字,本身就是一座文化的財富,在重要時期,秦始皇統一天下,實現書同文車同軌,奠定漢字的發展。在挖掘漢字時,我們總會發現,漢字難以讓外國人掌握,畢竟這是號稱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


可不管怎麼樣,漢語也得向外推廣。2005年,“漢語國際推廣”這詞登上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的首屆世界漢語大會,由此可見,漢語國際推廣已經上升到國家層次,為此,中國開始和其他國家合作,建立孔子學院,開始對熱愛漢語的學生進行教學,首家孔子學院是在2004年成立的。


學會漢語能否走遍世界?漢語和英語對比,哪個更有優勢?


到2018年,海外有孔子學院548所,還有1193所中小學孔子學堂。在這些後背,是國家的支持,為此,我國投入了上百億元作為漢語推廣的經費。或許十幾年前,西方國家,萬萬沒想到漢語的魅力和推廣,會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同時漢語面臨的困境越來越嚴峻,在漢語推廣取得成就的同時,中國威脅論名聲越來越大,受制於中國威脅論,其他國家開始有牴觸的情緒,特別是美國等西方國家。


他們見證了一個全方面突飛猛進的中國,感受到中國巨大的變化,安全感越來越弱。於是有的國家關閉了孔子學院,比如2015年,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孔子學院遭到關閉,2014年,美國的芝加哥大學和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宣佈停止和中國孔子學院合作。從這些來看,漢語推廣並沒有一帆風順,面臨的問題很嚴峻,有的國家不願接受漢語,特別是中國威脅論的出現。德國、英國、美國、加拿大等國家,他們曾經圍攻和抵制過孔子學院。

學會漢語能否走遍世界?漢語和英語對比,哪個更有優勢?



2:漢語推廣的戰略


即使遇到的困難重重,中國依舊不懈餘力的推廣漢語,憑著軟實力的強大,吸引不少喜歡學習的漢語的外國人。而我國在漢語推廣方面,有著自身的戰略目標。比如:推廣多元化,加強多方合作,採取多渠道傳播等。在這些年中,“漢語橋工程”和世界漢語大會,都是一個有利的宣傳機會。只要吸引到老外來學習,漢語熱肯定是不斷升溫的。


光有這些還不行,還得有配套方案和修建孔子學院的經費,由於這些年,孔子學院的經費都是政府出,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必須是多元化的籌集經費。再者提高漢語的教學質量,讓漢語更容易學習和掌握,畢竟漢語是先難後易的。不斷加強對外漢語,師資力量隊伍的建設,優化國際漢語教學通用課程大綱,減輕老外的學習難度和壓力。建立評估體系,選出優質的教學特色,加大推廣。而傳播漢語的同時,也是文化輸出的時候,對中華文化有著巨大的作用。


學會漢語能否走遍世界?漢語和英語對比,哪個更有優勢?


從這些都可以看到,為了推廣漢語,中國是全方位出擊的,這對漢語的國際化,有著巨大的作用。既然這樣,以後學會漢語,是不是可以走遍天下?這個還真的有可能。當漢語成為國際通用語言時,老外不僅看到中國國旗的親切,同時說漢語更讓他們親切,說不定說著漢語走過交戰區的奇蹟會出現。


說到漢語國際化,我們都知道,英語才是國際上通用的語言。英語之所以能成為國際通用語言,還是有英國和美國的貢獻。當英國成為日不落帝國時,英語就成了許多殖民地官方語言,二戰結束後,美國又以強大的國力稱霸世界,在美國的操縱下,聯合國就確定了英語為國際通用語言。在兩個超級大國的作用下,英語想不成國際通用語言都難。

學會漢語能否走遍世界?漢語和英語對比,哪個更有優勢?



3:漢語和英語對比,有哪個更有優勢?


兩種語言,各有各的優勢,比如英語在系統方面,就比較有優勢;但在表達新事物上,漢語更有優勢。所以要說哪個更有優勢,一時也說不清。不過有這種說法:漢語可以翻譯英語能表達的東西,而漢語表達的東西,有的英語卻翻譯不了。為什麼?只因為有的漢語,是英語翻譯不出來的。而英語也沒有漢語那種表達的詩詞意境,在這方面,漢語更有優勢。英語是一種先易而難的語言,和漢語剛好相反。


從漢字來看,一個漢字就是一個圖案,它並不想英語那種簡單的書寫,想要寫好漢字並不容易,而西方國家測出中國人平均智商高達105,這或許和我們學習的漢字有關。我們寫漢字是時,有上下、左右、內外之分,這就是一個簡單的立體畫,也稱“二維碼”漢字。

學會漢語能否走遍世界?漢語和英語對比,哪個更有優勢?



4:漢字形態空間化


由於漢字的特殊性,它本身就是一種多元化的複雜文字。和英語對比,漢字是一種“空間形態”存在的,英語可以簡單的書寫,漢字需要強大的組織能力,然後才能構成一個漢字,從正面來看,漢字分內外,表明本身是有空間存在的,而且是比較複雜的一種。這也是外國人感覺到漢字特別難以學習的原因,漢語不僅會說,還要會寫。


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漢字從繁就簡,漢字並沒有發展過太大的詞彙量,三千多字,可以讀完各種書籍報刊,而英語卻發展到上百萬的詞彙量,所以說英語前期容易,但越學到後面,面臨的困難越大。同一篇科學報刊,一個外國的博士生,讀起來需要用到龐大的英語詞彙,而中國一個初中畢業的學生,就能輕鬆駕馭。這是為什麼?

學會漢語能否走遍世界?漢語和英語對比,哪個更有優勢?



這就是漢字空間形態帶來的優勢,我們已經習慣了這種立體文字,加上漢字具有表音、表意等形態。表音是對一個事物進行解讀,表意是對一個事物的認識,在如今的漢語拼音中,我們一般會用拼音讀出,然後對事物的認識。所以,小學時期,我們就從學習拼音開始,寫拼音、讀漢字、寫漢字、理解漢字意思、區分同音不同字、同字不同音、詞語前後調換順序不同意思等,這都讓老外感到非常頭疼。


再把拼音分成聲母、韻母、音調等,什麼情況用哪一個音調,這完全讓老外感到像天書般一樣,所以,漢語成為最難學的語言是原因的。而英語沒有那麼多限制,所以英語的詞彙量非常龐大。再把形態空間放大,效果又是各種方方正正的圖案文字,又或者是工整的詩詞,而英語就做不到這些。


學會漢語能否走遍世界?漢語和英語對比,哪個更有優勢?


如今時代英語和漢語哪個更好,這不好說,但是,漢語比英語更加古老,更有輝煌的歷史文化,這就是漢語的獨特,隨著漢語文字的不變,而英語不斷增加詞彙量,學習它的難度更加大,或許某一天,漢語成為國際通用語言也說不定的。在中國綜合國力的支撐下,還是有機會實現的,畢竟漢語的先進早已得到認可,幾千年的歷史,漢語不僅沒有滅掉,而且越來越好。好在我們沒有放棄漢字,沒有漢字拼音化,這是中華民族之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