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 山東人之於蔥薑蒜


山東人之於蔥薑蒜

在我們山東有三辣,這裡的“辣”說的可不是辣椒。山東的三辣是蔥、姜、蒜。大約四五年前,山東省分管農業的副省長走進央視推介山東農業,帶去的就是賣遍全國甚至全世界的山東“三辣”:大蔥、生薑和大蒜。

蔥、姜、蒜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調料,因特殊的口感被稱為調料中的“三君子”。山東盛產蔥薑蒜,產量大、品質高。章丘大蔥、萊蕪生薑、金鄉大蒜都是聲名遠播。對於注重養生的我們來說,每一種食材的存在都有它的價值。調料也不例外,營養配伍,可以使菜餚鮮美可口。


山東人之於蔥薑蒜


在山東最有名的要數章丘大蔥和安丘大蔥。

有網友說:我長了20多年,還沒根蔥高!這裡的“蔥”就是說的章丘大蔥,章丘大蔥蔥高、味道脆甜。

章丘大蔥,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市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章丘市屬暖溫帶半溼潤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適宜種植大蔥。章丘大蔥,屬百合科蔥屬,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又稱菜伯、和事草等。辣味稍淡,微露清甜,脆嫩可口,蔥白很大,適易久藏。章丘大蔥中含有較多的蛋白質、多種維生素、氨基酸和礦物質,特別是含有維生素A、維生素C和具有強大的殺菌能力的蒜素2008年7月1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章丘大蔥”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章丘大蔥距今已有500餘年的栽培歷史。據明嘉靖九年(1530年)《章丘縣誌》記載,章丘已有蔥的栽培。章丘大蔥優質高產、經久不衰,與其久遠的歷史根源有關。民國十六年(1927年),《濟南快訊》稱:章丘大蔥為北數省植物菜類之“珍品”。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山東鄉村建設研究院舉辦的第二屆農展會上,章丘縣三區回北村的劉玉西參展的大蔥,榮獲優二等獎。

無論是街頭巷尾常見的煎餅卷大蔥,還是魯菜看家菜——蔥燒海參,都離不開山東地地道道的大蔥。

山東人之於蔥薑蒜


山東最有名的生薑主產區,當屬萊蕪和安丘。萊蕪生薑常年種植面積超過20萬畝,安丘生薑常年種植面積約10萬畝。主要品種分為大姜和黃姜。

萊蕪生薑在我國的栽培和利用具有悠久歷史。早在春秋時代的《論語鄉黨》中就記載了孔子生平"不撒姜食",可見在2500年前,人們就知道吃薑對身體有益。到漢代,就有人大量種姜.鋸《萊蕪縣誌》記載,清光緒甲午年間(1894年),萊蕪生薑已作為主要農作物徵稅,足見當時產量已相當可。解放後,生薑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產量穩步提高,特別是萊蕪建立地級市以後,大力進行農業結構調整,生薑生產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萊蕪生薑具有個大皮薄、絲少肉細、色澤鮮豔、辣濃味美、營養豐富、耐貯藏等優良特性;富含姜油酮、姜油酚礦物質和維生素、胡蘿蔔素硫胺素等多種成分。與外地姜比較,其營養成分在同類產品中居全國首位。它既是調味佳品,又是除溼、祛寒、消痰、健胃、發汗的良藥;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也說:"姜可蔬,可和,可果,可藥其利博也。"



山東人之於蔥薑蒜

山東最有名的要數金鄉大蒜和蒼山大蒜。

大蒜,為百合科蔥屬植物的地下鱗莖。大蒜整棵植株具有強烈辛辣的蒜臭味,蒜頭、蒜葉(青蒜或蒜苗)和花薹(蒜薹)均可作蔬菜食用,不僅可作調味料,而且可入藥,是著名的食藥兩用植物 。

大蒜鱗莖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低聚糖和多糖類、另外還有脂肪、礦物質等 。大蒜具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如防治心血管疾病、抗腫瘤及抗病原微生物等,長期食用可起到防病保健作用 。

大蒜是山東人的鄉愁,天南地北的餃子館兒,你看到吃水餃啃大蒜的一定是山東人,可以上去套個近乎。山東人說:“哪有什麼山東大漢啊,其實都是山東大蒜!”其實,不止山東大漢,山東姑娘也可以放下矜持,爽快的吃起生蔥、生蒜來呢!


山東人之於蔥薑蒜


山東人之於蔥薑蒜


山東人之於蔥薑蒜

人們常說,胃是有記憶的。生於斯長於斯的山東人,自然是從小就在大蔥、生薑、大蒜的口味里長大的,成年後無論走多遠,都會一直記著家鄉的口味。這還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改變的,我覺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