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智能化遇上疫情能發揮多大能量?來看“智能化復工”帶來的“紅利”

智能化遇上疫情能發揮多大能量?來看“智能化復工”帶來的“紅利”

美心集團的釘釘打卡系統


智能化遇上疫情能發揮多大能量?來看“智能化復工”帶來的“紅利”

員工對無人機上的二維碼進行掃描打卡。


“智能化”三個字,能有多大的能量?當它遇上疫情,又能發揮多大能量?

對於重慶工業企業美心集團而言,工業智能化帶來的能量,可以通過這些細節來體現:實現對復工員工軌跡的嚴格監督、減少人員扎堆、讓客戶足不出戶就可以“DIY”門窗、成功中標龍湖集團2020-2021年度內門集採……

“疫情給我們帶來了工業智能化的緊迫感,同時也給我們復工復產帶來了紅利。”3月3日,美心集團副總裁陳躍玲告訴記者,他們正進一步加強企業的智能化改造。

抗擊疫情

監督員工軌跡保證復工安全

“2月22日,美心集團第一批132名員工復工復產;3月1日,數千名員工全面復工復產。”陳躍玲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美心集團迅速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時間完成全員的疫情調查信息統計,這為全面復工復產打下基礎。

復工後,對數千名人員進行每天4次的釘釘簽到,嚴格監督復工人員的活動軌跡,以確保實現員工“家-公司-家”的單一活動軌跡,保證安全生產。

陳躍玲介紹,之所以能夠在第一時間把數千名員工的信息高效整合,離不開集團多年來的信息管理智能化工作。“為實現全產業鏈信息化,我們把釘釘、企業微信這些外部網絡平臺同EKP、美心門商城這樣的內部信息系統協同聯動,將從前分散、雜亂的多平臺整合為一個簡單直觀、井然有序的綜合智慧管理平臺。”

陳躍玲向記者展示該管理系統:在這裡,客戶、經銷商、公司和供應商都可以通過同一平臺實現信息無縫銜接,大大提升了使用體驗和整體協同效率。在疫情防控期間,正是得益於高效的雲辦公平臺,分散在各地的數千名美心集團員工、經銷商,才能第一時間掌握公司疫情防控、復工復產的實時信息。同時,美心集團也通過雲辦公平臺,對員工身體情況、疫情防控知識學習、線上辦公情況進行了掌握,為全面復工復產提供保障。

復工復產

減少人員扎堆但沒有降低效率

美心集團的智能化生產設備是結合門業裝備製造的特點,分階段引進、培養的專業智能裝備製造團隊對設備、軟件進行全方面升級改造後形成的。

目前,美心門業自主建設的6條智能化生產線已實現基礎工序的智能化。陳躍玲為此強調說:“原來(改造前)一條生產線純人工操作大概需要100人,現在只要十餘人便可完成,人力成本大大降低。”

得益於智能化,一些技術也得以改進,例如:智能生產線改進衝折技術後,誤差減少在1毫米以內,可以達到30秒一扇門,一天可以生產一萬扇門。

生產線人數減少、自動化生產和產出效率高等,在當前企業復工復產中,優勢凸顯,“減少了人員扎堆,我們的生產效率卻沒有下降。”

陳躍玲介紹,美心集團將進一步深化裝備智能化改造。截至目前,在這方面已累計投入2億元資金。從2020年開始,將每年投入1億元進行智能化改造,一直持續到2025年,完成智能改造系統建設。

在線銷售

客戶可個性化“DIY”門窗

當下疫情,不少傳統的門店式銷售渠道嚴重受阻。美心集團利用互聯網+市場,則走出一條不一樣的路。

早在2017年,美心率先自建網上商城,同時入駐各大電商平臺,實現線上線下無縫銜接。在疫情期間,大搞網上促銷活動,彌補線下銷售的損失。

“我們與互聯網企業合作,搭建大數據分析渠道,利用數據分析、雲計算提供消費者更為實時、精準的消費需求,再依靠這些數據做生產決策、優化生產工藝、整合供應鏈等來縮減生產週期、提高生產率和產品競爭力。”陳躍玲說,2019年3月,美心門和國內領先家居雲設計公司達成戰略合作,打造“美心門雲設計”平臺,利用互聯網讓顧客足不出戶即可實現在線匹配自家戶型,個性化“DIY”門窗。

3月1日,美心門成功中標龍湖集團2020-2021年度內門集採。至此,美心門與全國十強地產商都簽訂了戰略合作。

這不僅是美心的春天,這是重慶工業智能化的一個春天,也是重慶製造業的又一個春天。

重慶晨報·上游新聞記者 張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