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9 由中石油7萬億墜落,想到3年8倍科技股

C3和G6,代表啥?反正就是經濟那些事。


由中石油7萬億墜落,想到3年8倍科技股

6.0似乎比預期來得早一些,資管君本以為還有6.1。但聯想到前些日子,不同部門boss接連出來講話,一切其實早有伏筆在先。

C3緣於二師兄肉貴。今天去了趟菜場、超市,發現裡脊肉72元/斤,比牛肉貴。當時的心境恰似“長安米貴,白居不易”。

二師兄生病後,成年肉豬數量銳減。但從配種到新的豬肉上市,週期起碼一年以上。所以,即便是一定量的速凍肉投放市場,C3一時半會也變不回C2。

回到投資的問題上來。數據不佳,讓股市近期萎靡,熱點出現退燒。

先說說,消費股結構牛的後勁不足。

前天,酒鬼酒發了季報。三季度淨利下滑近4成。表面看,是這家公司短期業績波動,但是若用發散思維來思考,情況就不簡單了。

對於白酒,資管君最近幾個月的看法有所改變。比如茅臺剛上1000元時,資管君聽到周圍很多人認為股價已經高估。但個人覺得茅臺的估值是合理的。業績增長略低於PE,體現適度、可接受的行業龍頭溢價能力。

當時想著,只要茅臺有著穩定的提價預期和業績增長,它的股價和金融屬性也不會有弱化。再怎麼比,茅臺始終是茅臺,酒鬼也只是酒鬼。

茅臺總有一天也會觸及天花板;但眼下,君只見它估值與業績雙升。

在10-1促銷增加供應量之後,貴州茅臺四季度業績同比增速會提升。另外渠道管控,有利於培育新的增量客戶。這些都對茅臺的業績產生提振。

資管君此前還寫過一篇文章專門談白馬龍頭的投資價值,順帶“表揚”了茅臺、平安、恆瑞的護城河深。

由中石油7萬億墜落,想到3年8倍科技股


三季報業績出來後,貴州茅臺股價到了1200元,對應的業績增長是21.98%,PE超過36倍。但是,這個時候,資管君覺得短期溢價溢得有點多了。

這輪消費牛使得行業內部估值普遍抬高。整體衝高後,內部會有分化。與茅臺不同的是,很多消費股已經高處不勝寒。前有東阿阿膠,現在是酒鬼酒,未來估計還會有一些保健品、食品標的。

潛在的消費稅政策調整也值得考慮。據第一財經報道,日前,國務院印發了《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後調整中央與地方收入劃分改革推進方案》,雖然並未提及白酒行業,但提出的消費稅徵收將從生產環節後移至批發零售環節的說法,還是引發了行業對白酒消費稅調整的靴子會否落地的猜想。

G6時代,財經政策需要發揮作用。未來,白酒行業多增的稅會體現於商品價格中。議價能力強的企業和議價弱的,基本面分化只有拉大,不會縮小。

消費升級在路上,但是消費股大漲之後,需要時間來消化高企的估值。茅臺雖是護城河最深的消費股,但它不可能永遠狂奔。

再說說另一個結構牛——科技牛。

科技股與消費股的待遇是不同的,它受到的政策扶持力度前所未有。

在與外部PK的時代環境中,中國經濟轉型和科技創新需要用市場化方式得以實現。但是,科技崛起非短期所能及,目前既要市場化,又要維持高估值,顯然有點難。

昨天有消息稱,政策允許創業板借殼了。第一反應是創業板中的垃圾股要漲了。進一步想:其實,創業板借殼跟某科板塊的邏輯是一樣,需要發揮二級市場的作用。

“某科註冊+創業可借殼資”,A股扶持新興經濟已是雙管齊下。創業板註冊制,短期再推的必要性就降低了。

由中石油7萬億墜落,想到3年8倍科技股


科技股預期向好,但是個股的走牛讓人心生畏懼:爆發力太強,一旦調整讓人有點心慌。比如,有的強勢股3年漲幅已經超過了8倍,再往上走走就是10倍了。

C3和G6一來。作為高彈性的標的的科技,最近跌的有點多。於是有人看著3年8倍的股票想到了中石油的故事。“買了中石油,腰不酸腿不疼。。。”

2007年以來有人買平安、工行一套十年,有人買中石油至今未解套。往事不堪回首!

歷史經驗值得借鑑,策略謹慎小心也是對的。但是,眼下相比過往,股市和科技維持強勢意義更為重要。我們不能低估政策決心和實力。

談情懷——科技牛即使出現泡沫,也是利於中國經濟發展的泡沫。

落到現實,眼下還在堅守科技的朋友,更需要用智慧去鑑別真偽,一方面是支持真正的科技公司發展,另一方面實現財富增值的雙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