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 學了三年才發現是個“假專業”,“真學校”“假專業”尷尬了誰?

多位江蘇明達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家長向央廣新聞熱線反映稱,這段時間很多家長寢食難安,原因是三年前他們把孩子們送到了一個“真學校”,學了三年“高鐵乘務”專業才發現,學的是個“假專業”。

學了三年才發現是個“假專業”,“真學校”“假專業”尷尬了誰?

在“真學校”遭遇“假專業”,這當然令家長學生、家長氣憤,社會輿論也指責這所高職院校,是以虛假專業招生忽悠學生。但如果進一步分析,出現這樣的問題,責任並不一定全部來自學校,地方教育部門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應該對此加以調查切實維護學生權利。而更需要思考的問題是,高職院校為什麼就不可以自主舉辦專業?“真學校”的“假專業”,可以是說高職院校沒有專業設置自主權帶來的尷尬。

據報道,據學校官網顯示,明達職業技術學院1995年獲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籌建,1996年掛靠揚州大學招生,1999年經國家教育部批准,是具有獨立頒發大專文憑資格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校址位於鹽城市射陽縣。但是,根據江蘇教育廳的回應,2015年5年制的專業裡面,該校沒有“高鐵乘務”這個專業。但令人不解的是,這個專業至今還在招生。

學了三年才發現是個“假專業”,“真學校”“假專業”尷尬了誰?

陽光高考網可查到該校有“高速鐵路客運服務”高職專業

有輿論質疑該校是在忽悠、欺詐學生,但眾所周知,中職錄取(包括3+2五年制),是要納入當地的中考招生計劃的,考生要根據學校發佈的招生計劃,填報志願,達到學校的招生條件,才能被錄取。對於學校的招生計劃,地方教育考試部門是要審核的,如果專業沒有得到批准設立,為何會出現在招生計劃中?難道地方教育考試部門沒有審核?

3+2五年制中高職貫通培養,是建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培養高素質職業技術人才的一種改革探索。通常來說,被錄取的學生前3年按中職管理、教學,後2年,則進入高職管理,畢業後獲得高職文憑。出現在招生計劃中有這一專業,但進入高職階段學習時,卻被告知必須轉專業,這是很不負責任的。很大的可能是,該校一直爭取設立3+2五年制的“高鐵乘務”專業,但並沒有得到最終的批准。

而令人困惑的是,在教育部指定的高考信息公開平臺——陽光高考網平臺上,進入“專業庫”中的專科專業介紹,查詢開設“高速鐵路客運乘務”的院校,赫然有明達職業技術學院。也就說,這所學校是有“高鐵乘務”高職專業的。因此,極有可能的情況是五年制“高鐵乘務”沒得到批准。這就導致讀3年中職的學生,沒有獲得免學費補助,需要轉到其他專業後才能獲得,以及讀完中職進入高職階段,要求轉到其他專業。

顯然,當初教育考試部門在審核該校3+2招生計劃時,並不嚴肅,在這一五年制招生還沒有審批的情況下,就允許學校招生,而招生之後,學生卻不能按這一專業對學生進行管理。如果教育考試部門嚴格審核招生計劃,則不會出現沒有批准設立的專業,出現在招生計劃中的問題。因此需要調查哪個環節存在問題,並從維護學生權益出發,商討解決方案。

而這一事件的發生,表明高校的辦學自主權還有限,還應進一步落實和擴大高職院校的辦學自主權。根據《普通高等學校高等職業教育(專科)專業設置管理辦法》,除國家控制的高職專業以外,高校可根據專業培養實際,自行設置專業方向,無須備案或審批,而“高速鐵路客運乘務”專業是非國家控制的高職專業,學校完全可以自主設置。按理說,3+2的“高鐵乘務”也可自主設置,那麼,為什麼,學校設置的這一專業,卻不被批准呢?

學了三年才發現是個“假專業”,“真學校”“假專業”尷尬了誰?

可以解釋的理由是進行3+2五年制中高職貫通改革,還需要得到有關部門的審批,不是學校想改革就改革。這所學校想開設3+2“高鐵乘務”專業,也以為自己已有高鐵乘務高職專業,因此覺得進一步開設3+2“高鐵乘務”專業也沒有問題,但卻遇到問題。對此,有關部門應該做出解釋,為何學校不能自主進行3+2改革?

高職院校(以及所有中職學校)辦學應該以社會需求為導向,根據本校的辦學定位和條件,自主設置專業,國家和地方政府可通過政策優惠、信息公開等方式引導高職院校舉辦專業,但卻不應該過多幹涉。高職院校舉辦某一專業,學生也願意報考,可卻被指為“假專業”,這實質不是學校的問題,而是還沒有把辦學自主權充分落實給學校的問題。我國應該加快推進教育管辦評分離改革,落實和擴大學校的辦學自主權,促進學校提高辦學質量,辦出個性與特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