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4 持續提速降費下,中國電信運營掌控作用凸顯

C114訊 9月14日消息(特約作者 杜建民)自2015年開始的提速降費監管政策,讓運營商一方面提升了網絡速度,另一方面降低了資費單價。如此,確實給廣大用戶帶來了實惠,不但提升了用戶獲得感,而且“放水養魚”支撐了互聯網行業的快速發展。在通信行業量收持續加速背離,“喇叭口”越來越大的形勢下,運營商面對營收增幅越來越低,各項運營固定成本支出持續增長的難題,未來的效益增長或將越來越依靠運營商自身的降本增效掌控能力。網絡公開的數據顯示,中國電信的運營掌控潛力正在顯現。

一、中國電信用戶和通信服務收入增長較快,持續拉大與中國聯通的差距

持續提速降費下,中國電信運營掌控作用凸顯


運營商公開的月度經營數據和上半年財報都顯示,在移動通信市場上,今年1-7月份,無論是移動用戶還是4G用戶淨增,中國聯通遠低於中國電信,相關數據詳見上表;在固定通信市場上,固網寬帶用戶增量,中國電信雖然低於中國移動,但是也高於中國聯通將近500萬戶,相關數據詳見下表。而且按照現在的移動通信用戶發展速度,在4G用戶成功超越中國聯通後,中國電信的移動通信用戶也將很快超過中國聯通,屆時,中國聯通將全面淪為通信行業老三。

持續提速降費下,中國電信運營掌控作用凸顯


隨著用戶增量差距的越來越大,公開的經營數據顯示,在營收總量上,中國聯通與中國電信的差距也越來越大,而且隨著下半年淨增用戶差值的持續擴大,兩者營收差距必然會進一步擴大。當然,這也符合通信行業從用戶到業務再到收入的營收增長規律。另外,除了增量用戶獲取遠超中國聯通外,中國電信的用戶ARPU也相對保持了穩定,而且無論是移動市場還是固網市場用戶ARPU都高於中國聯通。所以,即便不考慮利潤增減變化(中國聯通上半年資本開支遠低於全年預期,變相為其貢獻了較多利潤),在用戶和營收增長方面,中國電信也顯示了其較強的用戶掌控能力。

持續提速降費下,中國電信運營掌控作用凸顯


二、移動通信用戶增量規模行業最高,並縮小與中國移動的通信服務收入差距

持續提速降費下,中國電信運營掌控作用凸顯


雖然在固網寬帶市場,中國電信的增量用戶規模遠低於中國移動,但是在移動通信市場,中國電信依靠激進的競爭策略和強悍的營銷手段,甚至大搞有組織的抹黑友商行動(網傳中國電信某省市分公司組織水軍抹黑友商,網絡上有相關照片),獲得了增量用戶規模最大的地位。中國電信和中國移動,分別在互有優勢的移動通信和固定通信增量市場上形成了你追我趕的趨勢。2018年半年下來,中國電信的通信服務收入增量,不但遠超中國聯通,而且與中國移動相差僅28億元左右。最終,反映到通信服務收入總規模上,中國電信縮小了與中國移動的差距。這進一步展示了中國電信的營收掌控能力。

持續提速降費下,中國電信運營掌控作用凸顯


在總量用戶規模與中國移動相差懸殊的情況下,中國電信取得了如此多的增量用戶和營收,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電信對成本效益的管控更加有力,當然,從現有公開的數據,我們無法判斷中國電信具體採用哪種方式實現了上述目標。不過,從各種實際運營操作看,雖然線上跨業融合不如混改後的中國聯通,但是中國電信線下渠道卻相對紮實。特別是不同於財大氣粗的中國移動曾經的“大水漫灌式”搞自有和代理廳店建設,而且經過從中國電信的王曉初董事長時代持續至今,這種集中資金建設重點線下渠道的策略,開始發揮獲客作用。而且即便有中國移動“免費贈送”寬帶的獲客衝擊,中國電信不但實現了用戶增長,而且還基本保持了家寬用戶ARPU穩定。另外,全網通終端的大面積推廣,為中國電信獲客提供了硬件支持,為其存量保有提供了有效捆綁。在2018年召開的天翼博覽會開幕式上,中國電信正式宣佈,在其大力推廣下,隨著全網通終端的快速普及,銷量累計超過10億,全行業佔比超過80%。而且會議當天,簽約天翼智能終端總量超過1億部,其中,全網通簽約量7000萬部。

持續提速降費下,中國電信運營掌控作用凸顯


再比如網絡建維費、行政辦公成本、人力薪酬成本、租費電費等固定成本無法大面積壓降的情況下,後4G時代的運營商,將越來越依靠效益管控來提升企業競爭力。雖然經營利潤增減某種程度上可以簡單控制,但是管控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卻絕非易事。我們寫作本文,再次提醒從業者通信行業的冬天將會越來越冷。至於未來5G是不是通信行業的春天,我們認為如果監管政策不發生大的變化,無論是過程還是結果,或許都將不會像大家期望的那麼容易獲得。(杜建民為C114特約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