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環保督察首批“回頭看”發現多地假整改

環保督察首批“回頭看”發現多地假整改

“回頭看”10省份全部進駐,發現14起敷衍整改、虛假整改的問題,涉及此次全部省份

环保督察首批“回头看”发现多地假整改

這個夏天,中央環保督察,風暴再起。

5月30日至6月7日,距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召開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中央環保督察第一批“回頭看”的10個省份,全部進駐到位。

2015年12月,中央環保督察試點河北。截至去年底,首輪中央環保督察實現對全國31個省份全覆蓋。

生態環境部表示,如果將第一輪“全覆蓋”督察稱之為對地方黨委、政府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全面體檢,此次“回頭看”則是“看病抓藥”後的一次“複查”。

“複查”初始,“病狀”頻出。

新京報記者統計,“回頭看”十餘天以來,至昨日已曝出14起敷衍整改、虛假整改的問題,涉及此次“回頭看”的全部省份。

生態環境部多次在通報中使用“督察現場令人震驚”“真相變本加厲”等措辭,語氣嚴厲。

針對發現的敷衍整改、虛假整改等問題,生態環境部將按照有關規定嚴肅處理。

據悉,今年按照中央部署,還將啟動第二批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

督察組帶著市長直奔現場

“這是你們的家園嗎?你們一人想一個詞,形容你們看到的景象。”6月10日上午,廣西北海市鐵山港區臨海工業園區,置身於北海誠德鎳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誠德公司)的廢渣堆場,中央第五環保督察組副組長、生態環境部副部長翟青說。

他所說的“你們”,包括北海市市長蔡錦軍、鐵山港區委書記和企業經理等人。

“滿目瘡痍”、“狼藉一片”、“觸目驚心”……在翟青催促下,他們挨個兒擠出這些詞。

中央環保督察組“突襲”該廢渣堆場並非偶然。

2016年7月,在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進駐期間,這裡曾因環境汙染問題被群眾舉報。北海市核查後回覆督察組:該公司手續齊全,各項汙染物排放達標,群眾舉報不實。

此番中央第五環保督察組進駐廣西開展“回頭看”不久,又收到群眾舉報,反映北海誠德鎳業有限公司200萬噸冶煉廢渣堆填鐵山港,佔用海灘面積超400畝,嚴重汙染環境。

督察組趕赴現場檢查發現,群眾投訴情況屬實。誠德公司大量強鹼性冶煉廢渣堆填侵佔灘塗約600畝;廣西瑞德環保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廢渣綜合利用之名行違規傾倒之實;鐵山港約1400畝區域滿目瘡痍、狼藉一片,環境狀況觸目驚心,群眾反映的問題不僅未得到整改,反而愈演愈烈。

這與地方政府核查結果大相徑庭。

根據衛星數據初步估算,該填海區域堆存冶煉廢渣超過100萬噸,佔用鐵山港碼頭填海區域約1400畝,較2016年新增填海面積約550畝。

隨後,督察組在路上對遠處黑煙直排的煙囪順藤摸瓜,突擊檢查了北海市合浦縣山口鎮山角村盛隆磚廠。磚廠內生產的是國家早已明令禁止的實心黏土磚,在未辦理任何手續、未安裝任何汙染治理設施的情況下,該廠已經持續生產數十年。

根據進一步調閱資料,山口鎮山角村正在生產的6家制磚企業中,有5家無合法手續,其中4家屬於早該關停淘汰的黏土磚生產企業。

“是我們監管不嚴。”聞訊趕來的合浦縣委書記和縣長被叫上了一輛棕色中巴車解釋說。這輛中巴既是督察組的出行工具,也是臨時“會議室”。

車上,北海市市長當著督察組的面,向合浦縣委書記和縣長提出要求,3天之內把幾家磚廠的情況摸清,儘快依法整改,“不許亂來”。

北海市市長、合浦縣委書記等人並不是第一批登上督察組中巴車的廣西地方官員。

此前一天的9日下午,廣西欽州市市長譚丕創,在入欽州市界的高速口登上了督察組的中巴車,跟隨督察組現場檢查欽州市中央環保督察整改落實情況。

根據群眾舉報線索及督察組成員前期摸點,中巴車直奔欽南區康熙嶺鎮、黃屋屯鎮及欽北區大直鎮。督察組在抽查中意外發現一家再生鋁冶煉廠,情況很糟糕。

該廠以鋁灰為原料,通過4座反射爐熔鍊生產鋁錠,無任何汙染治理設施。為消除冶煉時氨氣的影響,該廠開挖水塘將鋁灰倒入其中,鋁灰遇水產生大量氨氣,整個廠區及周邊刺激性氨氣四處瀰漫。

督察發現,僅在欽南區康熙嶺鎮、黃屋屯鎮及欽北區大直鎮三個鄉鎮就有小冶煉廠20多家,小高爐32座。這些小冶煉廠生產工藝設備十分簡陋,廠區基本沒有像樣的廠房及相關附屬設施,更無有效的生產控制設施和人工防護裝備,露天生產,工藝粗放,“好像回到十年前的保定”,督察人員直言。

這批本應淘汰的“散亂汙”小冶煉企業仍在違法生產,嚴重汙染環境,但有關部門公示已整改到位。“欽州發現的問題就屬於虛假整改,層層失守。”督察人員說。

环保督察首批“回头看”发现多地假整改

省部級幹部再當“環保欽差”

6月7日,由張寶順擔任組長的中央第五環保督察組進駐廣西,正式開展環保督察“回頭看”。在不到一週的時間,已先後赴百色、河池、柳州、防城港、欽州、北海、桂林等地檢查整改情況。督察組在下沉督察的同時,曝光典型案例,並點名存在“虛假整改”的地方。

這在廣西引起不小震動。此次陪同下沉督察的廣西環保廳一位官員表示,這幾天接到多個廣西其他地市相關負責人電話,打聽督察情況。“我們真沒想到,督察組‘回頭看’能看這麼細,發現了很多平時我們都沒發現的問題和死角。”

至6月7日,第一批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正式進駐10省份,除了廣西,還有河北、河南、內蒙古、寧夏、黑龍江、江蘇、江西、廣東、雲南。“回頭看”為期一個月,這也是自2015年開始中央環保督察之後,首次啟動“回頭看”。

第一批中央環保督察納入整改方案的突出問題一共有2147項,“回頭看”就是要對這其中的重大生態環境問題的查處和整治情況,進行重點“複查”。

此次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共設6個督察組。組長和副組長延續了首輪中央環保督察的高規格,組長均由現職或近期退出領導崗位的省部級幹部擔任,副組長則由生態環境部現職副部級幹部擔任。

根據安排,6個督察組組長由朱之鑫、吳新雄、黃龍雲、馬中平、張寶順、朱小丹等擔任,副組長由生態環境部副部長黃潤秋、翟青、趙英民、劉華等擔任。採取“一託一”或者“一託二”的方式,分別負責對10省份開展“回頭看”。

第一批選擇的這10個省份,除了均在2016年開展過首輪督察,還存在一些突出或共性問題,比如一些黨政幹部對工作認識不到位;整改工作壓力傳導過程中層層衰減;群眾身邊有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等。

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幹傑表示,為進一步傳導壓力,壓實責任,解決問題,黨中央、國務院決定對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整改情況開展“回頭看”,並圍繞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重點領域,同步統籌安排專項督察。這次督察實際上是“回頭看”加專項督察,兩件事一起幹,既緊密聯繫,又各有側重。中央巡視“回頭看”是看巡視發現的問題有沒有整改,當時的承諾有沒有落實,督察“回頭看”也要這麼幹,就是把原來問題的整改情況盯住了。

督察組“回頭看”進駐後,跟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一樣,督察組公佈值班舉報電話和郵政信箱,接收社會各界舉報。

“要重點盯住督察整改不力,甚至表面整改、虛假整改、敷衍整改等生態環保領域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重點打擊一刀切懶政、惰政行為和督察整改中的消極應付和疏於擔當。”國家環保督察辦相關負責人說。

环保督察首批“回头看”发现多地假整改

10省份都存在敷衍整改問題

截至昨日,在“回頭看”十多天裡,生態環境部已陸續通報14起地方虛假整改、敷衍整改的典型案例。涉及此次“回頭看”的全部10個省份。

通報中,生態環境部的措辭嚴厲程度也是前所未有。

因在長江邊違法傾倒數萬噸汙泥,生態環境部直指江蘇泰興兩年未整改,問題變本加厲。2016年中央環保督察後,泰州市人民政府沒有將該問題納入整改方案,泰州市中央環保督察信訪查處反饋報告中的承諾成為一紙空文。兩年過去,泰興市不僅沒有按照承諾進行規範處置,而且放任濱江汙水處理廠繼續非法傾倒汙泥1萬多噸,致使汙泥堆放量從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期間的2.3萬噸增加到約4萬噸。泰州及泰興兩級政府對督察整改敷衍塞責,而且變本加厲,對於違規堆存的汙泥不聞不問,直至“回頭看”時整改仍無實質性開展。

廣東省清遠市被點名黑臭水體治理不力,通報措辭嚴厲。

督察組指出,清遠市納入黑臭水體整治的有瀾水河、海仔大排坑、龍瀝大排坑和黃坑河等四條。上報資料顯示:四條河水質監測均達到要求,公眾評議結果為96%。“清澈見底、魚類成群”,上報資料還如此形象地描述了這些河涌現狀。廣東省有關部門認定清遠市黑臭水體整治初見成效。

“情況果真如此嗎?中央第五環保督察組近日隨機抽查了清遠市海仔大排坑的治理情況,真相令人震驚!”通報還指出,將堅決查實“假裝治汙”“表面治汙”的問題。

在對江西南昌的通報中說,整改嚴重滯後,甚至弄虛作假,虛假應對,走形式、打折扣、搞變通。

昨日,生態環境部再通報一起敷衍整改的案例。通報指出,雲南省昭通市至今尚未建成規範化垃圾處理設施,這在全國地級市極為少見。由於長期缺乏規範的垃圾填埋場,全市垃圾汙染問題突出,群眾反映強烈。此次中央環保督察組“回頭看”發現,當地兩年前的督察整改承諾並未如期實現,存在明顯敷衍整改問題。

新京報記者發現,首輪中央環保督察過程中,在督察全部結束後,才統一發布反面典型案例。此次“回頭看”不同於以往,在過程中就發佈反面典型案例。

“就是要形成震懾力,這樣的話,督察期間,當地官員就坐不住了,我們能更快推動問題解決。”國家環保督察辦相關負責人說。

“回頭看”現場約見黨政一把手

“回頭看”督察期間,每到一市,都會有當地黨政負責人登上中巴車。但是,在這些書記、市長的行政轄區內,主導中巴車開往何處的卻不是他們,而是督察組。去哪裡、看什麼,也常常超乎這些地方官員的預料。

在督察人員看來,地方黨政一把手意識如何,直接關乎環保問題的整改效果。帶著官員一起奔赴現場,也是一次環保政策的宣貫過程。

除了帶上官員一起去現場督察,在此次“回頭看”期間,如果問題突出,督察組經常會連夜約見地方一把手。

例如,廣西北海市鐵山港廢渣露天堆放,嚴重汙染環境。中央第五環保督察組專門約見了北海市黨政主要負責人。

寧夏銀川泰瑞製藥與啟元藥業環境汙染問題突出,中央第二環保督察組約見銀川市長。在約見中,銀川市市長楊玉經向督察組表示:“(對發現的問題)我們不做狡辯,馬上制定方案,確保整改到位!務必做到讓老百姓滿意!”

南昌市因中央環保督察整改存在虛假應對,走形式、打折扣、搞變通的問題,致使人民群眾反映的突出環境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

針對上述問題,6月10日中央第四環保督察組專門約見了南昌市政府分管副市長。

南昌市有關負責人針對通報的問題表示:“很震驚,居然還有這種事情存在。”並坦言,督察組通報的情況對其產生很大觸動,沒想到平時沒有發現的問題竟然這麼多、這麼嚴重,需要進行深刻反思。

哪些情況下會被約見?國家環保督察辦相關負責人介紹,約見是根據實際問題來的,比如該地一個環境問題很突出,遲遲得不到解決,或者,該地黨政負責人意識不夠,決心不夠等等。約見的談話內容,一般首先會指出問題,然後提出要求,希望當地政府提高政治站位,舉一反三,建立長效機制。約見的核心,就是要解決問題。

確實也有不少問題在過程中得到了解決。

督察組將有關問題交辦寧夏後,針對泰瑞製藥異味擾民問題,6月2日,自治區黨委書記石泰峰作出批示:對泰瑞製藥涉嫌表面整改的問題,銀川市要儘快進行核查,對錶面整改、虛假整改、敷衍整改等弄虛作假的行為,要嚴肅追責,絕不姑息。

督察組點名清遠市黑臭水體治理存在著“假裝治汙”“表面治汙”情況後,廣東省委書記李希作出批示。清遠市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迅速主持召開會議專題研究。會後,該市市長帶領市水務、環保等相關部門負責人赴現場檢查督辦。

據悉,針對發現的敷衍整改、虛假整改等問題,生態環境部將按照有關規定嚴肅處理。

第一批“回頭看”結束後,今年還將按照中央部署,啟動第二批“回頭看”。“我們不會覆蓋所有省份,而是聚焦再聚焦,盯著你,把問題解決。”國家環保督察辦相關負責人說。

■ 對話

“回頭看”會把問題一直咬住

中央環保督察是觸動利益的

新京報:這次督察“回頭看”最大的特點是什麼?

國家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督察一處負責人(下簡稱“相關負責人”):這次“回頭看”,既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的一次實踐過程,也是一次宣講過程。所謂“回頭看”,就是進一步聚焦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情況。督察不可能短時間內解決所有問題,可能一個地方有1000個問題,我們就揪住100個不放鬆。我盯住你了,就會一直咬著,像釘釘子一樣,“回頭看”結束之後,第二輪督察又來了,我們是久久為功,環環相扣,不是摺子戲,而是連續劇。督察的目的,也絕不僅僅是解決這些具體的問題,還要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為重點,夯實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政治責任。

新京報:“回頭看”到目前為止,發現了不少敷衍整改、虛假整改的現象,這是什麼原因?

相關負責人:總體而言地方都高度重視中央環保督察,整改還是取得了明顯進展。但想通過一輪督察來解決所有問題,不太現實也不太可能。出現一些敷衍、虛假整改現象,最主要的還是因為黨政一把手或者基層管理者的思想認識不到位,政治站位不夠,沒有真正領會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核心要義。在處理發展和保護的關係上,還在打自己的“小九九”。第二,是不敢碰硬。口號都喊得很好,誰去真正抓落實?第三,就是作風不嚴不實。只是開個會佈置一下,不去現場看,有的甚至連會都不開。如果沒有檢查督促以及考核問責這些連環炮、殺手鐧,整改任務就懸在空中,落不了地。另外,有一些地方確實基礎能力薄弱,有一個補短板的過程,需要投入大量精力物力財力解決問題。同時,中央環保督察是觸動利益的,有的地方交織著腐敗,問題就變得更復雜。

敷衍、虛假整改是督察重點

新京報:“回頭看”發現的問題,出乎督察組意料嗎?

相關負責人:這些敷衍、虛假整改、走過場的問題,我們啟動“回頭看”之前,已經有所預見,也是這次“回頭看”的一個重點。以前可能是不作為、亂作為的問題更多,現在更多是不擔當、不碰硬的問題。表面上紅紅火火,但病去如抽絲,真要抓整改,是要下工夫的。

新京報:回頭看過程中,阻力大嗎?

相關負責人:應該說,因為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力親為,因為黨中央和國務院的高度重視,中央環保督察不斷向縱深發展,阻力比之前小了很多。第一輪督察結束後,地方黨委政府提高了政治站位,加大了工作力度,也初步建立了長效機制。不過,中央環保督察是一項重要改革舉措,改革一旦進入了深水區,就要啃硬骨頭了。所以,地方的壓力更大了,責任也更重了,要在“舍”“得”二字上下工夫。

新京報:“回頭看”過程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什麼?

相關負責人:雖然啟動之前會有一些預判,知道會存在一些走過場的情形,但是現場發現的一些問題確實觸目驚心。所以我覺得,中央環保督察包括“回頭看”的制度設計,堅持問題導向,聚焦關鍵少數,真的是抓住了“牛鼻子”。我們需要強有力的制度設計,發現了這麼多問題,也側面印證了“回頭看”的必要性,有效保證了督察不是一陣風。

據新京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