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今年來,12位科研院校領導落馬,7人曾任“一把手”

【編輯/張喜斌 統籌/劉姝蓉】

5月21日,大白新聞梳理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官網發現:今年以來,已有11所科研院校12位科研院校領導落馬被查。其中,包括3位原院、校黨委書記,4位原院、校長和5位原副院、校長。

除此之外,還有7所科研院校的7位院、校領導被處以黨紀政務處分。包括2位原院、校黨委書記,3位原院、校長和2位原副院、校長。其中,3人被“雙開”,2人被開除黨籍、取消退休待遇,1人被開除黨籍、降低退休待遇,1人受到留黨察看一年、撤職處分。

今年來,12位科研院校領導落馬,7人曾任“一把手”

被查官員中7人曾任“一把手”

今年來,12位科研院校領導落馬,7人曾任“一把手”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已有11所科研院校12位科研院校領導落馬被查。其中,包括3位原院、校黨委書記,分別是:白城師範學院原黨委書記任鳳春,四川師範大學黨委原書記周介銘和韶關學院原黨委書記鄒永松。

此外,還包括4位原院、校長,分別是:雲南林業職業技術學院原黨委副書記、院長馬洪軍,貴州興義民族師範學院原院長、黨委副書記韋磐石,重慶安全技術職業學院原黨委副書記、院長杜曉陽和重慶醫科大學原黨委副書記、校長雷寒。

另外,還包括5位原副院、校長,分別是:黑龍江省醫學科學院原副院長申寶忠,三峽大學原黨委常委、副校長焦時儉,貴州興義民族師範學院原副院長、黨委委員龍淵,貴州省社會科學院黨委原常委、副院長湯會琳和上海海洋大學副校長李延臣。

據悉,這12人中,有7位曾任“一把手”(院、校黨委書記或院、校長)。

有7位官員被處以黨紀政務處分

今年來,12位科研院校領導落馬,7人曾任“一把手”

大白新聞注意到,除了落馬被查的12人外,還有7位院、校領導曾被處以黨紀政務處分。其中,包括2位原院、校黨委書記,3位原院、校長和2位原副院、校長。

據悉,在這7人中,有3人被“雙開”,2人被開除黨籍、取消退休待遇,1人被開除黨籍、降低退休待遇,1人受到留黨察看一年、撤職處分。也就是說,7人當中有6人均被開除黨籍,還有1人被留黨察看一年。

被“雙開”的3人是:寧夏醫科大學原副校長、黨委常委,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原院長楊銀學(被開除黨籍和公職);山東科技大學原黨委副書記、校長任廷琦(被開除黨籍和公職)和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原黨委副書記、院長孟偉(被開除黨籍和公職)。

此外,呼倫貝爾職業技術學院原黨委書記金星和江蘇警官學院原副院長倪興餘2人被開除黨籍、取消退休待遇;石家莊學院原黨委書記楊鵬起被開除黨籍、降低退休待遇;石家莊信息工程職業學院原院長楊建立受到留黨察看一年、撤職處分。

中紀委機關報:“象牙塔”不容玷汙

今年來,12位科研院校領導落馬,7人曾任“一把手”

2016年12月,中紀委機關報曾發佈了《“象牙塔”不容玷汙》的文章。該文章稱,全國僅2015年就有34所高校的53名領導被通報,平均每週就有一名高校領導被通報。文章對此稱,發生在“象牙塔”裡的腐敗,更容易引發人們憤慨。

文章稱,高校腐敗的“病因”是多方面的。這些高校領導幹部之所以能如此輕易地腐敗獲利,一方面是在思想上放鬆了對自我的要求,被眼前的利益矇蔽了雙眼,忘記了自己的角色和身上的責任擔當,才會任心中的貪慾越過紀律的紅線。

從另一方面說,高校的“四風”和腐敗問題的出現,也暴露了監管上的“失靈”。高校乃是書香純淨的地方,豈容貪腐之事肆意橫行!面對高校腐敗現象現狀,對從事高校教育工作的黨員幹部而言,更應時刻牢記教書育人的使命,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提高紀律意識。

文章稱,對教育主管部門來說,一手要抓懲治,一手要堵漏洞,建立健全防範腐敗的相關機制,防控廉政風險,規範權力運行。此外,高校紀委應積極開展監督執紀工作,深入推進高校正風反腐。

“象牙塔”的高貴在於其純潔,若任由腐敗分子玷汙,則必然蒙上難以抹去的陰影。唯有直面問題、嚴懲高校腐敗,才能還校園一片清靜,還“象牙塔”以本色。

【資料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中國紀檢監察報,寧夏回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雲南省、山東省、江蘇省、河北省、湖北省、吉林省、黑龍江省、貴州省、四川省、廣東省、重慶市紀委監委網站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