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西寧市普通高中2019-2020學年第一學期高三期末語文試卷

西寧市普通高中2019-2020學年第一學期高三期末

語文試卷

注意事項:

1.答題前,先將自己的姓名、准考證號填寫在試題卷和答題卡上,並將准考證號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

2.選擇題的作答:每小題選出答案後,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塗黑,寫在試題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域均無效。

3.非選擇題的作答:用簽字筆直接答在答題卡上對應的答題區域內。寫在試題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域均無效。

一、現代文閱讀

(一)論述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9分)

先秦儒家已形成比較立體、豐富的生態倫理思想。

這種思想首先體現為"樂"。孔子非常擅長在觀察自然現象時對自身社會經驗進行審視和昇華,自然之道和其處世之道在某個合適的時間節點產生共鳴,從而引發孔子深層的思考,其生態情懷也在類似的體悟中逐漸濃厚。認知自然、體驗自然、進而體悟人生哲理,讓孔子得出"知者樂水,仁者樂山"這樣的結論。

由"樂"而生"畏"。孔子說:"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在孔子看來,四季的輪迴、萬物的生長都有其運行軌跡和規律,這種力量非人力所能干涉,孔子對自然的敬畏之情也在這種感慨中畢現。荀子則認為:"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既然這種"常"的力量如此強大,非人力所能改變,聰明的做法就是順應這種力量並對之合理利用,即荀子所講的"制天命而用之"。那麼,該如何"制"呢?荀子較為強調見微知著、因循借力、順時守天、因地制宜。這種總結比起孔子體驗式思維多了些理性,已試圖對聯繫自然與人類社會的"道"進行理性闡釋和總結。

在此基礎上,"推人及物"的思想就產生了。"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孟子生態道德的基礎,"不忍心"推廣於自然萬物就成了推人及物的生態道德。如果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無以保妻子"是簡單適用於人類社會的推恩思維,是簡單的換位思考、推己及人,那麼,孟子的"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則已拓展為推人及物了。荀子也說:"物也者,大共名也……推而別之,別則有別,至於無別然後至。"他認為自然萬物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有共性,有同質性;同時,根據某種特質,又可在共性的基礎上區分差異,剝離出異質性。這種異質性基礎上的同質性是推人及物的邏輯基石。

在生態實踐中,先秦儒者非常強調"時禁"與適度消費。孟子和荀子都注意到"時禁"的良好效益,可保證後續消費的"不可勝食""不可勝用"。除了"時禁",先秦儒者也意識到適度消費的重要生態價值。孔子主張"釣而不綱,弋不射宿",在以傳統工具和方法捕獲獵物、適度消費和以"先進"工具和方法大量獲取獵物、過度消費兩者之間,孔子選擇了前者,這和孔子"樂山樂水"的生態情懷是契合的。孟子也注意到,人類對自然資源的過度消費和連續性破壞已經嚴重超出自然的可承受範圍,破壞了自然界生息繁衍的內在規律,使其自我修復能力失效,這樣的過度消費當然會"無物不消"。

(摘編自趙麥茹《先秦儒家的生態倫理思想》)

1.下列關於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孔子認知自然、體驗自然、進而體悟人生哲理的直覺式體悟式思維方式缺少理性。

B.荀子對自然界"常"的力量認識深刻,他提出順應自然並對自然合理利用的觀點。

C.孔子與荀子都表達了他們對自然的"敬畏"之心,都認為應該順應自然併合理利用。

D.孔子以傳統工具和方法捕獲獵物適度消費的主張雖消極卻契合他"樂山樂水"情懷。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對幾位先秦大儒的言論進行綜合,勾勒出比較立體、豐富的儒家生態倫理體系。

B.本文深入剖析了孔子、孟子、荀子的言論,從中可以梳理各自完備的生態倫理體系。

C.在人與自然關係的認識上,孟子和荀子更傾向於理性思維,孔子則體現為體驗式思維。

D.文章前三段以遞進結構論述先秦生態倫理思想,自然引出第四段的"生態倫理實踐"。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先秦儒家生態倫理是先秦儒者對自然長期感性實踐、認真觀察和理性思維的智慧結晶。

B.孟子以"不忍心"為基礎,形成自己從"推恩思維"拓展到"推人及物"的生態道德。

C.荀子認為自然萬物千絲萬縷地聯繫著,異質性基礎上的同質性是推人及物的邏輯基石。

D.孟子贊成"時禁"並減少對自然的連續消費,以避免出現"無物不消"的生態災難。

(二)實用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2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4~6題。

材料一:公共出行的"最後一公里"問題一直是許多城市交通系統面臨的難題。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這個問題顯得尤為突出。如今各路商家開始瞄上了用O2O平臺改造"自行車"的機會,希望給"自行車"插上"互聯網+"的翅膀。共享單車正越來越多地引起人們的注意。由於其符合低碳出行理念,給人們的出行帶來極大的便利,政府目前對這一新鮮事物也處於善意的觀察期。不過,共享單車在政策和法規的監管上仍存在著空白。

(摘編自林俊《共享單車:出行的新寵》,《中國產經新聞報》2016年12月06日)

材料二:

西寧市普通高中2019-2020學年第一學期高三期末語文試卷

材料三:

共享單車投放各大城市,在給市民出行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給城市管理造成壓力。一是數量巨大,給人以見縫插針、無處不在的感覺,使本就擁擠的城市公共空間進一步減小;二是亂放嚴重,社區裡、人行道,乃至自行車道都有共享單車隨意停放;三是競爭激烈,彷彿一夜之間,城市的各個角落都被各色各樣的共享單車佔領了;四是一些兒童騎車上路或在小區騎玩,安全堪憂。

材料四:

4月21日,北京市《鼓勵規範發展共享自行車的指導意見(試行)》開始徵求意見,針對的是其中提到的停車管理、賬戶押金監管、車輛准入和回收機制等問題。

《指導意見》要求,共享單車"企業投放車輛應符合國家、行業標準並安裝衛星定位裝置""及時退出不符合質量標準的車輛",對此,摩拜單車回應稱"完全贊同",並呼籲相關政府部門強制要求行業內所有企業立即召回、全部銷燬不具備衛星定位功能的共享單車,保障用戶騎行安全,尤其保障12歲以下兒童安全。

《指導意見》還要求共享單車企業"開發電子圍欄,利用技術手段加強車輛停放管理",摩拜單車認為,這在全國範圍內發揮了指導作用,有助於推動共享單車行業的健康發展和技術升級。在押金監管方面,摩拜單車表示,已經實現押金安全監管,將"100%確保全體用戶押金安全"。

(摘編自王鵬《摩拜單車回應指導意見》,《新京報》2017年04月21日)

4.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梳理,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西寧市普通高中2019-2020學年第一學期高三期末語文試卷

5.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由政府倡導的共享單車出行模式有效緩解了公共出行"最後一公里"的問題,而網絡技術的強大是促進其發展的重要原因。

B.材料一介紹了共享單車產生的背景及其使用方法,而材料三和材料四都提到要關注兒童騎行共享單車時所面臨的安全問題。

C.由材料四可知,共享單車行業存在單車質量不合格、押金退費難、單車隨意停放、行業標準不規範、行業競爭激烈等問題。

D.摩拜單車對北京市出臺的《指導意見》反映積極,完全贊同,表示實現了押金安全監管,確保了全體用戶押金安全100%。

6.怎樣才能促進共享單車的良性發展?請結合材料簡要概括。(6分)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5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9題。

母親的中藥鋪

甘典江

(1)那時候,我最喜歡去的地方,一是新華書店,一是母親的中藥鋪。前者,是因為我愛看愛買連環畫;後者,是因為我喜歡嗅聞那些中藥的味道,特別是咀嚼幾片苦甜苦甜的甘草。

(2)母親當過赤腳醫生。八十年代初,母親參加醫療培訓後,加入了城關鎮合作醫療站。

(3)醫療站在我讀書的中學附近,臨街兩間舊木房。一間開處方和打針,另一間,是藥鋪。和母親一起在守藥鋪的,還有三個阿姨。一天到晚,她們就做三件事:抓藥,打針,織毛衣。除此之外,便是無休無止的聊天。我注意到,她們抓藥非常麻利,瞟一眼處方,就可以找到相應的抽屜。僅憑手抓,就基本準確,最後還是放進小秤稱一稱,添點或減點。然後,把藥倒入毛邊紙或廢報紙,包好紮緊,寫幾個字交待幾句,遞給別人。

(4)只要一走進藥鋪,我就被一股濃重的藥香包裹得嚴嚴實實,有點喘不過氣來,但一習慣就好了。我望著那些神秘莫測的抽屜,瞅著那些貼著標籤的藥名,興奮不已:什麼"半夏,黃精",什麼"益母草、白芨",都是曼妙的植物。當然,也有的是礦物和其他異類,比如"硃砂、雄黃、海馬",不由得使我產生了相關的聯想:這硃砂,肯定就是國畫中傳統的紅色顏料吧?李可染曾用頂級硃砂繪過四張毛主席詩意圖《萬山紅遍》,已成畫史上的經典。至於雄黃,不就是許仙意氣用事的東西嗎?所謂的海馬,只是相當於一條小魚而已。

(5)其中,我最喜歡的藥草,是甘草。首先,是因為它的名字,甘草,望文生義,不就是"甘甜之草"嗎?昔時,神農氏遍嘗百草,解毒靠的就是這寶貝。再加上,我自己就姓"甘",與這甘草,是家門,五百年前,應是同根而生之族。最早,是母親教我嚼的甘草,一是因為它的藥理,二是可以變相地替代水果糖,八十年代,任何甜味都是奢侈品。就這樣,我嚼著甘草成長著,自以為嚼出了甘草的本真之味,破解了甘草的一切密碼。

(6)母親還愛用黨參來燉烏骨雞和豬肚,補血。她營養不足,嚴重貧血。人參太貴,吃不起。還有金銀花和枸杞,母親他們都用來泡茶喝。自然,我也跟著全部享受到了。

(7)在自家的院子牆角,母親還栽了幾株三七。蔓延的藤葉牽上牆,覆蓋成了一面翠綠的毯子,像青綠山水畫的設色,極其養眼。可惜,後來拆遷,毀於一旦,使我失去了這一片翠綠。母親只好把三七塊莖挖出,收藏好。她說,三七可以治婦科惡疾,以及跌打損傷。

(8)九十年代的某一天,這個合作醫療站被撤銷了。回到家,母親專職做她的家庭主婦。賺錢的任務,徹底由父親負責。那個中藥鋪,被別人買去,改作了服裝店。從此,街上流行的藥店,大多是連瑣的西藥店。在我的印象中,傳統的中藥是文化,望聞問切的中醫大夫,近似於詩人。相反,我害怕西藥西醫,因為這些東西是實驗室配製合成出來的化學組織,成分複雜而可疑,至少沒有一個在陽光之下生長的過程,沒有溫度、溼度,更無個性與靈魂。我實在難以想象,"阿莫西林"比母親的"金銀花"會更讓我親近與信賴。甚至,當我感冒受寒,母親親手煎熬的一罐紅糖姜開水,也會比最昂貴的感冒靈更能幫我發汗,助我痊癒,讓我心暖。

(9)現在,父親走了,去了天國。母親一個人守著我們,在空曠的屋頂上栽花種菜。母親身子瘦弱,時有病痛,我很是擔憂,同時,我又安慰自己:生病不正常嗎?不正證明了人在活著?何況,這世上,還有那麼多栩栩如生的藥在陪護呢。一根草是藥,一撇葉是藥,一線陽光,一滴水,也都是,甚至,一個人可以是另一個人的靈芝。母親多年與草木為伴,沉浸於無邊無際的藥香之中。於我而言,母親就是我人生一味無價的中藥,為我清熱解毒,可以抵禦這世間的種種傷害。

(本文有刪節)

7.對文章的下列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3分)

A.第三段運用細描手法,通過"瞟""抓""稱""添""減""包""扎"等一系列動作,表現了人物嫻熟的抓藥技藝、細緻的工作態度。

b.本文用較多的筆墨寫甘草,"我"嚼著甘草長大,對甘草有特殊的感情,"我"的姓氏關聯著甘草,與甘草有淵源。

C.如同中藥的藥理,母親的愛與美德,慰藉"我"的心靈,成為"我"無價的精神財富。

D.甘草具有甜味,是處於那個年代的"我"充實、幸福的寫照,作者在對中藥鋪的回憶中表達了對母親的真摯感情。

8.賞析文中畫線的句子。(6分)

9.第四段中作者寫由藥名引發的聯想,有何用意?(6分)

古代詩文閱讀(34分)

(一)文言文閱讀閱讀(本題共4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題。

李士謙,字子約,趙郡平棘人也。髫齔喪父,事母以孝聞。伯父瑒,深所嗟尚,每稱曰:"此兒吾家之顏子也。"年十二,魏廣平王贊闢開府參軍事。後丁母憂,居喪骨立。士謙服闋,舍宅為伽藍。博覽群籍,兼善天文術數。趙郡王睿舉德行,稱疾不就。隋有天下,畢志不仕。

李氏宗黨豪盛,每至春秋二社,必高會極歡,無不沉醉喧亂。嘗集士謙所,盛饌盈前,而先為設黍,謂群從曰:"孔子稱黍為五穀之長,荀卿亦云食先黍稷,古人所尚,容可違乎?"少長肅然,不敢馳惰,退而相謂曰:"既見君子,方覺吾徒之不德也。"家富於財,躬處節儉,每以振施為務。有兄弟分財不均,至相鬩訟,士謙聞而出財,補其少者,令與多者相埒。兄弟愧懼,更相推讓,卒為善士。有牛犯其田者,士謙牽置涼處飼之,過於本主。望見盜刈其禾黍者,默而避之。其家僮嘗執盜粟者,士謙慰諭之曰:"窮困所致,義無相責。"遽令放之。其奴嘗與鄉人董震因醉角力,震扼其喉,斃於手下。震惶懼請罪,士謙謂之曰:"卿本無殺心,何為相謝!然可遠去,無為吏之所拘。"性寬厚,皆此類也。

其後出粟數千石以貸鄉人,值年穀不登,債家無以償,皆來致謝。士謙曰:"吾家餘粟,本圖振贍,豈求利哉!"於是悉召債家,為設酒食,對之燔契。明年大熟,債家爭來償謙,謙一無所受。他年又大飢,士謙罄竭家資,為之糜粥,賴以全活者將萬計。至春,又出糧種,分給貧乏,趙郡農民德之。或謂士謙曰:"子多陰德。"士謙曰:"所謂陰德者何?猶耳鳴,己獨聞之,人無知者。今吾所作,吾子皆知,何陰德之有!"

士謙平生時為詠懷詩。又嘗論刑罰,其略曰:"今之贓重者死,是酷而不懲也。語曰人不畏死不可以死恐之愚謂此罪宜從肉刑刖其一趾再犯者斷其右腕小盜宜黥又犯則落其所用三指又不悛下其腕無不止也。"有識者頗以為得治體。

開皇八年,終於家,時年六十六。趙郡士女聞之,莫不流涕曰:"我曾不死,而令李參軍死乎!"會葬者萬餘人。鄉人李景伯等以士謙道著丘園,條其行狀,詣尚書省請先生之諡,事寢不行,遂相與樹碑於墓。

(節選自《隋書·卷七十七·列傳第四十二》,有刪節)

【注】伽藍:佛寺。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語曰/人不畏死/不可/以死恐之/愚謂此罪宜從肉刑/刖其一趾/再犯者斷其右腕/小盜宜黥/又犯則落其所用三指/又不悛/下其腕無不止也

B.語曰/人不畏死/不可/以死恐之/愚謂此罪宜從肉刑刖其一趾/再犯者斷其右腕/小盜宜黥/又犯則落其所用三指/又不悛下其腕/無不止也

C.語曰/人不畏死/不可以死恐之/愚謂此罪宜從肉刑/刖其一趾/再犯者斷其右腕/小盜宜黥/又犯則落其所用三指/又不悛下其腕/無不止也

D.語曰/人不畏死/不可以死恐之/愚謂此罪/宜從肉刑刖其一趾/再犯者斷其右腕/小盜宜黥/又犯則落其所用三指/又不俊/下其腕無不止也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字,出生後由父母所取;名,古時男女成年行冠禮笄禮時所取。"字"與"名"在語義上一般有所關聯。

B.髫齔,垂髫換牙之時,指童年。"黃髮垂髫""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中的"髫""齔"與此處含義相同。

C.春秋二社,即春秋兩季的社日。社日,是古代勞動人民祭祀土地神的節日,其標誌性習俗是祭祀和宴飲。

D.黥、刖、劓、杖、笞、髡等均是古代刑罰,輕重不一,其中黥比刖更輕。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李士謙事母至孝,淡泊名利。為母守喪,形銷骨立;少為參軍,後拒絕舉薦,隋朝建立後仍矢志不做官。

B.李士謙不僅博覽群書,時常寫詩,擅長天文術數,對刑罰也有合情合理的見解。

C.李士謙樂善好施,富而不奢。賑濟施捨,不惜傾家蕩產;家境殷實,卻非常節儉,故而招待親賓常用黍米。

D.李士謙為人仁厚。利益被他人侵害,不加追究反予寬慰;深受百姓愛戴,死時百姓流涕送葬。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其家僮嘗執盜粟者,士謙慰諭之曰:"窮困所致,義無相責。"

(2)其後出粟數千石以貸鄉人,值年穀不登,債家無以償,皆來致謝。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14-15題。

秋波媚

七月十六日晚登高興亭①,望長安南山。

陸游

秋到邊城角聲哀,烽火照高臺。悲歌擊築,憑高酹酒,此興悠哉!

多情誰似南山月,特地暮雲開。灞橋②煙柳,曲江池館,應待人來。

注:①高興亭:亭名,在南鄭(南宋抗金前線)內城西北,正對當時的金佔領區長安南山。此時陸淳遊在南鄭擔任軍務。②灞橋:與後文"曲江"同在長安境內,為唐代長安名勝。

14.下列對本詞的分析鑑賞,不恰當的一項是(3分)

A.開篇兩句分別描寫了漠漠邊城、哀切角聲、沖天烽火、聳立高臺等景物,凸顯了邊地雄渾、悲壯的景緻特徵。

B."悲歌擊築"一句,以荊軻刺秦,易水送別的典故表達了收復中原無望,國家前路茫然,悲觀失望的情緒。

C."應待人來"中"應"字特別強調了肯定的語氣,全句雖未直接點明戰爭戰事,但詞人堅定的信念卻溢於言表。

D.詞人月夜登高望遠,內心的激情奔騰激盪,借所見所聞寫出心中的憂思,突顯了陸游詩歌的現實主義風格。

15.這首詞的下片抒發了詞人怎樣的情懷?是如何抒發的?請簡要分析。(6分)

(三)名句名篇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朋友遠在天涯,我們吟誦"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遙寄深情的祝願;朋友長途來訪,我們吟誦" , ",抒發內心的喜悅。(用《論語》中的句子作答)

(2)《詩經·氓》中," , "兩句用比興手法,借桑葉的變化來表現女主人公青春的逝去。

(3)在《離騷》中,詩人用比興的手法藉助鮮花香草寫自己要修養自己的品行的句子是:" , "。

三、語言文字應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沒有錯別字且加點字的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唐代進士科考試,在唐玄宗時代,是先考貼經,再考詩賦,最後考策問,這三場考試每一場考完後都要淘汰一些考生,古人稱之為"黜(chū)落"。

B.偶爾在山裡或僻鄉留宿,卻翻來覆去睡不著,那份靜太陌生、太異常了,習慣受虐的耳朵不適應這犒賞,就像一個餓者乍食葷(hūn)腥會滑腸。

C.就像修葺(rónɡ)古舊建築那樣,參照老舍原著的語彙以及行文風格,把譯文中所有的專有名詞以及非老舍語言習慣表達儘可能全部替換下來。

D.這兩年翡翠市場再一次火爆,老陳也難免心動眼熱,正好又有親戚在旁邊攛掇(duo),想著帶侄孫子賺點錢,這才重新出了山。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3題。(6分)

[甲]"詩人固窮"和"詩人高貴"這兩種觀念都在唐宋時期綿延甚久、影響甚廣。[乙]到底誰是"詩人"呢?窮愁的寒士,還是高貴的藝術家?這個問題本無答案。對它的追問本身,就是一段精彩的唐宋士大夫精神生活史。[丙]從中我們可以發現:"詩人固窮"的觀念,體現了士大夫對政治的永恆依賴;"詩人高貴"的觀念,體現了士大夫對政治的自覺疏離。[丁]純粹藝術氣質的"詩人"形象在南宋詩歌中的普遍流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南宋士大夫精神生活的新動向——他們不只追求官僚、學者、文人三位一體的綜合型士大夫氣象,而是安然併合理地追求某一種身份,自覺地塑造某一類人格。這種新動向終究在明代蔚然成風,從而造就了一個"文人"與"官僚"分庭抗禮的文化時代。

18.文段中的加點詞,運用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綿延 B.不只 C.蔚然成風 D.分庭抗禮

19.文段中畫線的甲、乙、丙、丁句,標點有誤的一項是(3分)

A.甲 B.乙 C.丙 D.丁

20.請根據以下內容,概括出"二維碼"的三個特點,不超過20個字。(3分)

二維碼是近幾年來在移動設備上流行的一種編碼方式,它用某種特定的幾何圖形按一定規律在平面分佈的黑白相間的圖形記錄數據符號信息,相比於普通條碼有明顯的優勢。二維碼可容納多達1850個大寫字母或2710個數字或1108個字節,或500多個漢字,比普通條碼信息容量高几十倍;二維碼可以把圖片、聲音、文字、簽字、指紋等可以數字化的信息進行編碼,可以用多種語言文字表示出來;二維碼比普通條碼譯碼錯誤率百萬分之二要低得多,誤碼率不超過千萬分之一。

21.下面是某高中高三年級語文學科複習計劃的構思框架,請把這個構思寫成一段話,要求內容完整,表述準確,語言連貫,不得超過80個字。(5分)

西寧市普通高中2019-2020學年第一學期高三期末語文試卷

四、寫作(60分)

2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生活中從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美麗無處不在,它發生在生活的每一個角落中,將它的溫暖傳遞著,只要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有著感受美的心靈,就能發現那無處不在的美……

一個人如果對生活、工作和學習始終懷有熾熱的愛,有著一種創造美好生活的強烈渴望,那他就永遠不會哀嘆自己看不到的美。

要求:綜合材料內容及含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於800字。

西寧市普通高中2019-2020學年第一學期期末高三

語文答案

1.B

2.B

3.D

4.B

5.B

7.A

10.C

11.A

12.C

14.B

20.①信息容量大。②編碼範 圍廣。③譯碼可靠性高(或 譯碼錯誤率低)。

21.高三語文複習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專項複習,需要落實基礎背誦,強化閱讀分析和寫作能力;第二個階段是綜合複習,主要做綜合試題,同時對自己的弱項進行強化訓練。

22.(60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