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2 每年一次靈魂拷問,春節持股還是持幣?


每年一次靈魂拷問,春節持股還是持幣?

今天是1月22日;一天後的後天就是中國人民一年之中最重要的日子——大年三十。屆時,人們可以樂呵呵地圍坐在家人身傍,共享天倫之樂,心中沒有工作瑣事帶來的煩惱,也沒有交易日因K線漲跌產生的心理波動。

對於投資者來說,眼下有一重要事情需要考慮清楚——過年期間持幣還是持股(或基金)。這是老生常談,但事關每一個證券投資者的切身利益。

過去多年,A股熊長牛短。一些投資者在潛意識中會認為,重大節日來臨前,大家的心提前放飛了,使得投資情緒低迷,二級市場不太容易產生大行情。節假日期間,如果飛出一隻黑天鵝,節後開盤就可能捱上一擊悶棍。

這是一部分人的謹慎觀點,但不是市場走勢的真實寫照。資管君給大家提供一些統計數據,作為決策參考;同時談談自己的看法。

1、歷史數據:持股大概率會漲

一個成功的證券投資者,需要對大環境有一個客觀的認識,即大局觀。2019年以來,A股的運行特徵是“輕指數重個股”,以結構性行情為主,消費、醫藥、科技(如5G、電動汽車、消費電子)等主題投資熱點活躍。另一方面,A股相對美股等外圍市場還具備低估值優勢,韌性強。過去一年,諸多外圍利空來襲,A股均能快速擺脫影響,保持自己的節奏,就算最近突發的國際地區衝突事件一度施壓全球股市和期市表現,但對A股市場幾無影響。

從國內政策層面來講,有關方面正通過逆週期調節手段來化解經濟大幅下滑風險。資本市場備受呵護,被鼓勵:開設科創板、鼓勵打造“航母級券商”、放寬再融資和併購重組條件。

綜上所述,今年春節前,A股運行基調較為樂觀,若非指數單邊下行,投資者不妨多一份信心。

如果上面談的是定性分析,下面就來點量化分析,供決策參考。統計思路如下:

1)2010年至2019年,共計10次春節,區間為每個春節的前五個交易日內(簡稱前五日)、後五個交易日內(簡稱後五日)2)五個主要寬基指數的區間漲跌情況3)八個主要行業指數的區間漲跌情況

從統計結果來看,2010年至2019年,上證指數、創業板指、中小板指等五個主要的寬基指數,在春節前五日區間漲跌幅中(各10次,創業板為9次),收漲的次數都在8次以上,遠高於收跌的次數。其中上證指數僅有2次收負,一次是2014年,一次是2018年,不過這兩次收負之後,都迎來了不錯的大行情,比如2014年下半年開始了為期一年的大牛市,2018年之後的2019年迎來大級別的結構性行情。

2010年至2019年,五個主要的寬基指數在春節後五日區間漲跌幅中(各10次,創業板為9次),收漲的次數也都在8次以上,遠高於收跌的次數。

每年一次靈魂拷問,春節持股還是持幣?

每年一次靈魂拷問,春節持股還是持幣?

從行業上來看,2010年至2019年,科技、消費、醫藥生物等八個主要的申萬一級行業指數中,春節前五日區間漲跌幅中(各10個),收漲次數都在8次以上,遠高於收跌的次數。醫藥生物是10次全部收漲。

春節後五日區間漲跌幅中(各10個),除了家電行業,其餘七個行業的收漲次數也都在8次以上,醫藥生物和電子行業則是10次全部收漲。

每年一次靈魂拷問,春節持股還是持幣?

每年一次靈魂拷問,春節持股還是持幣?

綜合來看,春節前五日和後五日中,主要的寬基指數和行業指數收漲的次數都遠高於收跌的次數。看了這份數據,大家是不是在做決定時更加有把握了。


2、按照自身情況操作

至於收漲次數居多的原因,資管君覺得,春節是中國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上下都希望大家過一個祥和的春節,不排除有維穩的可能性;節後,人們新開始工作,對新的一年充滿期待。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原因是,一般每年的一季度是全年的信貸高峰,資金面比較寬鬆。

具體到操作上,投資者可以從標的估值、倉位兩個角度進行節前持倉的調整。

如果個股已經漲幅過高、估值過高,或者已經在重要的均線下方遇阻(如60日、120日均線),或者出現了短期的趨勢破位,可以選擇節前離場;如果個股仍然保持在上升通道中,並且估值未出現明顯泡沫,那可以考慮保留。

大家還可以通過倉位調節,達到控制風險的目的。風險承受能力強的投資者可以保持高倉位,風險承受能力低的,可以將倉位降低至內心的舒適區,安心過新年。

當然對於長線資金來說,春節前後的市場波動是可以忽略的。巴菲特有句話說的好:若你不打算持有某隻股票十年,那麼十分鐘也不要持有。

最後,再說一句:投資重要,和家人相伴、共享歡樂的生活更加重要。祝大家新年快樂!闔家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