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 由馮小剛執導的電影《溫故1942》的外景地山西澤州周村鎮石淙頭村

《溫故1942》自2011年10月開拍以來,就收到各方關注。電影中的部分場景,選擇地是山西晉城市澤州縣周村鎮石淙頭村,這個“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小山村一下子出了名。

原先的本地人也只知道石淙頭村是距離周村鎮最遠的村子,不意卻一下子聞名於世。村邊一處溪流邊土嶺上建有一座石頭砌成的古城堡建築,是屯兵寨遺址,太行古道重要站點和關隘。史稱“河東屏翰”、“冀南雄鎮”。

由馮小剛執導的電影《溫故1942》的外景地山西澤州周村鎮石淙頭村


由馮小剛執導的電影《溫故1942》的外景地山西澤州周村鎮石淙頭村

古堡下面潺潺流水流淌。村裡還有潘家大院的古建築群。石淙頭村原來叫十終頭,指的是有十座小山到此斷頭。

由馮小剛執導的電影《溫故1942》的外景地山西澤州周村鎮石淙頭村


由馮小剛執導的電影《溫故1942》的外景地山西澤州周村鎮石淙頭村


由馮小剛執導的電影《溫故1942》的外景地山西澤州周村鎮石淙頭村


由馮小剛執導的電影《溫故1942》的外景地山西澤州周村鎮石淙頭村


由馮小剛執導的電影《溫故1942》的外景地山西澤州周村鎮石淙頭村

從外面到石淙頭村的時候,車子可以直接從村子外面的道路開到屯兵寨古堡遺址和老龍隈溪流邊,有一條常年流淌的溪流和瀑布,可以自上而下看,也可以再多走十幾分鐘下到水流下面的河道旁,自下而上看瀑布。居高臨下,瀑布聲音很大,只是水流有點黃。瀑布長約20米。村邊的河流為沁河的支流長河流經。

由馮小剛執導的電影《溫故1942》的外景地山西澤州周村鎮石淙頭村


由馮小剛執導的電影《溫故1942》的外景地山西澤州周村鎮石淙頭村


由馮小剛執導的電影《溫故1942》的外景地山西澤州周村鎮石淙頭村


由馮小剛執導的電影《溫故1942》的外景地山西澤州周村鎮石淙頭村


由馮小剛執導的電影《溫故1942》的外景地山西澤州周村鎮石淙頭村


由馮小剛執導的電影《溫故1942》的外景地山西澤州周村鎮石淙頭村

冬天的石淙頭村,瀑布下面的冰掛是最大的亮點。自上而下,水流被時空和氣溫凝固在半空,向溶洞裡的石鐘乳一樣層層疊疊懸掛著,晶瑩剔透,粗細明暗色澤不同,形態各異。下面的小溪裡的溪水仍舊在流淌,只不過結了冰,從岸邊到中間,正中的地方沒有冰,河面的冰花呈現不同的狀態,細觀細品,自熱之美盡顯其中。

由馮小剛執導的電影《溫故1942》的外景地山西澤州周村鎮石淙頭村


由馮小剛執導的電影《溫故1942》的外景地山西澤州周村鎮石淙頭村

村子裡的名小吃是“周村十大碗”的流水席。我能夠記得的是小酥肉、糖醋溜丸、雞絲粉皮湯、海帶絲、魷魚湯、雞脯肉、甜飯、糊白肉、清燉雞、紅燒魚、酸梅湯等,每一碗都是湯湯水水,特點是“熱、爛(燉的爛熟)、淡”,老少兼宜。酒盤是爆炒自制豆芽、蒜薹肉絲、炸三角、醋溜白菜等,後面很多也有變化,品種、內容都有微變。但是流水席的性質不變,上菜快,吃了一碗上一碗。後面,酒席就有了正式的規制,比如“八八”、“八六”、“六六”,根據不同的涼菜、熱菜搭配,不同的辦事、不同的客人不同的菜品。“八八”是十二個酒盤和十六碗(八大碗八小碗)主菜組成。“八六”是九個酒盤和十四碗(八大碗六小碗)主菜,“六六”是七個酒盤和十二碗主菜(六大碗六小碗)組成。剛開始的一年,據說黃金週期間,石淙頭村有一個會經營的人定出去1000餘桌酒席。

由馮小剛執導的電影《溫故1942》的外景地山西澤州周村鎮石淙頭村


由馮小剛執導的電影《溫故1942》的外景地山西澤州周村鎮石淙頭村


由馮小剛執導的電影《溫故1942》的外景地山西澤州周村鎮石淙頭村


由馮小剛執導的電影《溫故1942》的外景地山西澤州周村鎮石淙頭村


由馮小剛執導的電影《溫故1942》的外景地山西澤州周村鎮石淙頭村


由馮小剛執導的電影《溫故1942》的外景地山西澤州周村鎮石淙頭村

潘家大院始建於清朝早期,依山傍水,古色古香,結構獨特,錯落有致,為當時村裡富商潘名山興建,所以叫“潘家大院”。大院雄偉中透著古樸,古樸中不乏精緻,其磚瓦、樑柱、匾額、雕刻、工藝均讓人驚歎,很難想象,這麼偏僻的小山村裡有這麼大的民居。據說原有20個院落,現存有13個,名字也很特別,如工字院、棋盤院、宮上院、西頭院、外向院、上坑黨院、上西院、窯底院、下宮上院、書房院、上宮上院、影壁院、圐圙院、兄弟院、宮底院等。各院各自獨立,又有甬道互通,高大宏偉,盡顯富商氣派。村裡還留傳有清代大學士、康熙字典的總編撰官、皇城相府的主人陳廷敬,清代書畫家金農寫的詩(文章最後)。感興趣的遊客還可以品一品大院的匾額文化,如蜂凝紫氣、肇開靈秀、治生根鑑等。大院的樓蘭華板、雀替耍頭、梁坊簾架、隔扇門窗等均能看出古人的品味、講究和藝術內涵。

幾點感受:

由馮小剛執導的電影《溫故1942》的外景地山西澤州周村鎮石淙頭村


由馮小剛執導的電影《溫故1942》的外景地山西澤州周村鎮石淙頭村

01千里馬需要伯樂。周村--石淙頭村這座古堡沉寂了多少年不清楚,但是因為一部由馮小剛執導的電影《溫故1942》,因為作為外景地而被全國人民知道,古堡一下子出了名,還有已經顯得破落,卻仍舊讓人感概欣賞的潘家大院。

由馮小剛執導的電影《溫故1942》的外景地山西澤州周村鎮石淙頭村


由馮小剛執導的電影《溫故1942》的外景地山西澤州周村鎮石淙頭村

02空空的石頭古堡裡搭建起了幾處茅草屋,就成了電影中的古村落,難民休息的地方。所以說生活需要裝點,才會出彩。

由馮小剛執導的電影《溫故1942》的外景地山西澤州周村鎮石淙頭村

03扮演群眾演員的村民一天的收入50元錢,這就是群眾演員的酬勞。村民們這輩子也想不到村子力能夠拍電影,並且自己當了回演員。所以生活中總有意想不到的事,堅持不懈,熬的下去,活下來,生存的下去就是看到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走的路多,觀的景多。

由馮小剛執導的電影《溫故1942》的外景地山西澤州周村鎮石淙頭村

04古堡裡裝填了新的內容,於是就有了新的生命。所以人生需要學習和接受新的東西,有時候要經受風浪的考驗。

由馮小剛執導的電影《溫故1942》的外景地山西澤州周村鎮石淙頭村

05能夠堅持到最後,往往會發現更美的景色。想一下我們所經歷的和沒有經歷的,很多時候都是在歷史的潮流中起伏,踏準了時代的節拍,你就會走的很快。但是事物也是在不斷的發展變化之中的,西方不亮東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人們總要堅持存在下去才能看到未來。

由馮小剛執導的電影《溫故1942》的外景地山西澤州周村鎮石淙頭村


由馮小剛執導的電影《溫故1942》的外景地山西澤州周村鎮石淙頭村

06在山溝裡看到一條極為平常的小溪,冬天卻會變得多姿多彩。

由馮小剛執導的電影《溫故1942》的外景地山西澤州周村鎮石淙頭村

07美,需要尋找和發現。

摘錄兩首詩:

由馮小剛執導的電影《溫故1942》的外景地山西澤州周村鎮石淙頭村

01清代大學士、康熙字典的總編撰官陳廷敬《宿石淙院》詩云:“山房行欲近,半空人不知。微徑礙古木,青靄來差池。鴨腳寒已亂,鳥翼昏相追。林開孤煙出,飛崖落厜㕒。巨靈臂左股,元氣猶淋漓。森嚴驚鬼物,幽險疑蛟螭。石坎像鐵盆,千古垂流澌。淙淙一線長,晴雨無盈虧。逝者有如此,吾生幾何時。”村中還建有三教堂、龍王廟,傳承佛、儒、道家文化。

由馮小剛執導的電影《溫故1942》的外景地山西澤州周村鎮石淙頭村

02清代書畫家金農《石淙院與禪人茶話》詩云:“虛空同瞑坐,豎拂老湯師。一夕莊嚴論,三生茗果期。花宮何窈窕,藥樹自逶迤。不厭春泉沸,淙淙簷下垂。”

由馮小剛執導的電影《溫故1942》的外景地山西澤州周村鎮石淙頭村

作者簡介:旅行歲月小記,用心靈感悟記錄人生的實際和心靈的旅程。勵志語錄,進則兼濟天下,退則獨善其身。曾經在紙媒發表散文、詩歌、論文多篇。歡迎交流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