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2 蘇軾晚年做夢,醒來後寫下一首詩,飽含對父親的懷念

宋代大文豪蘇軾留名青史,受到後世文人士子的崇敬。為什麼呢?因為他留給了我們太多膾炙人口、千古流傳的優秀篇章。蘇軾的詩詞毋庸置疑是富有魅力的,那麼迷人的富有魅力的詩句是怎麼寫的?筆者認為,這和他有血有肉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

蘇軾晚年做夢,醒來後寫下一首詩,飽含對父親的懷念


蘇軾晚年被貶,一天晚上,蘇軾做了一個夢,夢醒後即寫下一首詩,這首詩題名為《夜夢》。詩序交代了創作緣由:七月十三日,至儋州十餘日矣,澹然無一事。學道未至,靜極生愁,夜夢如此,不免以書自怡。

夜夢嬉遊童子如,父師檢責驚走書。
計功當畢春秋餘,今乃始及桓莊初。
怛然悸寤心不舒,起坐有如掛鉤魚。
我生紛紛嬰百緣,氣固多習獨此偏。
棄書事君四十年,仕不顧留書繞纏。
自視汝與丘孰賢,易韋三絕丘猶然,

如我當以犀革編。


蘇軾晚年做夢,醒來後寫下一首詩,飽含對父親的懷念


這首詩記錄的是蘇軾的夢境:自己又變成小孩,父親監督著自己讀書,外出前要求必須把春秋讀完,小時候自己太貪玩了,父親快要回來的時候,《春秋》讀了不到三分之一,蘇軾心裡七上八下,嘴巴上難受的像是魚咬在魚鉤上。

蘇軾的父親蘇洵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自己有很高的成就,對蘇軾的家庭教育也是十分嚴格,六十多歲的蘇軾還夢見父親督促自己讀書,這首詩就是證據。


蘇軾晚年做夢,醒來後寫下一首詩,飽含對父親的懷念


蘇軾少年成名,初出茅廬便名聲大噪,兄弟二人手足情深,大難臨頭之時沒有自暴自棄,身處逆境時瀟灑不羈,晚年境遇悲慘卻能享受天倫之樂。這和他小時候蘇洵對他的嚴厲要求有很大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