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7 從“救命糧”到產業化,西吉馬鈴薯,忘不了的家鄉味

土豆在寧夏固原有著300多年的種植歷史,“豐年當菜,荒年當糧”,不管生活如何改變,對於固原人來講,任何美味佳餚都難抵土豆在他們心中的位置,土豆是固原人最難忘的家鄉味道。

編導:王越

攝像:郝眾淼 鄭家興

鍋鍋灶

鍋鍋灶是寧夏固原地區一種傳統的烤洋芋方式,生活在那裡的人,童年裡都會有關於它的美好記憶。

从“救命粮”到产业化,西吉马铃薯,忘不了的家乡味

紅軍粉

用土豆做成的粉條在寧夏有一個特別的名字,叫做紅軍粉。1935年8月,紅二十五軍長征途經西吉時,將粉條製作技術教給了當地群眾。

从“救命粮”到产业化,西吉马铃薯,忘不了的家乡味

如今紅軍粉已經成為西吉人致富的金蛋蛋,四川火鍋、東北大燴菜、各式砂鍋中都能見到西吉紅軍粉的身影。

从“救命粮”到产业化,西吉马铃薯,忘不了的家乡味

適量的土豆澱粉按比例和麵成團,麵糰的柔軟彈性全憑手感,將土豆粉放入帶孔的漏勺,手腕敲打震動,粉團變細,下落到裝有沸水的鍋中。

午後是晾曬土豆粉的好時間,歷經三十多個小時,粉條變得晶瑩剔透,富有彈性,口感爽滑。

从“救命粮”到产业化,西吉马铃薯,忘不了的家乡味

無論是爽脆還是綿軟,品質優良的馬鈴薯都得益於寧夏固原特有的土壤氣候條件。六盤山西麓,高海拔、低氣溫、日照充足、晝夜溫差較大,土壤富鉀、疏鬆、通透性好,土豆生長週期長,澱粉含量高,花青素和多種微量元素也極為豐富。

从“救命粮”到产业化,西吉马铃薯,忘不了的家乡味

產自西吉的土豆,西吉土豆有著紅色的外衣,黃色的內瓤,皮薄肉嫩、口感更糯、更綿軟、更多汁,是土豆中的極品,無論中餐西餐皆為適宜。

馬鈴薯家族與各種食材碰撞出的無數火花,遍佈主食界、零食界、家常菜界,還橫跨蒸、炒、煮、炸、烤,寧夏人用高品質的馬鈴薯烹飪出了一片新天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