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 情商是什麼?學會這一點,你就能掌握所有人際關係密碼

成功由15%的專業技能和85%的為人處世構成。

—卡耐基

01

高智商巨嬰


前幾年,有一部美劇《生活大爆炸》特火,劇中主要講了四個宅男科學家和一個美女鄰居之間一系列搞笑的生活故事。

情商是什麼?學會這一點,你就能掌握所有人際關係密碼

劇中的四個科學家智商超群,他們對量子物理理論倒背如流,無論問什麼問題都難不倒他們,但是日常生活中,這些不修邊幅的男孩就徹底敗下陣來,個個像巨嬰,因為情商堪憂,所以在職業和婚戀方面總是受挫,讓人啼笑皆非。

情商是什麼?學會這一點,你就能掌握所有人際關係密碼

情商堪憂的謝爾頓和他的女朋友

為什麼一些人明明智商不低,卻在平凡的生活中屢屢受挫?而那些智商普通的人,很多時候反而會有出色的表現?

暢銷書《異類》曾揭示過一個不一樣的成功啟示錄:

一個人最終的社會地位,絕大部分是由社會階層、運氣、情商等非智力因素決定的。


其中有個案例我印象深刻,有一個智商超群的天才,因為總是處理不好身邊人的關係,最後輟學淪為庸才生活落魄,而一些智商一般的中產階級的孩子,由於父母協同培養,人格健全,最後反而能事業成功家庭幸福,成為社會的精英。

這些故事,再一次說明,成功真得和智商沒有必然聯繫,而“某些其他方面”可能更重要。

02

天才為何隕落


在中國,因為某些方面缺陷,最後天才夭折的例子也數不勝數。還記得“天才集中營”中科大少年班第一屆78級學生謝彥波嗎?

情商是什麼?學會這一點,你就能掌握所有人際關係密碼

踩著板凳演算的謝彥波

中科大少年神童謝彥波,11歲上科大,提前一年大學畢業,15歲中科院讀研,18歲跟隨中科院副院長周光召院士讀博,如果不是發生意外,他真的有望成為20歲之前獲得博士學位的“娃娃博士”。


要知道,號稱有36個博士學位的民國大才子胡適先生,拿到人生正式的第一個博士學位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是在26歲;號稱“娃娃博士”的兩彈元勳鄧稼先院士,拿到美國普渡大學物理學博士的時候也已經26歲。

可惜,因為與導師關係不好,謝彥波被迫轉學到美國普林斯頓大學。

“他沒能處理好和導師(周光召)的關係,博士拿不下來,於是轉而去美國讀博士。”

謝彥波當年少年班的老師汪惠迪老師如是說。

在普林斯頓大學謝彥波因禍得福,因為他的導師是安德森。

情商是什麼?學會這一點,你就能掌握所有人際關係密碼

安德森,1977年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因為導師的光環,當時赴美的謝彥波還被國內媒體譽為“最有希望獲得諾貝爾獎的天才兒童”。

然而,再一次讓國人失望的是,博士畢業前夕,謝彥波突然被遣返回國了。

此次被遣送回國,還是因為他不擅長人際交往。

天才多數是自負的,在沃德羅普的著作《複雜》中,安德森被描述為一個深邃而傲氣的人,對安德森而言,謝彥波本人性格比他還要傲氣,這顯然是他無法容忍的地方,在普林斯頓的中國同學圈子裡,其實謝彥波和導師不睦,已經是公開的秘密。

因為博士論文被導師駁回,傳言謝彥波最後居然拿菜刀威脅導師。多年後,他雖然通過媒體闢謠傳言,但是通過謝彥波當時被遣返的行李都沒有來及打包這事,完全可以證明此事事發的突然及事態的嚴重。

從此,謝彥波跌下神壇。


在2005年記者採訪他怎麼看待當時被遣返,他的回答意味深長:

“因為他們(安德森等)都是神仙,本來就是想要那個結果、有另外的目的在……如果有個人本事特別大,硬是算出來很多東西都不對,那麼神仙們就不能為所欲為了,所以就不高興了。”

“目中無人,從不認錯。”

心理學上,將人在解釋事件時的方式分為“內部歸因”和“外部歸因”兩種,謝彥波很明顯屬於典型的外部歸因人群。

這種歸因法其實是偏執和自負的外顯,時間久了,這類人就會看問題不客觀,越來越偏執和自負,最終因自我封閉而徹底沉淪在自己的世界。

雖然被遣送回國,因為有碩士學歷,謝彥波成了中科大理學院的教師,主講物理學中的群論。遺憾的是即使身份體面,但是由於他很少與人溝通,一直沉浸在自我的世界,總是顯得格格不入,極其另類:


明明是大學教授,身上總是穿著一件髒的看不清本色的老式夾克衫,像是街頭拾荒者;

他的業餘愛好除了網上下圍棋就只剩下一種:算題目——用數學辦法計算分子反應、能量。

美國情商之父丹尼爾·戈爾曼在《情商》中講:情商是一種基本生存能力,決定其他心智能力的表現,也決定一生的走向和成就。

著名的成功學家卡耐基曾說:“成功由15%的專業技能和85%的為人處世構成。”

成功15%靠的是智商,85%靠的是其他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情商。


03

什麼是情商


情商,也叫“情緒智力”,包括五個方面的能力:

認識自身情緒的能力;妥善管理情緒的能力;自我激勵的能力;認識他人情緒的能力;管理人際關係的能力。

情商是什麼?學會這一點,你就能掌握所有人際關係密碼


情商的四個內涵:自我意識、情緒管理、同理心、建立人際關係。

1)自我意識:

識別和用語言描述感受,發現想法、感受和反應的聯繫;瞭解想法或感受是否主導決策;瞭解替代選擇的後果;識別自身的優點和缺點,用積極而現實的態度看待自身。

2)情緒管理:

認識感受的起因,學習如何處理焦慮、憤怒和悲傷,對決策和行動負責任,遵守諾言。

3)同理心:

一種關鍵的社會技能,理解他人的感受,站在他人的立場上,尊重人們對事物的不同感受。

4)建立人際關係:

學會傾聽,恰當地提出提出問題,在別人的言行以及自身反應和判斷之間進行區分,自信果斷,但不憤怒和啞忍,學會合作,解決衝突和協商妥協的技巧。

簡單說,情商即認知自己、管理自己、激勵自己、認識自己、管理別人。


那些生活中高智商的巨嬰們之所以四面碰壁十分痛苦,歸根結底是情商方面存在嚴重的缺陷。

跟智商(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創造力、分析判斷力、思維能力、應變能力、推理能力等)遺傳天定不同,情商的自我意識、自律和同理心,都不是先天固有的,它形成於童年時期,在成年時期得到培育和加強,也就是說,後天因素對情商的形成更為關鍵。


中科大少年班,成立於1978年3月9日,是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李政道和楊振寧倡導下成立的,目的是讓成績優異的青少年提前接受大學教育,以探索中國優秀人才培養規律,這群孩子雖然天資聰穎智商超群,但事實上打從入學起,人們對天才們的擔憂與質疑就沒有消散過。

情商是什麼?學會這一點,你就能掌握所有人際關係密碼

第一屆78級中科大“神童班”

“人際關係這一刻,心理健康這一課,整個班級的孩子都落下了,他(謝彥波)的問題尤其嚴重,因為他的年齡最小,當年宣傳的最厲害。”

當年少年班的老師汪慧迪老師說。

因為年齡小,傳言第一次進學校時,謝彥波還在滾動一隻鐵環,他自視清高,自理能力差,尤其不擅長與人交往。

謝彥波在少年班並非個案,13歲讀大學的神童寧鉑,也是78級少年班靈魂人物,讓國人震驚的是,這位被譽為“第一神童”的天才,卻選擇在2003年出家為僧。

情商是什麼?學會這一點,你就能掌握所有人際關係密碼

第一神童寧鉑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一旦過了那個年齡,這一課就永遠補不上了。這種缺陷不是一時的,而是終生的。”

後來一些當年少年班的成員都承認,他們至今仍缺少人際關係方面的能力。


多年以來,我們一直以為會讀書、成績好、進近名校是成功之路,其實比這些更重要的是熱忱的態度、自信、溝通、人際關係。

現代研究研究證明:情商比智商更重要。相對於高智商,好的人際關係、健全的人格可能更有幫助。

04

情商高的表現


情商,是一個人在情緒、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質,情商高的人一般積極向上,會激勵自己,也會激烈他人。

情商高的三個表現:

1)把牢騷轉化為有效的批評;

2)營造和諧的氛圍,減少摩擦;

3)建立良好的關係網絡。

情商低的表現就是情緒失控。

在情緒完全失控的情況下,個體的情緒太強烈,觀點太狹隘,思維太混亂,根本無法聽進他人的意見或用理性解決問題,氾濫會使個體喪失情緒自我意識和自控的能力,使同理心蕩然無存。

情商是什麼?學會這一點,你就能掌握所有人際關係密碼

有些人不容易進入情緒失控狀態,他們對憤怒和輕蔑的承受力比較強。而有些人只要對方提出輕微的批評就可能觸發情緒失控。

失控的生理特徵是:心臟高於平靜時的水平。

在靜止狀態,女性的心跳大約是每分鐘82次,男性大約是72次。(具體心率因體型不同而有較大差異)。如果每分鐘心臟比靜止狀態增加了10次,就表明失控開始了。如果每分鐘心臟比靜止狀態增加100次左右(憤怒和哭泣的時候很容易達到這水平),身體就會分泌腎上腺素和其他激素。

心率可以明顯地反映出情緒失控:心跳比正常狀態每分鐘增加了10次、20次,乃至30次。

這時候肌肉緊張,呼吸困難,有害情緒氾濫成災,恐懼和憤怒會席捲而來。

婚姻關係、職場關係等所有人際關係的問題一般都始於某一方的情緒失控,這也是為什麼在爭吵時,情緒失控的一方特別容易劍拔弩張的原因。

醫學數據表明,情緒失控危害極大:人的疾病75%都是由情緒引起,經常保持愉悅的心情可以增壽5—7年。

05

如何掌控情緒、提高情商


提高情商的一個關鍵,就是同理心。

什麼是同理心?

同理心,又叫做“移情”“共情”,即在人際交往過程中,能夠體會他人的情緒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場和感受,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處理問題。

情商是什麼?學會這一點,你就能掌握所有人際關係密碼

同理心與同情心不同,它沒有比較,也不需要技巧,它只需要善良。莎士比亞曾說:“善良的心地,就是黃金。”

美國杜克大學和賓夕法州立大學曾做過一項關於同理心的研究,他們花了20年時間,跟蹤、記錄了750個孩子的成長過程,最終驚人地發現:

那些在幼兒園時期就善於分享、幫助他人的孩子,善於解決麻煩,互相分享和幫助,總是表現出積極的社會行為,他們後來都從很好的學校畢業,並獲得了不錯的工作,還會資助那些自己都不認識的孩子;

而那些不具備“移情”能力的孩子,經常表現出反常、不可控的激進行為,後來很多中途輟學,沒有正式工作,甚至需要政府援助才能生活。

婚姻關係也一樣,很多婚姻出現危機的一個初期預警信號是尖銳的批評、過度的抱怨和人身攻擊。抱怨和人生攻擊的區別很簡單:

抱怨針對的是事,人身攻擊對的是人。


情緒的力量是巨大的,人的行為由情緒驅動。

情緒(emotion)的詞源來自拉丁語“motere”,意思是“行動、移動”,加上前綴“e”,含有“移動起來”的意思,說明每一種情緒都隱含著某種行為的傾向。

人有兩種心理行為,一種是情緒心理的行為,一種是理性心理的行為。

這兩種心理行為,一種用來思考,一種用來感覺。感覺越強烈,情緒對心理的控制力就越強烈,理性的作用就越弱。

人有三大負面情緒:憤怒、焦慮和抑鬱。

憤怒是最難控制的情緒。

情商是什麼?學會這一點,你就能掌握所有人際關係密碼


消除憤怒,主要有三種主要途徑:

1)控制和質疑觸發憤怒的想法,獲得緩和性信息。

2)生氣時擺脫對方,分散注意力,身處不可能進一步引發憤怒的環境,等待腎上腺素逐漸消失,生理水平恢復平靜。

3)在憤怒或敵意想法剛剛萌發時就把它們遏制住,並且把它們寫下來。

宣洩憤怒是平息怒火最糟糕的途徑,憤怒的爆發會喚起情緒腦,讓人更加憤怒,對平息情緒沒有任何作用。


心理學中有個定義叫“情緒柔道”,即分散生氣者的注意力,以同理心對待其感受和立場,然後讓其注意力轉移到其他事物上,激發出積極情緒,也叫做情緒感染。

情商是什麼?學會這一點,你就能掌握所有人際關係密碼

人與動物的區別在於理性,人如果失去理性就是動物。

馬歇爾·盧森堡博士在《非暴力溝通》中講:“使用暴力的人其實是因為他們內心的寧靜遭到了破壞,所以他們才會用暴力的方式維護或尋求心靈的和平。”


同理心是治癒憤怒的良藥。祝各位都能內心寧靜,擁有從他人角度看待問題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