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李小加再談“聯姻”倫交所:不在意聯姻失敗,每個交易所既競爭又合作

李小加再談“聯姻”倫交所:不在意聯姻失敗,每個交易所既競爭又合作

3月2日,香港立法會舉行財經事務委員會會議,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港交所上市主管陳翊庭出席了此次會議,就香港成為首選上市平臺的策略進行簡報。

李小加表示,港交所未來要通過“外資+內企”以及“內資+外企”雙模式強化作為連接中國與世界的角色。

特殊處理上市公司延期刊發業績公告要求

因受新冠疫情影響,部分上市公司可能無法及時刊發年度業績報告,據統計,按以財政年度12月31日作為年結的公司計,可能受疫情影響的上市公司數目達到1781間。陳翊庭表示,港交所已經與超過98%的公司進行了聯絡,經過聯絡後其中1304家公司表示可如期進行業績公佈,另外122間公司可根據彈性安排公佈業績數據。隨著內地逐步復工,剩下的少數公司會保持與聯交所溝通及時作出更新。

陳翊庭指出,港交所與證監會、業界(包括會計界、上市公司、董事等)溝通收集意見,並將過去三週工作中上市公司的提問,以常見問題(FAQ)形式在網上刊登。

李小加表示,市場交易需要維持有序、並且信息充足,不可全面延期上市公司財報,因為缺乏信息會影響市場,所以選擇逐個處理上市公司延期刊發業績公告要求,而並非採取全面的財報延期刊發。

此外,近期受疫情全球擴散影響,美股出現暴跌暴漲,導致全球市場波動加劇。李小加表示,市場波動的風險確實存在,但港股市場在過去一年的累計漲幅遠不如美股,“美股去年不斷創新高,他們有更多的下行空間”。

港交所三重防禦措施改善市場質量

有立法會議員質疑2018年至2019年港交所拒絕上市的公司數目比重有所下降,如何能反應港交所在審視上市公司方面趨於嚴謹時,陳翊庭表示,提高上市公司的質量並非只有拒絕上市一個措施,港交所設有三重防禦措施,包括拒絕方式,檢討除牌機制,以及堵截上市公司進行後門上市等,改善市場質量的工作會繼續全面進行。

港交所於2018年修改上市條例,推出“快速除牌”機制,若主板公司證券連續停牌18個月或GEM公司證券連續停牌12個月,港交所可取消有關公司的上市地位,港交所亦可視乎個別停牌公司的具體事實和情況而隨時刊發除牌通知,給有關停牌公司一個時間較短的指定期限,表明如上市公司未能在該指定時間內復牌,港交所有權將其除牌。這意味著一些被認定“除牌”的公司,無需再經過三階段除牌程序便有可能被除牌。

證券時報記者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港交所共有49家上市公司除牌,其中根據私有化除牌的有10家,創業板除牌轉主板的有20家,上市地位按照《上市規則》的除牌程序予以取消的有19家,為過去10年來最高。

2020年3月2日,德普科技上市地位被正式取消,不再交易,這也是2020年繼銘源醫療(00233.HK)、中國動物保健品(00940.HK)、鼎和礦業(00705.HK)、麥達斯控股(01021.HK)、鎳資源國際(02889.HK)之後第6家被聯交所以上市規則除牌的公司。

據會計師向記者表示,未來兩三年內被除牌的上市公司或將越來越多,主要原因在於:

1、在“快速除牌”機制下,給予停牌公司的時間有限,實施債務重組等未必能夠在短時間內完成,大大增加了復牌難度;

2、港交所於2018年修例打擊“殼股”,修例後“白武士”的注資更受限制、更容易被認定為“反收購活動”;

3、市場上殼價大跌,讓“白武士”拯救停牌公司的興趣大為減少;

4、2019年9月1日開始生效的新條例,如果審計師對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出具無法表示意見或否定意見時,上市公司一般會被要求停牌。一旦停牌達到一定時限,就有除牌的風險。

不在意港倫聯姻失敗,每個交易所既競爭又合作

就立法會議員重提“港倫聯姻”失敗一事,因倫交所於拒絕信中對港交所提出多項尖銳批評,更表示寧願選擇上交所,李小加表示,自己完全不在意倫交所的粗魯拒絕,並認為在併購交易中不願賣出資產的一方會嚴詞拒絕以趕走開價者,這沒有任何特別的意義,亦不新穎。

對於上交所,李小加則表示每個交易所都是某種程度上的敵人,也是某種程度上的合作伙伴,外界只看到上交所的敵對角色,但實際上有不少國際資本仍通過香港流入滬股,若上交所的生意做的好,對港交所也非常有利。

李小加還表示,未來港交所會繼續強化連接中國與世界的角色。他進一步指出,目前香港相比其他國際市場,仍然是最為吸引中國公司的市場,因為香港可為其提供國際投資者的資本,這是“外資+內企”模式,但對於本身已經身在外國的公司,角色則沒有那麼吸引。

“在未來,希望能夠反過來,見到中國資金通過香港,投資在港上市的國際企業,即‘內資+外企’,這是港交所的發展方向,亦期望未來能夠吸引希望獲得中國資金的企業來港上市。”李小加稱。

在立法會議員指出港交所在三年戰略規劃中提出的擁抱科技是否會導致重視科技投入在業務方面的發展而輕視在監管方面的應用時,李小加則表示,港交所在擁抱科技方面有兩個維度的考慮,從較小維度來說,港交所會利用人工智能等技術來提升交易服務,以及交易後基礎設施建設等;而從大維度來說,考慮利用區塊鏈技術等來提升對市場的監管能力和確保金融市場質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