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9 2014~2019年,編程教育國家政策彙總

(全)2014~2019年,編程教育國家政策彙總

上個月大家都有關注3 月 13 日教育部發布的《2019 年教育信息化和網絡安全工作要點》,明確表示,今年將啟動對2萬名中小學生信息素養測評,並推動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能相關課程,逐步推廣編程教育,還將編制《中國智能教育發展方案》。

這無疑是將青少兒編程推向了另外一個熱潮,也將在中小學的教學中完成新的滲透率的提升,真正的成為“基礎學科的一部分”

2014~2019年,編程教育國家政策彙總

回顧歷史政策,在2014年到2019年編程已經被無數次提起,覆蓋浙江省、山東省、江蘇省南京市、天津市、重慶市等重點省市。更是直接和孩子的升學相關,初、高中升學、特長招生等政策均被提起N次。

2014~2019年,編程教育國家政策彙總

具體細則我們按時間軸進行排序,歡迎閱讀細則:

2014年9月浙江省提出《深化高考改革試點方案》,信息技術(包括編程)正式納入高考。2016年6月教育部印發《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通知,將信息化教學能力納入學校辦學水平考評體系。

有條件的地方要積極探索信息技術在眾創空間、跨學科學習(STEAM教育)、創客教育等新的教育模式的應用。2017年1月教育部正式印發了《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

標準規定將小學科學課提前到一年級,每週課時不少於一節。2017年7月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將人工智能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

規劃中明確提出:實施全民智能教育項目,在中小學設置人工智能相關課程,逐步推廣編程教育,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寓教於樂的編程教學軟件、遊戲的開發和推廣。支持開展人工智能競賽,鼓勵進行形式多樣的人工智能科普創作。

2017年10月《十九大報告》進一步強調網絡強國戰略,加強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突破核心技術這個難題,爭取在某些領域、某些方面實現“彎道超車”。

2017年12月2017年12月,山東省在其最新出版的小學信息技術六年級教材中,加入了編程的內容,並確定要將 Python 編程基礎納入信息技術課程和高考的內容體系。

2018年1月教育部頒發的《新課標》指出:信息技術將從興趣課程變為必修課程,並大幅度提升了學生在編程、計算思維、算法方面的思維要求。

2018年3月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實施2018新版大綱,其中二級增加Python,取消Visual FoxPro 數據庫程序設計。

2018年4月教育部印發《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計劃提出要“完善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充實適應信息時代、智能時代發展需要的人工智能和編程課程內容。

推動落實各級各類學校的信息技術課程,並將信息技術納入初、高中學業水平考試。”

同月,天津政府招生辦發佈的《2018年天津科技特長生招生計劃》中,多所中學將信息學奧賽、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等納入了招生範疇。

2018年6月江蘇省教育廳下發《關於印發的通知》,要求在中小學普及編程教育。

目前,南京市已有部分學校嘗試在一、二年級開設信息技術課,學編程、做動畫,培養孩子計算思維。

同時,將科技特長生列入中考招生項目。其中有四類科技特長生(智能控制、機器人設計與製作、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三模一電)均與編程息息相關。

2018年9月重慶市教委下發《關於加強中小學編程教育的通知》,各中小學要開足、開齊編程教育課程,小學3~6年級、初中階段均不得少於36課時,高中也要按要求開設編程課程。

2018年11月中國首部中小學人工智能教材《AI上未來智造者》正式出爐,並且在上海嘉定等區域進行試點教學。

2019年3月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印發《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網絡安全工作要點》的通知。通知中透露:今年將啟動中小學生信息素養測評,並推動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能相關課程,逐步推廣編程教育;同時,推動大數據、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在教育教學中深入應用。

2014~2019年,編程教育國家政策彙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