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2 宋朝銅錢外流,成為周邊國家通用貨幣,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

宋朝銅錢外流,成為周邊國家通用貨幣,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

崇寧通寶

怪現象

南宋時期,閩浙一帶海上貿易發達,尤其是跟日本之間的貿易。經常有日本商人開著大船滿載宋朝所不見的新奇貨物,到溫州、台州等地販賣。而且奇怪的是,這些日本商人所賣新奇貨物,價格奇低,凡價值一百文錢的東西,只要十文錢就可以買到。那還有不好賣的道理?當地居民無論窮富,紛紛解囊,一時成為潮流。

宋朝銅錢外流,成為周邊國家通用貨幣,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

日本鐵壺貴的很

但是宋理宗時期的一年春天,突然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當地居民一覺醒來,突然發現在市面上找不到一枚銅錢在流行!台州城沒有貨幣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宋朝銅錢外流,成為周邊國家通用貨幣,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

舍小而不顧者,有圖大之心

原來日本商人看重中國的銅錢,便以在日本便宜但是在中國新奇的貨物,大量換取宋朝銅錢,

“以高大深廣之船,一船可載數萬貫文而去”。如果只是正常貿易,有賣就有買,倒不至於如此突然地讓通貨消失,可是擱不住日本商人甚至日本朝廷有組織、有目的地回收銅錢啊。就這樣才出現了台州城一夜之間銅錢消失的現象。

這一個故事是兩宋時期貨幣大量流失的一個真實寫照,兩宋時期銅錢外流的方向不止日本一國。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宋朝銅錢外流,成為周邊國家通用貨幣,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

出土的銅錢

兩宋數額驚人的銅錢發行量

宋朝銅錢發行量是歷朝歷代最多的朝代。唐朝盛世,海外貿易發達,自然需要的貨幣也多,但是有唐一代,鑄幣量最多的年份也只不過是一年33萬貫,一般年份則保持在10萬貫上下。

宋朝鑄幣量最高年份是銅錢570萬貫,這還不包括鐵錢和紙幣的發行量,就是一般年份也在100萬貫-300萬貫之間。按照歷年發行量和磨損量來算,到北宋末年,在市場上流通的銅錢應該在3億貫左右,但是事實卻並非如此。

之後的明朝二百多年的過程中,鑄造的所有銅錢的數量,居然沒有宋朝元豐年一年的鑄幣量多。就是這樣,宋朝依然時常發生缺錢的現象。之所以會存在這種現象,銅錢外流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宋朝銅錢外流,成為周邊國家通用貨幣,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

銅錢

宋朝銅錢的主要流向和用途

這些銅錢除了流向日本之外,還流向哪裡了呢?

宋朝與鄰近的遼、西夏、金、吐蕃、大理常年有邊境貿易,這些鄰國就自然而然成為銅錢流向區域。

宋朝銅錢外流,成為周邊國家通用貨幣,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

契丹人

宋遼邊境開有榷場,如果只是以宋朝所產絲綢、茶葉、陶瓷等商品以物易物,就不會產生貨幣外流的事情。但是宋朝時是直接用銅錢購買的,特別是鹽和牛羊兩項,每年宋朝流向遼朝的貨幣不計其數。

宋朝銅錢外流,成為周邊國家通用貨幣,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

宋朝人特別喜歡吃羊肉

遼國是契丹人建立的國家,原本是遊牧而生,日常商品交換隻要是以物易物,但是在和宋朝貿易的過程中,逐漸接受了宋錢。宋錢的質量好,不易磨損、便於攜帶,很快受到了遼國人的歡迎。經過一段時間的積累,遼朝所存銅錢數量足夠應付一個國家的日常使用,於是宋錢就成為了遼國的通用貨幣。

《夢溪筆談》的作者沈括說:“四夷皆仰中國宋朝之銅幣,歲闌出塞外者不貨。……如此之比,洩中國之錢於北者,歲不知其幾何……四夷皆仰中國宋朝之銅幣,歲闌出塞外者不貨。議者欲榷河北之鹽,鹽重則外鹽日至,而中國之錢日……牛羊之來於外國,皆私易以中國之實錢,如此之比,洩中國之錢於北者,歲不知其幾何“。宋哲宗時出使遼國的穎濱也說:”北界別無錢幣,惟用中國錢雲”。

除了貿易令銅錢外流之外,宋朝每年向遼使節也會進行賞賜,每次的數目也不在少數。宋朝對遼朝繳納的歲幣是用銀子和絹來支付,一時還影響不了銅錢量。但是到了金國和宋朝約定奪取燕京時,童貫攻打燕京失敗,就請金人攻打,金人拿下燕京後,童貫就答應金人以每年一百萬貫銅錢的租金贖回燕京,這些銅錢就一下子流入金國境內了。

宋朝銅錢外流,成為周邊國家通用貨幣,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

西夏遺址

西夏

西夏境內鐵多銅少,對於宋朝的銅錢也是情有獨鍾,除了使用宋錢來當做貨幣之外,党項人還會把銅錢融化,製作成兵器用來和宋朝作戰。

宋太宗的時候就發現了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就下詔嚴禁商人從榷場攜帶銅幣出境,只能換成自己需要的商品。之後幾代皇帝對於禁銅錢的政策時松時緊,並不能完全執行,因此流向西夏的銅錢數量還在增多。據後世考古發掘西夏的窖藏銅錢,主要還是北宋時期的銅錢。宋仁宗時,宋朝

馬匹緊缺,在西夏邊境的榷場又恢復了使用銅錢購買馬匹,結果每年流失銅錢十幾萬貫。無奈之下只好把鄰近西夏的陝西、河東地區劃成鐵錢流通區,才對於銅錢外流有了遏制的作用。

太平興國三年年,宋太宗下詔說“西北邊內屬戎人,多貴貨帛,於秦、階州易換銅錢,出塞銷鑄為器,自今嚴禁之。吏民敢闌出銅錢百以上、論罪有差。”

太宗太平興國八年十一月,鹽鐵使王明上奏指出“沿邊歲運銅錢五千貫,於靈州市馬,七百里沙債無郵傳,冬夏少水,負擔者甚以為勞。戎人党項人得銅錢,悉銷鑄為器,郡國歲鑄錢不能充其用,望罷去。自今以布帛、茶及它物市馬。

除了貿易令銅錢外流之外,宋朝每年會例行賞賜給西夏國主大約三萬貫左右的銅錢。單總體上,宋錢流西夏的情況還是比流往遼的要少很多。

有趣的是,北宋滅亡後,金佔領了原來北宋的地方,廢除了鐵錢區,恢復了銅錢的使用,繼續和西夏在榷場交易,結果金國成了銅錢的流出區域,大量金朝的銅錢也流向了西夏。

宋朝銅錢外流,成為周邊國家通用貨幣,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

女真人

宋朝銅錢流向金朝的時間從北宋就開始了,剛才我們說過了,童貫贖回燕京的租金就是每年銅錢一百萬貫,是唐朝十年的鑄幣量,這個時期流往金朝的銅錢是由於戰爭

到了南宋時期,宋朝流向金朝的銅錢主要通過

貿易的方式。為了吸引宋朝的銅錢流向金朝,金人使用了“短陌”(發音duan bai)的方式,就是不滿一百文可以當一百文用,往往是宋朝的八九十文錢,在金朝可以當一百文用。老百姓是趨利的,這20%不到的利潤就可以讓人冒著朝廷禁令,攜帶銅錢入金朝購買物品。

南宋孝宗乾道年間,范成大:“虜本無錢,惟場王亮嘗一鑄正隆錢,絕不多,餘悉用中國舊錢。

為了阻止銅錢外流,南宋朝廷只好將沿淮一帶設置成鐵錢區,但是銅錢流金的問題依然存在。

宋朝銅錢外流,成為周邊國家通用貨幣,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

吐蕃地區

吐蕃

宋錢流入吐蕃並非是吐蕃有意招引,而是宋朝一直沒有收回適合養馬的幽雲地區,國內一直處於缺少馬匹的狀態。和平時期還可以從西夏和遼國購買,打起仗來就買不了了。只好另外找買馬的地方,吐蕃產的馬匹質量還不錯,於是宋朝每年都要從吐蕃購買馬匹,吐蕃進貢馬匹也要按照差不多的價格進行回賜銅錢,有的時候比買的還貴。宋朝每年從吐蕃購買的馬匹在一萬匹以上,按市價就要花費大約50萬貫的銅錢。

另外對於吐蕃這些恭順的藩國,宋朝是很大方的,對於護邊有功的吐蕃首領,宋朝賞賜除了鹽、金銀、布匹,最多的還是銅錢,往往在數千、數萬貫之多。

王安石:“今蕃戶富者,往往蓄緡錢二三十萬。“

哲宗元祐元年四月七日,賜阿里骨襲衣、金帶、銀器、茶、彩,又賜大首領李賒囉抹、沈阿當令緡錢二萬九千五百有四十。

宋朝銅錢外流,成為周邊國家通用貨幣,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

大理三塔

大理

大理與宋朝的貿易主要是以物易物,宋朝用綢、絹、茶、布交換大理國的花椒、鹽、馬之類,偶爾會用到金銀、銅錢,但是銅錢外流的現象並不是很嚴重。

宋朝銅錢外流,成為周邊國家通用貨幣,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

日本旅遊業也很賺錢

除了這些周邊地區之外,還有三個國家宋錢流入的情況比較嚴重。

日本

開頭我們提到了,日本人對於宋錢極為重視,他們有組織、有目的地蒐羅宋朝銅錢。日本人蒐羅銅錢之後,並不走陸路,而是通過海上航線直接回國,不像榷場那樣容易搜查監控。走陸路用大車拉,一次也拉不了多少,用海船就不一樣了,一艘海船一次可以運送十萬貫銅錢不在話下。

日本商人甚至專門載來金砂,到南宋沿海收購銅錢,收集銅錢也不買任何東西就回日本,曾經一次運走銅錢十萬貫,這是南宋朝廷一年的鑄幣量,所以這個危害是比較大的。

另外,宋人也攜帶大量銅錢往日本貿易,宋神宗時曾一次在日本採買硫磺五十萬斤,都用銅錢支付,這些都令銅錢大量流往日本。據統計在日本各地出土的中國銅錢,八成以上都是宋錢。

日本在宋錢入境之前,使用的主要是米和帛來交易,宋錢入境之後,漸漸開始深入日本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最後就連地租也要使用錢幣來支付。並且以鎌倉幕府為中心,向周圍地區擴散,最終替代了實物交換,成為日本的主要貨幣,也建立起來了日本的貨幣經濟。

宋朝銅錢外流,成為周邊國家通用貨幣,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

高麗銅碗

高麗

高麗自己是有銅礦的,但是並不知道鑄造貨幣,日常交易也是用實物交換。偶爾有銅錢流入,也是被當地人當個稀罕玩意,做個裝飾品罷了,到了宋朝,這個情況突然發生了改變。

北宋初期,高麗與宋朝建立了朝貢貿易,高麗進貢土特產物品宋朝回賜銅錢。這些銅錢最初並沒有被用來流通。因為高麗舊俗餐具皆用黃銅來製造,所以有相當一部分宋錢在高麗境內被融化成銅,重新打造成器皿。後來高麗商人發現銷錢為器,那是非常賺錢啊,於是就開始有目的地,通過民間貿易到宋朝來蒐集銅錢。

曾鞏《錢議》:“海外之郡如高麗、交趾之國,一器一皿,皆銅為之。彼以銅非己地所出,乃聚奇產無名之貨,來鬻於中國。中國之人受其異而貪其寶,爭以泉貨而市之,彼得錢以歸,則鑄為銅器以便其俗。”

宋朝銅錢外流,成為周邊國家通用貨幣,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

古代商船

到了南宋時期,隨著宋朝和高麗的商品貿易的日益發達,市場對於貨幣的需求量增大,高麗人也逐漸接受了使用銅錢作為貨幣。南宋時,金朝阻隔宋朝和高麗的陸路貿易路線,高麗商人主要通過海上路線直接到泉州交易,由於高麗商人出價有力可圖,泉州商人也積極參與到銅錢走私的活動中,經常在夜間駕小舟,載銅錢偷運到海上停泊的高麗商船上去。

黃淮,楊士奇奏議:“奸民相結,貯錢小舟,潛往海洋,納諸巨舶,稇載而歸“

後來因為實在利益可圖,南宋水軍也參與其中,水軍每月的俸祿都是現錢支付,剛發了工資,附近就有船隻過來收購,連夜就運往高麗而去。“自本州支出,則城下大舟徑載入蕃國矣”。

宋徽宗崇寧年之後,高麗開始建立起自己的鑄幣系統,但是由於鑄造能力有限,鑄造銅錢質量也不如宋錢,宋錢依然是高麗境內的主要貨幣。

宋朝銅錢外流,成為周邊國家通用貨幣,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

交趾風光

交趾

宋朝和交趾交易的地方主要在 邕、欽、廉三州,主要交易的物品是交趾盛產的黃金和香料。宋朝一兩黃金大約換十貫銅錢,五萬兩黃金就可以換走南宋一年鑄造的銅錢。宋朝香道發達,所用香料中國不產,皆從交趾用銅錢購買。交趾人與宋朝商人約定:“貿易金香必以小平錢為約”,同時交趾有意截留宋朝銅錢:“小平錢許入而不許出”。

宋朝銅錢外流,成為周邊國家通用貨幣,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

越南沉香

交趾人還不時犯邊,從宋朝境內搶劫財物。宋朝隔三差五還對交趾有賞賜:北宋仁宗皇祐四年,“安南靜海軍緡錢二萬”,“候賊平,更以三萬緡賞之”。

但是宋錢入交趾的情況比高麗、日本的情況要輕一些,交趾自己也鑄幣,宋幣在交趾屬於輔幣的地位。

宋朝銅錢外流,成為周邊國家通用貨幣,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

胡椒

東南亞及南亞國家、東非、印度、波斯灣地區

其他國家貨幣的流入情況主要是通過朝貢和海外貿易,例如:大食國通過進貢乳香而獲得宋朝的回賜銅錢,而爪哇國是通過往宋朝輸入胡椒,而獲得宋朝銅幣。

另外占城(越南歸化)、真臘(柬埔寨)、三佛齊(蘇門答臘島東南)、閣婆(爪哇)、蒲端(菲律賓群島南端)、大食國(阿拉伯)、注輦國(科羅曼德耳海岸)等國都有朝貢或者貿易記錄,在他們本國也有宋朝錢幣出土。

宋朝銅錢外流,成為周邊國家通用貨幣,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

銅礦石

為何宋朝貨幣如此受歡迎?

通過上面的介紹我們看到,宋朝銅錢外流的情況如此嚴重,甚至成為遼、金、西夏、吐蕃、高麗、日本的主體貨幣,而且還幫助他們建立了貨幣體系。一個國家鑄幣七個國家一塊用,那還有不缺錢的?

宋朝銅錢外流,成為周邊國家通用貨幣,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

銅錠

為何宋錢如此受到歡迎呢?

其根本原因在於宋錢的材料價值超過了其面額價值。宋朝掌握了優質銅礦的開採權,民間不得私自開採銅礦,使得民間銅器價格相對較高。

宋朝的商品經濟發達,對於貨幣需求量大大增加,所以宋朝朝廷增大了銅錢的發行量,市場上出現瞭如此多的銅錢,這為銅錢外流創造了條件。在一段時期內,宋朝的貨幣發行量是超過實際需求量的,又使得宋朝貨幣在境內的購買力下降。而銅在遼、西夏等國境內是稀缺物品,因此在這些地方的價格也是高的,銅錢可以融化為銅,製作銅器,中間就存在了利潤差。

當時在市場上,銅錢和銅器的利益差在多少呢?史書中有記載銷錢為銅,其利潤空間在500%——1000%!

張方平《論錢禁銅法》載:“銷熔十錢,得精銅一兩,造作器物,獲利五倍“

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銅禁既開,銷錢以為器者,利至於十倍“

章如愚《群書考索》載:“民以錢十文將銅一兩,鑄為銅皿,可得百五十文。民既輕於犯法矣,而士大夫之愛奇者計收蓄,羅列几席,以為玩好,乞嚴杯銷之禁。

這樣,大家就可以理解,為什麼宋朝國內也存在大量銷錢窖蓄現象。也就好理解,為什麼金人敢以20%的“短陌”吸納宋錢了,其中的利潤空間是在是太大了。

宋朝銅錢外流,成為周邊國家通用貨幣,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

宋代銅錢質量很好,現在還有光澤

在初期的銷錢為器之後,這些鄰近國家逐漸開始建立貨幣體系,一些國家也嘗試鑄幣。但是宋錢的合金比例一直維持在:銅60-68%,鉛20-29%,錫6-10%,幣值非常穩定,在交易過程中,大家還是願意接受宋錢。

由於宋錢質量好、實際價值高,在遼金等地的購買力就強,一貫銅錢在金朝的購買力是在南宋的數倍,在海外諸國也是如此,所以有條件的宋朝人不顧朝廷禁令,紛紛攜帶銅錢偷偷跟海外商人交易。

紹興三十年,右正言王淮說“對境例用短錢,南客以一緡過淮(到金國),則為數緡之用。”

高麗、日本、東南亞諸國中,銅礦也是稀缺資源,銅器價格很高,宋朝銅錢的購買力在這些國家也有十倍的差額。海外諸國的物品“凡值一百貫文者,止可十貫文得之,凡值千貫文者,止可百貫文得之。”

宋朝銅錢外流,成為周邊國家通用貨幣,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

茶葉是大宗貿易商品

巨大的利潤空間讓各國紛紛前來和宋朝交易。以前的交易是前來換取本國稀缺的貨物,像是絲綢、茶葉、陶瓷等商品,現在的目的就是為了換取銅錢,把本國的商品換成銅錢之後,直接運回本國。表面上中國人拿銅錢買了很多在國內買不到的物品,實質上卻造成了宋朝國內銅資源的流失。

宋朝銅錢外流,成為周邊國家通用貨幣,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

美元是國際貨幣

宋錢流失的影響

1、宋錢價值高、信用好,使各國同宋朝交易有利可圖,使各國紛紛前來和宋朝貿易,客觀上促進了地區間貿易往來。不僅僅是宋朝和周邊國家的聯繫增強,宋錢在周邊國家間可以通用,西夏與金之間的貿易往來也用宋錢,發揮了國際貨幣的作用。

2、宋錢外流之前,各國國內的交易多是採用以物易物的形式,布匹和大米、牛羊等物充當一般等價物,非常不便。在宋錢流入之後,這些地區依靠宋錢的流通,初步建立了自己的貨幣體系,宋錢甚至成為了這些國家的主要貨幣,刺激了東亞地區貨幣經濟的發展。

宋朝銅錢外流,成為周邊國家通用貨幣,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

大米曾經作為一般等價物

3、購買力差價也使宋朝的老百姓,尤其是邊境和沿海地區的老百姓可以購買到質美價廉的外國物品。

4、宋錢向國外流失,加上國內銷錢為器,鉅商大賈、豪強大家窖藏銅錢不出,造成宋朝一直處於“錢荒”的狀態。宋朝雖然多次制定法律阻止銅錢外流,但是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的,有誰能抵抗1000%的利潤誘惑呢?在邊境地區實施鐵錢制度,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對銅錢外流起了一定作用,但是作用終究有限,還造成了國內錢幣制度的混亂。

宋朝銅錢外流,成為周邊國家通用貨幣,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

鐵錢母錢

5、拿銅錢買東西時是很痛快的,但是銅礦始終是有限的,北宋末年,就出現了鑄幣材料不足的情況,於是宋朝實行了嚴格的銅禁:禁止私人採鍊銅礦;禁止私自制造銅器;禁止攜銅出境;大規模收繳銅器。

《長編紀事本末》:“宣和元年正月乙卯,“天下僧尼己改宮觀,其銅鈸、銅像塔等,……限十日送納,不得隱匿譭棄,類聚廳重,具數聞奏。”

但是,越是收繳這些銅器,老百姓手裡越沒有銅器使用,於是只好再熔鍊銅錢私做銅器,錢慌問題依然沒有得到解決。

宋朝銅錢外流,成為周邊國家通用貨幣,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

銅鈸也被收繳

6、為了避免百姓熔鍊銅錢,南宋政府又想到減少銅錢中銅的比例,增加鉛錫的比例。這樣在流通中就出現兩種銅錢,之前質量好的銅錢的實際價值比新錢要高,於是老百姓就把這些錢存起來,只使用質量不好的新錢。結果導致老錢一夜之間消失了,原先的物價又建立在價值比較高的銅錢基礎之上的,引起來“錢輕物貴”,這就出現了通貨膨脹了。

宋朝銅錢外流,成為周邊國家通用貨幣,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

交子

7、由於“錢慌”的出現,誕生了“交子”。交子最早在北宋的鐵錢區四川出現,當地的富戶聯合起來,發行紙質的“交子”,當地人只要向交子鋪繳納現錢,就可以得到“交子”,平常可以用“交子”交易,要用現錢的時候,只要繳納3%的手續費就可以“見交付錢”。後來交子鋪歸為官辦,“交子”就成了最早的紙幣。

宋朝銅錢不斷外流,客觀上起到了國際貨幣的作用,一方面繁榮了東亞、東南亞地區的經濟,一些國家藉助宋錢建立了貨幣體系,逐步向商品經濟邁進。另一方面,銅錢畢竟不是紙幣,它是有實際價值的,不像是現在的美元、歐元,通過超發可以向使用的國家薅羊毛。隨著銅資源的流失,宋朝本身也產生了很多問題,造成了國力的衰減。在應對這些問題的過程中,又誕生了原始的紙幣,又是貨幣史上的一個創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