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澄城好味道——“壺山香”麥子泡

在渭南澄城縣農村地區,每逢過年過節、紅白喜事,熱氣騰騰的麥籽泡就成為席面上的一道主菜。麥籽泡在澄城,乃至渭北都稱得上家喻戶曉。


澄城好味道——“壺山香”麥子泡


澄城麥子泡在民間流傳至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不但是做席面的大廚,就是普通的農婦都能做出一碗地道的麥籽泡。選用煮大肉的肉湯,熬上一大鍋大麥籽,然後將煮熟的肉片、熬過油的油渣、豬腸、豬血、涼粉等放入其中,熬煮至沸騰,最後再放上油潑辣子,誘人的香氣便瀰漫在鄉村的小院中。掌勺的大廚,麻利地將勺子左右一撇,手腕一抖,勺子沉入鍋底,再向上一撈,紅的、白的、黃的各類食材便飛鍋而出,奔向期待已久的瓷碗裡。最後還要澆上兩勺紅豔豔、油汪汪的湯汁。端上麥子泡,再去饃籠裡抓兩個熱氣騰騰的蒸饃,或站,或坐,或者乾脆尋個對勁的夥計,蹲在地上,邊吃邊諞。先撈乾的,細嚼慢嚥,最後把饃往湯汁裡一泡,吃光喝淨,別提有多舒坦了。


澄城好味道——“壺山香”麥子泡


王軍是地地道道的澄城西北鄉人, 從小就是吃著麥子泡長大的,麥子泡的味道在他心裡深深地紮下了根。時光飛逝,老一輩從事麥籽泡製作技藝的民間鄉廚越來越少,眼瞅著這個傳統技藝逐漸失傳,這讓王軍有了新的想法。


澄城好味道——“壺山香”麥子泡


帶著對地方飲食的熱愛,從2008年開始,王軍按照渭北傳統民居的樣式設計門頭,將花饃棗山、升子、剪紙、黑瓷、傳統方桌等渭北民俗元素融入其中,邀請鄉賢名流共同探討,最終創出了“壺山香”這一餐飲品牌,專門做當時最不起眼的麥籽泡!

麥子泡要好,湯是關鍵,一大早,記者跟隨王軍來到了菜市場,調料店、肉店進行採購,忙忙碌碌目的只為找到最新鮮的食材。


澄城好味道——“壺山香”麥子泡


麥子泡所用的肉湯,需要選用上好的五花肉,加水大火燒開,去沫,加調料,中火熬製一個半小時後,靜置一晚備用;鍋中煮的麥仁,需選澄城當地農戶自種,這種麥仁粘度高,口感好;做麥子泡還有一個關鍵的食材就是豬油辣子,選用豬板油,切三公分小塊,鍋中加水,大火燒開轉中火,待油塊變焦黃色,將油渣撈出,油溫降至八成,就可以潑辣子了。


澄城好味道——“壺山香”麥子泡


“壺三香”麥子泡選用的大麥仁顆粒飽滿,農家涼粉勁道有力,豬小腸嬌嫩,豆腐香而不爛,熬製的骨湯湯醇味美,再泡一個剛出鍋的熱饅頭,麥香加肉香,辣味混著香味,美美的吃上一碗,別提有多解饞了。而麥籽泡,在吃法上也是很講究的。

為了保持口味的長期不變,也讓廣大顧客長期喜歡這個味道,王軍都是經過細心研究,從不馬虎。

由於王軍善於鑽研,他烹製的“壺山香”麥子泡,以其選料紮實,工藝講究,湯純味正,鮮看宜人,吸引了四面八方的食客。

多年來,經過不懈的努力與改良,2011年王軍註冊了“壺山香”商標,2013年,“壺山香”麥籽泡被省烹飪協會評為“陝西名小吃”;2016年代表澄城小吃參加“秦東小吃爭霸賽”並獲得了狀元獎,同年10月參加第二十六界中國廚師節得到肯定;2016年1月28日,中央電視臺《遠方的家》欄目組進店進行拍攝;2017年澄城麥籽泡饃製作技藝成功入選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王軍也榮獲“非物質文化遺產”麥子泡製作技藝的傳承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