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實施減稅降費 推動高質量發展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实施减税降费 推动高质量发展

點擊上方“財政部”藍色小字,可訂閱本微信。

推動高質量發展,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確定發展思路、制定經濟政策、實施宏觀調控的根本要求。近年來,我國持續推進減稅降費,尤其是2019年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堅決貫徹了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部署,充分體現了降低營商成本、聚焦實體經濟的具體要求。

我國實施減稅降費的宏觀國際視野

實施減稅降費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抉擇。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我國經濟運行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供給側結構性的,供給體系不適應需求結構變化,經濟難以實現良性循環。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顯著增強我國經濟質量優勢。當前我國經濟運行繼續保持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但同時也面臨新的風險挑戰。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大國博弈加劇、保護主義持續蔓延,疊加國內經濟轉型升級陣痛、推動高質量發展過程中既有的結構性體制性矛盾凸顯,經濟發展面臨的下行壓力、困難挑戰和不確定不穩定因素明顯增多。深化供給側改革、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總的要求是“鞏固、增強、提升、暢通”八字方針。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就是要有利於降低實體經濟成本,鞏固“三去一降一補”成果;有利於鼓勵創業就業,增強微觀主體活力;有利於支持研發創新,提升產業鏈水平;有利於穩定市場預期,暢通國民經濟循環。

實施減稅降費是邁向現代稅收制度、適應經濟全球化外部環境的重大舉措。全球化的發展促使資本、技術、人才等生產要素的國際流動日益便捷、頻繁,稅源日趨國際化,在經濟全球化和數字化的環境下,產品生產模式、企業組織形態以及國際貿易模式都發生了鉅變,給國際稅收秩序帶來了空前的挑戰。一方面,世界主要國家正在醞釀或實施新的稅制改革,全球稅收競爭呈加劇之勢;另一方面,各國稅制趨同化進一步發展,促進包容性增長的稅收政策成為共識。同時,各國更加註重稅基侵蝕和利潤轉移(BEPS)項目等領域的國際稅收協調與合作,也在積極採取行動,探索進一步完善國際稅收規則體系,尋求應對經濟全球化和數字化稅收挑戰的根本解決之道。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必須立足“建立現代稅收制度”的方向,既在增值稅、個人所得稅改革中體現減稅的要求,以改革促減稅;又瞄準建立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現代稅制大方向,避免走彎路。

今年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的著力點

更加註重以改革促減稅,深化稅收制度改革。建立規範的消費型增值稅制度,以及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度,是建立現代稅收制度的重要內容。現代增值稅制度的典型特徵是單一稅率、貨物服務全覆蓋、抵扣鏈條完整、出口零稅率等,以更好地體現稅收中性。為了完善增值稅制度,我國通過實施增值稅轉型改革,全面推開營改增,將增值稅稅率由四檔簡併為三檔,降低增值稅稅率,取得了階段性改革成果。今年,增值稅改革朝著構建規範的消費型增值稅制度又邁出重要步伐,不僅將旅客運輸納入抵扣範圍、將不動產分兩年抵扣改為一年抵扣,進一步健全了抵扣鏈條,而且大幅降低了稅率,優化了稅率結構,為將來稅率由三檔並兩檔創造了條件。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稅制因更能體現量能負擔的稅負公平原則,符合個人所得稅制度的改革方向。我國個人所得稅改革在2018年10月和2019年1月分兩步實施,通過將工資薪金所得等四項所得納入綜合徵收範圍、提高基本減除費用標準、設立專項附加扣除、調整優化稅率結構等多項舉措,初步建立了綜合與分類相結合個人所得稅制度,個人所得稅改革取得了歷史性重大突破。

更加註重以增值稅為重點,降低實體經濟成本。今年的減稅降費中,增值稅減稅佔大頭,更有利於切實降低實體經濟成本。從稅種屬性看,增值稅減稅比企業所得稅減稅降成本作用更明顯。增值稅為流轉稅,在生產、流通、消費等各個環節徵收,道道徵收,環環抵扣,天然與實體經濟生產經營緊密聯繫。雖然從理論上講,如果貨物服務不含稅價格不變,降低增值稅對企業利潤基本沒有影響,只有最終環節獲益。但在實踐中,降低增值稅會影響貨物服務的不含稅價格,總體上降低企業成本、增加企業利潤。企業所得稅為直接稅,是對所得徵稅,降低企業所得稅無法直接惠及虧損企業。而且企業所得稅為法人所得稅,分支機構等非法人企業也無法直接獲益。從稅收收入看,增值稅是我國第一大稅種,2018年國內增值稅收入約佔稅收收入40%,降低增值稅的減負效果更為明顯。

更加註重以降稅率為主要方式,穩定市場預期。今年的減稅降費主要採取了降稅率的方式,是最直接、最有效、最公平的惠企政策,更有利於穩定市場預期。傳統的稅基優惠,往往針對特定企業,受益面較窄,受益程度不直觀,企業獲得優惠的心理感受較弱,引導市場預期的效果不強。與稅基優惠相比,降低稅率見效更快、更易操作、透明度更高、獲得感更強,給經濟注入了確定性,向市場釋放穩定的政策信號。企業對降稅率的呼聲也較為普遍、較為迫切。預期穩,投資才能穩,就業才能穩,才能形成國內市場和生產主體、經濟增長和就業擴大良性循環。通過深化增值稅改革,在去年小幅降率基礎上,進一步將製造業等行業16%的稅率降至13%,將交通運輸業、建築業等行業10%的稅率降至9%,確保主要行業稅負明顯降低,有利於穩定市場預期,增強企業信心和投資意願。

更加註重以小微企業普惠性減稅為切入點,增強微觀主體活力。小微企業數量大、分佈廣、類型多,是發展的生力軍、就業的主渠道、創新的重要源泉。在近幾年陸續出臺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稅費政策基礎上,今年進一步加大力度,出臺了覆蓋面廣、受益度大、針對性強的小微普惠性稅收減免政策,著力增強小微企業發展動力,激發微觀主體活力。將小微企業優惠稅種由企業所得稅、增值稅,擴大至資源稅等8個稅種和2項附加。同時,在降低小微企業實際稅負基礎上,引入超額累進計稅辦法,小微企業年應稅所得不超過100萬元、100萬元到300萬元的部分,實際稅負降至5%和10%,年應納稅所得300萬的企業稅負降低50%以上。一次性將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免稅標準由月銷售額3萬元提高到10萬元。

更加註重以鼓勵製造業研發創新為支撐點,提升產業鏈水平。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要把重點放在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上。自主創新是推動高質量發展、動能轉換的迫切要求和重要支撐。製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當前我國製造業正處於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在近幾年陸續出臺支持科技創新稅費優惠政策基礎上,今年又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重點降低製造業稅費負擔,有力地促進了製造業轉型升級。比如,將製造業增值稅稅率降低3個點,試行增值稅留抵退稅制度,完善增值稅抵扣鏈條,將固定資產加速折舊優惠政策擴大至全部製造業領域,擴展投資初創科技型企業享受優惠政策的範圍;等等。

全國產經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817,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