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英超:索肖的密集防守戰術取得成效,利物浦有效應對全身而退

英超:索肖的密集防守戰術取得成效,利物浦有效應對全身而退

曼聯1-1利物浦

英超第九輪焦點大戰——“雙紅會”在老特拉福德球場展開爭奪,曼聯主場迎戰領頭羊利物浦。上半場,拉什福德利用快速反擊機會率先打進一球;下半場,替補上場的拉拉納在第85分鐘扳平比分。最終,曼聯主場1-1戰平利物浦,這使得利物浦本賽季英超開局八連勝就此終結。此役過後,利物浦積25分繼續領跑英超積分榜,曼聯僅積10分排在第13名。

賽後,利物浦主帥克洛普在接受採訪時表達了對關鍵判罰的不滿:“關於第一個進球,我想每個人都會同意這是一個犯規,但是對於VAR來說,這不是一個明顯的犯規。情況就是這樣,我們沒有輸,但那確實是一個明顯的犯規。有明顯的接觸,然後奧裡吉摔倒了,他們繼續進行反擊。是的,有身體接觸,但這不是一次明顯的犯規。我確定他們是這麼說的。事情本不該是這樣的。”

“然後我們的進球被判無效,它可能是手球在先,但一切似乎都對我們很不利。我們稍微改變了一下陣型,創造了一些機會。然後我們掌控了比賽並打進一球,球場上一片寂靜。當人們認為利物浦會進球的時候,我們抓住了機會,收穫了進球。”

正如克洛普所說的,利物浦打了一場非常艱難的比賽。他們遭遇了爭議判罰並先失一球,但是他們並沒有就此認輸。他們在下半場調整了戰術並完全統治了比賽,在對手長時間密集防守的情況下還是取得了進球。在下面的戰術覆盤分析中,我們將會從兩支球隊的戰術要點和比賽中出現的問題入手,深入分析克洛普是如何有效調整戰術挽救危局的。

曼聯VS利物浦:雙方首發陣容

英超:索肖的密集防守戰術取得成效,利物浦有效應對全身而退

曼聯的3412陣型

索爾斯克亞為本場比賽排出了3-4-1-2陣型。德赫亞繼續擔任首發門將,阿克塞爾·圖恩澤貝在賽前熱身時意外受傷無法出戰,這使得羅霍有了首發出場的機會。他與馬奎爾、林德洛夫組成三中衛組合,在他們前面的是雙後腰弗雷德和麥克托米奈,阿什利·揚和傷愈復出的萬-比薩卡分別擔任左右邊翼衛。安德烈斯·佩雷拉出任前腰,馬庫斯·拉什福德和丹尼爾·詹姆斯組成鋒線搭檔。

本場比賽中,索爾斯克亞沒有使用擅長的4-2-3-1陣型,而是排出了三後衛陣型,這確實讓人感到有些意外,不過這也不難理解。他們使用三後衛陣型的用意就是要限制利物浦的邊路進攻。索爾斯克亞深知利物浦的最大威脅就來自於兩個邊後衛的助攻,當曼聯在後場防守時,3-4-1-2體系中的兩名邊翼衛回撤保護邊路,他們與三名中衛一起形成一條五人防線,可以有效限制羅伯遜和阿諾德在兩翼參與助攻。同時,三名中衛也可以有效保護兩個肋部和中路,來減少利物浦三名前鋒的威脅。進攻時,鋒線上的拉什福德和詹姆斯都是速度型的攻擊手,他們可以利用速度和控球優勢衝擊利物浦的防線,佩雷拉也可以利用自己靈活的穿插跑位豐富進攻手段,以及為雙前鋒提供火力支持。

英超:索肖的密集防守戰術取得成效,利物浦有效應對全身而退

利物浦的433陣型

另一邊,克洛普繼續使用4-3-3陣型。主力門將阿利森傷愈復出迴歸首發陣容,範迪克和馬蒂普組成中衛搭檔,左右邊後衛分別是羅伯遜和阿諾德。法比尼奧居中出任單後腰,維納爾杜姆和亨德森在兩側擔任中前衛。鋒線上,奧裡吉頂替因傷無法出戰薩拉赫擔任左邊鋒,菲爾米諾繼續留在中鋒的位置上,馬內則來到右路擔任右邊鋒。

從這個首發陣容來看,利物浦的主要戰術不會有太大的變化。中鋒菲爾米諾繼續扮演進攻支點的角色,他的接應、護球和分球都是球隊進攻端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左右兩邊分別是兩個進攻組合,奧裡吉、維納爾杜姆和羅伯遜在左路進攻時會形成緊密的聯繫,從邊路和肋部發動攻擊。右路的馬內、亨德森和阿諾德也會施行同樣的進攻策略。然而,在這個陣容中還有存在一個令人擔憂的問題,那就是奧裡吉能否像薩拉赫一樣承擔起邊路進攻的重擔,他的衝擊力和突破能否像薩拉赫一樣犀利、高效。一旦他無法發揮出作用,利物浦的進攻就等於少了一條臂膀。

曼聯利用緊逼戰術遏制客隊的進攻組織,利物浦左邊鋒奧裡吉劣勢凸顯

曼聯在比賽一開始就實施了高強度的逼搶戰術。他們用3-4-3陣型在前場進行一對一的盯防,但這樣的防守方式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貼身盯人防守,他們與目標球員保持合適的距離,以便能在第一時間壓制對手或封堵對方的傳球路線。

兩名前鋒拉什福德和詹姆斯帶領球隊向利物浦的兩名中後衛施壓,而佔據“10號位”的佩雷拉通常會向法比尼奧靠近。與此同時,雙後腰也會根據情況進入前場壓制利物浦的前衛維納爾杜姆和亨德森。這樣的高壓逼搶策略使得利物浦很難在後場中路順暢地組織推進,因為所有的向前傳球路線幾乎都被曼聯球員切斷了。從下面的場景可以看到,曼聯在比賽開始階段就積極地在前場施壓逼搶,試圖破壞利物浦的進攻組織。

英超:索肖的密集防守戰術取得成效,利物浦有效應對全身而退

曼聯的高壓逼搶戰術

受制於主隊的高壓逼搶,利物浦不得不把球傳向兩個邊路,然而,曼聯的兩名邊翼衛在看到對方中衛或門將向邊路傳球時會快速前壓進入前場來阻止利物浦邊後衛帶球推進,但是由於他們的啟動位置通常比較靠後,這使得利物浦的邊後衛能夠在對方靠近自己之前順利地接到傳球並面向前場。但這並沒有讓他們完全擺脫曼聯的高壓緊逼。當邊後衛控制球並尋找傳球目標的時候,利物浦的前場攻擊手也被對手嚴密地盯防著,他們很難擺脫對手找到理想的位置來提供傳球出口。通常情況下,他們會用背對球門的方式倚住曼聯的防守球員來接應邊後衛的傳球。

在比賽初期,利物浦嘗試從左路快速推進,利用邊鋒的衝擊力取得突破。左後衛羅伯遜在後場接球后會快速把球傳給邊鋒奧裡吉。後者看起來對曼聯中衛林德洛夫很有威脅,他幾次與林德洛夫進行1v1對決。儘管林德洛夫在單防奧裡吉時看起來有些吃力,但他還是能很好地防住對手,不給奧裡吉任何突破的機會。

在這個方面上,奧裡吉的劣勢也就突顯出來了。儘管他擁有不錯的控球的能力,但是和主力邊鋒薩拉赫相比,他缺少了靈活性和速度優勢。他無法利用速度和靈活的跑位擺脫林德洛夫的盯防。這使得利物浦的左路無法像以前一樣發揮出應有的攻擊力,這也是利物浦在上半場對抗曼聯高壓逼搶時明顯缺乏創造力的表現。

英超:索肖的密集防守戰術取得成效,利物浦有效應對全身而退

奧裡吉並沒有表現出明顯的速度優勢

曼聯的快速進攻轉換取得效果,他們的深位防守存在隱患

曼聯不可能總是壓在前場逼搶,當利物浦將球推進到中場附近時,曼聯全員會退守後場形成5-2-3的防守陣型。在這種深位防守中,曼聯的邊翼衛不會像高位壓迫那樣具有較強的侵略性,他們的任務就是保護兩翼防止對手利用自己身後的空間。因此,為了緩解邊路的防守壓力,詹姆斯和拉什福德有時會在利物浦邊後衛拿球時給他們施加壓力,阻止對方順利地推進或向前傳球。

英超:索肖的密集防守戰術取得成效,利物浦有效應對全身而退

曼聯的523防守陣型

在後場防守時,曼聯兩位前鋒的位置是他們反擊戰術的關鍵。他們在防守對方邊後衛的同時還承擔著反擊的重任。他們的位置一般都在中場線附近,一旦奪回控球權,拉什福德和詹姆斯就會快速前壓,在利物浦的中後衛和突前的邊後衛之間尋找進攻通道。他們的進球就是利用這樣的快速反擊戰術取得的。

英超:索肖的密集防守戰術取得成效,利物浦有效應對全身而退

曼聯利用快速進攻轉換打進一球

上圖展示了曼聯利用快速進攻轉換機會取得進球的全過程,可以看到林德洛夫在與奧裡吉的對抗中佔據了上風,幫助球隊搶回了球權。雙方發生身體接觸,奧裡吉摔倒在地,但是當值主裁判阿特金森並沒有示意這是犯規行為,比賽繼續進行,這就是爭議的由來。詹姆斯接到麥克托米奈的傳球后快速帶球推進,而遠端的拉什福德也在中路前插跑位。由於馬蒂普沒能盯緊拉什福德,使得後者在詹姆斯傳中時搶到了落點並破門得分。儘管視頻裁判介入調查,但最終的結果仍是進球有效。這個進球在賽後引起了巨大爭議,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利物浦主教練克洛普賽後對這個爭議進球表達了不滿的情緒。

曼聯的深位密集防守並不是無懈可擊。儘管他們五人防線可以有效地保護邊路和肋部區域,但是他們的雙後腰在為五人防線提供保護時還是暴露了一些問題。由於曼聯的後衛線前面只有兩名後腰提供保護,這使得他們的中場防線很容易給對手留下較大的空位。而利物浦的攻擊手們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他們通常會在強側進行重兵壓制吸引曼聯雙後腰向這一側移動,然後再把球快速轉移到弱側,嘗試利用中場空檔來製造機會。

上半場,維納爾杜姆曾連續兩次利用這種方式給曼聯的球門製造威脅。到了下半場,曼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調整了陣型結構。他們壓縮了陣型整體長度,佩雷拉後撤與麥克托米奈、弗雷德形成三人中場防線。到了比賽後期,索爾斯克亞甚至讓詹姆斯在邊路回撤形成5-4-1的防守陣型。這樣的結構調整解決了中場的防守問題,使得利物浦很難在中路找到可以利用的空檔。下面兩個場景展示了曼聯的中場隱患,我們可以看到利物浦連續兩次利用邊路強攻+橫向快速轉移的方式創造了較有威脅的進攻機會。

英超:索肖的密集防守戰術取得成效,利物浦有效應對全身而退

英超:索肖的密集防守戰術取得成效,利物浦有效應對全身而退

克洛普改變戰術解決防守問題,有效的換人調整挽救危局

在上半場的比賽中,利物浦的防守也出現了和曼聯類似的問題。當曼聯在邊路試圖建立人數優勢取得突破的時候,利物浦的多名球員,特別是三名中場球員經常會被吸引到這一側加強防守。這使得利物浦的中路出現了較大的空檔,從而讓他們的整條後防線都暴露在對手面前。曼聯後腰麥克托米奈兩次利用這個中路空檔製造遠射機會。從下面兩個場景中可以看到,儘管利物浦有三名中場球員,但這三人都聚集在同一側的邊路防守,使得中路留下了較大的空檔。

英超:索肖的密集防守戰術取得成效,利物浦有效應對全身而退

英超:索肖的密集防守戰術取得成效,利物浦有效應對全身而退

克洛普在中場休息後調整了戰術,他將陣型改為4-2-3-1。維納爾杜姆回撤到後衛線前面與法比尼奧組成雙後腰,而亨德森留在了右路擔任右邊前衛,馬內回到了熟悉的左路,菲爾米諾被安排的“10號位”,奧裡吉成了突前前鋒。當他們在後場防守時,兩名邊前衛馬內和亨德森可以回撤到中場與雙後腰形成一條四人中場防線。即使防守重心發生偏移,他們也有足夠的球員在弱側進行保護。這就解決了上半場出現的中路防守問題,也使得曼聯不能再像上半場那樣利用客隊的中路空檔創造進攻機會。

英超:索肖的密集防守戰術取得成效,利物浦有效應對全身而退

利物浦變陣為4231陣型

與此同時,曼聯的整體防守位置更加靠後。他們幾乎放棄了控球,轉而用“大巴陣”在後場密集佈防。正如之前所提到的,為了堅強對中場的保護,一球領先的曼聯也在下半場也調整了陣型。麥克托米奈出任單後腰,弗雷德和佩雷拉在其兩側提供保護,從而形成了5-3-2的防守陣型。雖然兩支球隊都在中場增加了一名球員,使得雙方的中場防守能力得到提升,但是曼聯中場人數還是少於對手,這使得曼聯仍然無法控制中場,他們的防守更加被動了。

英超:索肖的密集防守戰術取得成效,利物浦有效應對全身而退

曼聯將陣型變為532

與五人後衛線緊密站位相比,曼聯中場三名球員之間的距離會稍大一些,他們在球場上佔據了很大的空間,試圖將防守範圍覆蓋到更靠近邊線的區域。佩雷拉和弗雷德的任務就是給利物浦的邊後衛施加壓力。在此之前,曼聯的兩名邊後衛更多的是被客隊邊後衛壓制,無法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然而,利物浦仍然沒有找到有效的進攻辦法。四名攻擊手經常與曼聯的五名後衛保持在同一水平線上,他們之間的聯繫不夠緊密且缺乏機動性。多數情況下,利物浦仍然依靠後衛線的傳中球來尋找前鋒。他們希望利用中鋒的支點作用來帶動進攻,但是他們的傳中球往往由於質量不高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

當比賽再次陷入僵局的時候,克洛普連續做出人員調整。他用張伯倫和拉拉納分別換下了奧裡吉和亨德森。利物浦繼續控制比賽,他們獲得了大量的控球權並加強了對曼聯防線的衝擊力。由於利物浦的進攻壓力進一步增強,詹姆斯也開始回撤防守來填補邊路空位,這使得曼聯形成了5-4-1的密集防守陣型。然而,看似密不透風的曼聯防守端還是出現了一個致命的問題,而利物浦完美地利用這個機會扳平了比分。

英超:索肖的密集防守戰術取得成效,利物浦有效應對全身而退

曼聯球員的緊密站位使得邊路出現空檔

由於曼聯的防守球員都採用緊密站位的方式來阻止對手從中路和肋部取得突破,這使得他們的兩個邊路給對手留下了一些可以利用的空間。當羅伯遜在禁區左側拿球時,對位的曼聯右邊後衛萬-比薩卡由於位置過於靠近中路,使得他沒有足夠的時間來向羅伯遜施壓。羅伯遜輕鬆地傳出了一記低平球,前點的菲爾米諾巧妙地把球漏了過去,而林德洛夫和羅霍都未能成功地攔截傳球,後點的拉拉納順利地將球打進球門扳平了比分。在這個球的防守中,盯防拉拉納的羅霍也負有一定的責任。可以看到,曼聯的三名中後衛分別盯防利物浦的三名攻擊手,只有羅霍在最後時刻離開了拉拉納試圖上前攔截皮球。然而,他的計劃失敗了,拉拉納完全是在無人盯防的情況下將球打進的。

英超:索肖的密集防守戰術取得成效,利物浦有效應對全身而退

羅伯遜助攻拉拉納扳平比分

利物浦在最後時刻扳平比分真的只是運氣使然嗎?筆者認為利物浦的進球是必然的。客隊在下半場完全控制了比賽,他們下半場的控球率達到70%以上,並持續不斷地向曼聯施壓進攻。他們收穫進球完全是大概率事件。如果比賽時間能再稍長一些,他們完全有可能反超比分。反觀主隊,曼聯已完全陷入了被動的局面。不要說製造反擊機會,他們連持續控球的機會都少的可憐,丟球是遲早的事。

寫在篇尾

英超:索肖的密集防守戰術取得成效,利物浦有效應對全身而退

賽後數據統計:曼聯VS利物浦(右)

不可否認,索爾斯克亞在面對克洛普時制定了正確的戰術。雖然很多人認為他們踢得很難看,但他們還是率先取得進球並將領先優勢一直保持到比賽的最後階段。僅就戰術層面而言,曼聯的防守反擊戰術確實有效地遏制了利物浦的進攻,使得客隊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找不到理想的進攻手段。索爾斯克亞的大膽變陣也是曼聯為數不多的亮點之一,他能針對對手的戰術風格採用不同以往的戰術策略就足以證明他的執教能力正在提升。然而,他的臨場指揮能力還有待提高。當球隊在最後階段逐漸陷入困境的時候,他遲遲沒有進行換人調整來使球隊擺脫被動的局面。直到比賽的第84分鐘,索爾斯克亞才第一次做出換人調整,還是用剛剛傷愈復出的馬夏爾換下了對位的拉什福德。可以說,這樣的換人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

英超:索肖的密集防守戰術取得成效,利物浦有效應對全身而退

索爾斯克亞與克洛普

利物浦上半場的狀態不是很好,尤其是在面對曼聯高壓逼搶的時候,他們似乎找不到有效的應對辦法。儘管他們在下半場完全統治了比賽,但仍然沒有發揮出最大的創造力。克洛普的臨場調整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他的每一次變陣換人都取得了不錯效果。特別是在換上張伯倫和拉拉納後,他們中路進攻的質量得到了提升。張伯倫連續在中路製造遠射威脅,而拉拉納更是立下大功扳平了比分。從比賽中可以看到,薩拉赫的缺陣大大削弱了球隊的攻擊力,奧裡吉完全無法像薩拉赫那樣持續地提供衝擊力,他的速度和空間意識並沒有表現出明顯的優勢。這從另一個角度反映了球隊對鋒線三叉戟的高度依賴性。隨著多線作戰激烈程度的提高,這種依懶性將會成為制約球隊進步的關鍵因素,克洛普必須儘早找到應對之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