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孩子為什麼會自卑?自卑的信號有哪些?看看這篇就知道

孩子為什麼會自卑?自卑的信號有哪些?看看這篇就知道

1

最近,網上熱傳的一張照片,讓人看後有些許心酸!

一群孩子站在操場上等待放學,隊伍排列有序,可唯獨有一個孩子站在隊伍外面,意外醒目。

孩子為什麼會自卑?自卑的信號有哪些?看看這篇就知道

這個孩子和其他人有些“不同”,身上穿得髒兮兮的,尤其是揹著的一個用麻袋做成的書包格外扎眼。

據瞭解,這個孩子家境貧寒,連書包也買不起,開學前夕,媽媽親手為他縫製了麻袋書包。可以看到書包四周密密麻麻的針腳,雖簡單,但背幾本書夠用了。

看到這個別樣的書包,網友評論道:

孩子為什麼會自卑?自卑的信號有哪些?看看這篇就知道

一個書包,喚醒了很多人小時候的經歷,也許只是一件簡單的物品,卻足以被別人邊緣化。看著照片裡的孩子,默默地低下頭,站在隊列之外,好像被大家孤立一樣。

孩子雖小,也有自尊,當感覺和周圍格格不入,或總受到周圍人的排擠和欺負時,容易滋生自卑心理。

自卑的孩子,會像一隻鴕鳥一樣,深深地把自己埋進沙子裡,不敢外露,這個世界上有太多的東西,會讓他們瑟瑟發抖。

害怕,似乎成為了他們性格的代名詞。

孩子為什麼會自卑?自卑的信號有哪些?看看這篇就知道

2

孩子自卑的4個信號

每個自卑的孩子,煩惱都不一樣,相似的是他們內心都充滿著痛苦,常覺得自己很差。

被人欺負,不敢反抗,回家也不敢跟爸爸媽媽說,雖然心裡很害怕,但還是選擇默默忍受。

遇到很想做的事情,也不敢爭取,生怕努力後沒結果,再一次受到傷害。

自卑的孩子,心裡常有害怕、痛苦、糾結伴隨,在發出不同的信號中,可以找到自卑的存在。

比如不敢拒絕。

面對別人的要求,即使已逾越內心的界限,心裡有一萬個不願意,但嘴裡說不出不字。心生拒絕,卻無力拒絕。

比如怯場和怕生。

一些孩子,在面對陌生環境和人時,陌生感如影隨形,把他逼到父母身後,不敢言語,不敢動,生怕周圍的一切會對自己造成傷害,時刻想逃離。

孩子為什麼會自卑?自卑的信號有哪些?看看這篇就知道

比如輸不起和玻璃心。

即使自己做得已經很好,成績不錯,卻永遠無法填補空洞的心。總想要戰勝別人,總想讓自己看起來更好,一旦失敗,自己很難承受得起。

比如無法認同自己。

會覺得自己很差,不會有人喜歡自己,把自己縮小到一個殼子裡。

每個孩子自卑的表現,各有差異,最重要的是看見孩子的自卑,早點把它扼殺在搖籃裡。

不然,時間長了,它會慢慢放大,導致“自卑情結”,讓一個人陷入難以逃脫的惡性循環,最終對自我價值產生懷疑和否定,然後變成永久性的性格特點,傷害孩子一生。


3

孩子的自卑從哪兒來?

心理學家阿德勒說,自卑其實是每個人的正常情緒,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為我們都想讓自己更優秀,讓自己過更好的生活。

自卑與我們的生活如影隨形,但來自於內心深處的自卑情結,多源於父母的養育方式。

學習群裡一個家長說到中西育兒的最大不同:在西方,養育孩子是享受做父母的過程;在中國,育兒是付出後求回報的過程。

孩子為什麼會自卑?自卑的信號有哪些?看看這篇就知道

所以,在孩子成長中,父母會施行“無條件控制”:愛是有條件的,“爸媽老了以後就靠你了”;上學期間,報各種補習班,期待孩子鶴立雞群;從小到大,與別人家的孩子比較,哪裡有短板比哪裡;打擊、斥責,是家常便飯……

在一期《少年說》中,一個女孩哭著大聲請求媽媽不要總是打擊自己,因為打擊真的很傷人。

“為什麼每次考完試,你都要跟我說,你們班XXX考得很厲害?”

“為什麼要一直這樣打擊我?”

“為什麼我自己一直在努力,你從來沒有看到過?”

孩子為什麼會自卑?自卑的信號有哪些?看看這篇就知道

在女孩拋出三連問之後,媽媽還用一貫的強硬態度回應:如果不打擊你,你就會有點飄。最後,女孩所求無果後,哭著跑下臺。

我打擊你,是為你好;別人家的孩子,永遠是最好的。多少父母在用這句謊言掩蓋內心真實的慾望。在慾望矇蔽雙眼後,她看不到,正是這些話,讓孩子正在悄悄變得自卑。

父母是孩子成長的參照物,如果父母內心住著一個自卑的小孩,如何映照孩子,讓他成長的自信。


4

孩子自卑的第二個來源,是周圍環境帶來的傷害。

青年作家蔣方舟,在一期《奇葩大會》上,自曝自己是討好型人格。這讓我們對年少成名,富有“天才作家”稱號的她有了新的認識。

討好型人格,另一面就是自卑。是什麼讓她有自卑感?這還要追溯到她小時候的一段經歷。

大概十一二歲,蔣方舟去廣州一個有錢的親戚家,撿姐姐不要的衣服穿。撿的過程中,耳聾的姨姥姥坐在一旁大聲的喊,翻吧,翻吧,盡情地翻吧!

孩子為什麼會自卑?自卑的信號有哪些?看看這篇就知道

也許是當時姨姥姥聲大的作用,正好契合內心的變化,也許是環境的影響,總之,這件事給蔣方舟帶來了深深的自卑感。

因為有自卑感,她會格外看重別人的認可,對很多事採取討好態度,忽視自己的感受,不敢發表自己的觀點,不敢反抗任何事,活得委屈又不快樂。

環境,是一個人成長無法改變的事實,就像如果出現成績不好、性格懦弱等問題,很容易受人欺負,導致自卑心理。

在一個孩子心裡,也許一次被欺負,就會給心靈帶來永久傷害;也許一個外號,足以讓孩子卑微很久。

5

讓孩子遠離自卑,可以這麼做

想讓孩子遠離自卑,需要走進他的內心,用溫暖碰觸,孩子才會不斷地打開自己世界的大門。

尊重

《小歡喜》中,喬英子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學習好,人美,性格也不錯,可以說就是“別人家的孩子”了,本可以有一個順暢的成長過程。

孩子為什麼會自卑?自卑的信號有哪些?看看這篇就知道

但控制慾極強的媽媽覺得這不夠,考試除了第一,其他都一樣;喬英子一心想考南大,媽媽一定要她考清華。

在媽媽宋倩的長期逼迫下,喬英子由於精神壓力大,患上了抑鬱症,整天悶悶不樂。

當認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後,宋倩反思,選擇尊重孩子的成長和決定。最終,喬英子重獲快樂,成為了自己。

不被父母尊重的孩子,心裡會很苦。

愛孩子,不只是表達於口頭上,而在實際生活中,是否在小事上尊重他的意願,是否多傾聽他的想法,是否讓他承擔該擔負的責任。

多給愛

在《武志紅的心理學課》中,武志紅曾講過一段自己的成長經歷。

孩子為什麼會自卑?自卑的信號有哪些?看看這篇就知道

他出生之前家裡很貧窮,而自他出生後,家裡情況開始有好轉,以此被認為是福星。

因為父母打心眼裡這麼認為,所以在武志紅成長中,他得到很多積極的關注和愛,父母從不否定他。

這樣的認可和積極期待,給了武志紅堅實的自信基礎。當一箇中央電視臺的哥們問他,你怎麼從來沒有因為你是農民的孩子而自卑過?

武志紅回答,之所以不怎麼自卑,是因為父母最初的無條件積極關注和愛,讓我有了基本的自信。

心理學家羅傑斯說:對待孩子,一定要做到“無條件積極關注”。

無論孩子所做出的行為和想法是否達到你的標準,他都可以展露真實的自己,不擔心被嘲笑,被拋棄。不管我變成什麼樣子,都有人愛。

這樣,孩子才會穿上最堅硬的鎧甲,不被傷害。

當孩子擁有足夠愛和尊重,他的內心會多一份探索外界的力量,然後幫助孩子發掘長處,少糾結於自己的不足,當正向的力量足以與負向對抗,勇氣噴湧而發。

當有一天,孩子的內心充滿著積蓄已久的力量,自卑就不再是成長中的“攔路虎”,而是成長的一抹見證。

孩子為什麼會自卑?自卑的信號有哪些?看看這篇就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