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 適合草缸養殖的魚類,你知道幾種?

適合草缸養殖的魚類,你知道幾種?

前言

市面上所販賣的熱帶魚五花八門,種類繁多,產地也遍佈世界各大淡水河流域,它們各有不同的水質適應條件,以及特殊的替性,所以如何為水草選擇合適的同居魚,也是我們所應關切的話題。

1.體型越小越好:因為小型魚看起來美麗、輕巧、活潑兼備,在水草叢中群遊、穿梭,最能表現動態的韻律感,好像音符在樂章中跳躍一般 。 例如,各種燈科魚及孔雀魚最適合作為水草的同居魚,故也有"水草魚"的雅稱。

2.不能傷害水草:凡屬草食性的魚類皆不適合當作同居魚,以免水草被啃食的體無完膚。 另外,有挖掘洞穴覓食、產卵或佔地盤等替性者,亦不適合 ,以免水草被連根拔起,或破壞水草景觀。 神仙魚等均沒有前述問題,因此不會傷害水草,而且其體型美麗,行動優雅,值得選作水草的同居魚。

3.具有除藻功能:藻類是水草缸的大敵,如果能放養一一些專門吃藻的魚,它們會很負責地穿梭在水草間,努力且不停地搜尋,攝食剛長出來的藻類,讓藻類沒有大量滋生的機會。

4.需不具有攻擊性:不要放養無法和平共處的魚種,因為會造成彼此間的抗爭、攻擊、鬥咬,或甚至吞食,結果可能因此造成魚兒損失,也可能波及水草,使之受到間接傷害。

5.不同水層的群遊性:適量平均選擇不同水層生活的魚類,即俗稱的底層魚、中層魚 :七彩神仙與上層魚,讓這些魚類在水族缸內的不同水層中群遊,以構成更具動人的美麗的盡面。

適合草缸養殖的魚類,你知道幾種?

草缸魚類與草的關係

水草缺乏養分供應是無法育成的,如果魚的排洩物能轉化成水草養分,對水草的順利育成,當然具有正面的幫助。 問題是,玩賞水草缸最大的挑戰,除了要設法將栽植的水草順利育成外,還要對抗藻害的發生。 如果在魚的飼養過程中,因自產養分太多,而引爆藻問題,也是我們最頭疼的。

藻害的發生與水體中累積的養分有密切關係,本來我們可以透過適當的施肥控制方式來加以防治,但是由於同居魚的排洩物具有轉化成水草養分的功能,使得我們對於施肥的質與量應該如何控制變成難以操作, 因為我們通常無法實際掌握究竟有多少的排洩物,能轉化成多少的水草養分。

已知的排洩物能轉化成水草養分的,以銨、硝酸鹽(皆為氮肥)及磷酸鹽(磷肥)為主,偏偏這些養分是導致藻害的發生最關鍵的養分,所以氮肥及磷肥的自產量多少,會直接影響藻害是否發生的問題。 一般而言,養魚數量越多,自產的氮肥及磷肥也越多,如果任由它們在水體中不斷累積,坦白說,到最後想不爆藻也難。

為了預防藻害問題發生,必須在施肥上作適當的管制, 那就是在施肥的控制上,我們可以在水草的肥料中,完全排除這兩種養分的存在,讓水草直接從水草缸去吸收魚的排洩物所衍生的養分,如此一來,既可以兼顧水草對氮肥及磷肥的需求,也可以防止因氮肥皮磷肥的過量累積,而滋生藻害問題。

適合草缸養殖的魚類,你知道幾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