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1 上海“最美”的舊樓改造


上海“最美”的舊樓改造

該項目位於上海市靜安區華山路1520弄街區,通過對舊樓的更新改造,建築師旨在賦予其新的面孔和生命,以提供高品質的空間和環境,建立精美辦公和商業建築,改善華山路的城市形象。

建築師提供的文字說明。該項目位於上海市靜安區華沙路1520弄,通過對舊建築的更新改造,建築師旨在賦予其新的面貌和生活,以提供高品質的空間和環境,建立精美辦公和商業建築,改善華山路的城市形象。


上海“最美”的舊樓改造


上海“最美”的舊樓改造

場地較為複雜,建築北側臨華山路,面向華山綠地公園,所以北立面作為建築主要形象立面,東側是現存住宅區,南側是配電房。同時,應面對諸多老舊的建築,改造建築並需要重新梳理與周邊環境和已有建築的關係。

場地相當複雜,舊建築的北立面是面向華山路綠色公園的主要形象,東面是現存社區,南面是配電室。同時,應考慮大量舊建築物,並在重建過程中審查建築物與周圍環境以及現有建築物之間的關係。


上海“最美”的舊樓改造


上海“最美”的舊樓改造

該大樓共5層;一樓可通過沿街直接進入;第二層及以上通過東側通道進,然後從內部大廳轉換進去;為了便於管理,在東側設置了一個獨立的大門;穿過一個線性景院後,可以到達東南角的辦公大廳;從鬧到靜的過渡,從顯入隱的變幻,注重人的內心體驗,傳遞了特有的人文內涵與品牌價值。

至於這種情況,大樓共有5層; 一樓可通過街道直接進入; 第二個及以上通過東部通道進入,然後從內部大廳轉移; 為了便於管理,在東側設置了一個自治的大門; 通過一個線性風景院後,可以到達東南角的辦公大廳; 從噪音到安靜的過渡,從顯眼到隱秘的轉變,以及強調用戶的體驗,傳遞出特殊的人文內涵和品牌價值。


上海“最美”的舊樓改造


上海“最美”的舊樓改造

重建項目完成後將擁有“PURE”的氣質(P:靜謐,城市中的靜謐之處; U:城市,城市是背景; R:改造,給舊建築增添新面孔; E:生態)。極簡形體,純白色和簡單的構造都回應嘈雜與喧鬧的周邊城市環境,在城市中營造了一處靜謐之地。

主立面採用白色無機飾面砂漿,營造純淨安靜的氣質;通過使用表面的紋理和顆粒感,凸顯精緻細膩的高品質形象它的開窗迎合自然光進入室內,因此創造了一個舒適和愉快的內部空間,同時可以更好地感知北側的華山綠地,將自然融入建築。

重建項目預計將具有“純粹”的設計質量(P:寧靜,城市中的和平宮殿; U:城市,城市是背景; R:再生,給舊建築增添新面貌; E:生態學)。非常簡單的形狀,純白色和簡單的配置都響應嘈雜和喧鬧的附近環境,在城市中提供一個安靜的地方。主要外立面採用白色無機飾面砂漿,營造純淨安靜的品質; 通過使用表面的紋理和顆粒感,突出了高精細和精緻品質的圖像。它的開窗迎合自然光進入房間,因此創造了一個舒適和愉快的內部空間,因此可以更好地感知北華山綠地,同時將自然融入建築。


上海“最美”的舊樓改造


上海“最美”的舊樓改造

作為主要的展示面,在北立面上使用了大小不同的模塊化GRC和EPS網格構件,形成了一種“蒙德里安”幾何抽象畫的機理 - 一種城市藝術品;它也可能形成一個不斷變化的界面;而由太陽連續運動產生的陰影增加了建築的動態感,這取決於觀者的位置,光和陰影,賦予建築新的面孔及生命。

作為主要的展示面,在北立面上使用了不同尺寸的模塊化GRC和EPS網格組件,形成了一種用於幾何抽象繪畫的蒙德里安機制,一種城市藝術品; 它也可能形成一個不斷變化的界面; 而由太陽連續運動產生的陰影增加了建築的動態感,這取決於觀察者的位置,光線和陰影,給建築物帶來新的外觀和生活。


上海“最美”的舊樓改造


上海“最美”的舊樓改造


上海“最美”的舊樓改造


上海“最美”的舊樓改造


上海“最美”的舊樓改造


上海“最美”的舊樓改造


上海“最美”的舊樓改造


上海“最美”的舊樓改造


上海“最美”的舊樓改造


上海“最美”的舊樓改造


上海“最美”的舊樓改造


上海“最美”的舊樓改造

擴初圖紙

上海“最美”的舊樓改造


建築師:日清設計Lacime Architects

地點:中國上海

主建築師:熊星,章翼

設計團隊:吳笛,馬大偉,曾小輝

年份:2018

攝影:張虔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