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9 社群營銷:4萬億社群蛋糕,為什麼自己分不到一杯羹

社群是個營銷的熱門話題,因為整個行業低速增長時期,社群逆勢生長,獲得很快發展。那麼社群的規模到底有多大?社群蛋糕那麼大,為什麼90%以上都分不到一杯羹?

據統計,2017年社群商業規模達1900億元,預計到2020 年將達到 4 萬億,成為繼平臺電商之後,下一個踏上風口的企業營銷方式。雖然社群營銷的市場蛋糕很大,但做好社群運營仍然是讓人頭痛的事情。目前,有93%的社群還是主要基於免費活動或運營,僅7%的社群有收入行為。免費的永遠是用戶最喜歡的,但是當社群發展到一定的量級之後,如何變現及盈利成為社群生死存亡的重大課題。

社群營銷:4萬億社群蛋糕,為什麼自己分不到一杯羹

那麼社群這麼大,為什麼有的人就是分不到一杯羹呢?《哈佛商業評論》一個觀點很好的說明了這個問題,是因為“沒有找鎖定客戶的真正需求”,那麼該如何找到客戶的真正需求並且進行滿足呢?該文章認為首先,搭建社群的企業要提前把握大致的用戶需求範圍,也就是 “圈地”。

圈地的目的不在於設定邊界,而是在於讓需求不會天馬行空,脫離公司實際情況和對社群價值的定位。做到這點並不難,只要想做社群,老闆必定在腦海中已經有大致的 “海市蜃樓”,營銷官要做的就是把海市蜃樓中的合理部分的框架描繪出來,不合理的部分果斷刪掉,避免後續的社群斷層。

其次,調研在獲取用戶需求中扮演重要角色。面對複雜的用戶需求,企業更要有所取捨和判斷,哪些是產品的拳頭功能,哪些是自己區別於對手的核心競爭力,哪些又是圍繞產品能提供給用戶的增值服務。很多社群運營者總是喜歡無休止的問自己“如何才能吸引用戶消費我們的產品?”,最後答案沒想到,自己對社群運營更加迷茫。莫不如此時換個角度問自己,“我能為用戶一天24小時內的痛點提供什麼解決方案”。

社群營銷:4萬億社群蛋糕,為什麼自己分不到一杯羹

對於社群的運營一個朋友,用3個月時間把一款在中高端白酒從0運營到數千萬銷售額。總結他成功運作的關鍵,有以下幾點做到得:

一是找到一款足夠好的產品。做產品有一個“山巔理論”:做產品就如同把一塊巨石推向山巔,這樣它就具備向下的強大勢能,減少渠道阻力也即銷售阻力。

在社群模式下,是靠社群成員之間的口碑傳播,帶來進一步的二次傳播。產品賣相不好,就不會有嘗試性消費,產品品質不好,就不會有二次消費。兩者都有了,才會有二次傳播甚至多次傳播。

現在是消費者迭代時期,消費者注重品質,注重顏值。一個產品,如果連周圍的朋友都不願意用(發自內心而非礙於情面),那麼這個產品就失敗了;一條傳播語,如果連公司的員工都不願意傳播,那麼這個傳播語也失敗了。

二是構建一個合夥人模式。中產階層是各行各業的中堅力量,具有蓬勃向上的活力。而單個人的力量是薄弱的,聯合起來力量將會超出想象的強大。所以,一個“酒+互聯網”的合夥人模式要求既接地氣,又能被接受。我判斷合夥人模式是酒業的一個未來,不管是企業內部的合夥人變革,還是外部廠商之間,都需要合夥人模式的搭建。

三是依託於一個基礎社群。從一個相對強關係群體找到切入點是社群運作的關鍵。這裡面有豐富的內涵,在社群裡做產品眾籌即是一個非常好的方法。不同於互聯網平臺上的眾籌,純粹依賴線上平臺的長尾效應。社群眾籌主要依託於線上的微信群,以及線下的各種圈層,具有一定的強關係,屬於精準眾籌,比如同學群、愛好群、老鄉群等。

社群營銷:4萬億社群蛋糕,為什麼自己分不到一杯羹

2018年是社群商業化的一年,相信隨著大家探索的加快,社群經濟也會快速發展。對於社群的操作和管理,如果大家有興趣,可以在點下關注,將與大家做進一步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