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老股民嘔心瀝血:9大追漲停經典法寶 少看一分鐘都覺得虧!

近期,收到了很多粉絲朋友給我的留言,說了自己的一些操作問題,這裡我也詳細的做了一個總結,並把這些問題的答案,以文章的形式給大家講一下。主要是有三個問題:

第一,怎樣解讀漲跌停板下的成交量?

第二,追漲停板經驗分享?

第三,有什麼方法可以識別主力建倉?

下面,我給大家來逐一地解答,希望大家能夠耐心地看完,如有任何不懂的,可以在我文章底部給我留言。

首先,我們來回答第一個問題:怎樣解讀漲跌停板下的成交量?

在一般情況下,價漲量增,我們都會認為價理配合的情形較好,後市的漲勢將會持續,投資者應該繼續追漲或持股。如果股價上漲時,成交量未能有效的配合放大,說明市場上的廣大投資者追高意願不是十分強烈,後市漲勢難以持續長久,投資者應當適當地輕倉,調整倉位結構。

但是,在漲跌停板制度上,若是股價出現了跌停,買方的投資者一般都會寄望於第二日繼續大幅度下跌,能夠以更低的價格買進,因而會暫時作為“袖手旁觀”之態。結果在股票缺少買盤進入的情況下,成交量也就顯得十分稀少,股價的跌勢反而持續不止。與之相反,如果在跌停板的價格之上,中途由於多方力量的介入,成交量因此而出現放大的現象,說明有相當的實力資金開始有計劃地逐步主動介入,因而後市行情將有可能止跌回穩,重新出現一種生機。 在漲跌停板制度下,股票的成交理的細微變化則呈現出如此顯著不同的特徵:

1、漲停的成交量小,將繼續漲升;跌停的成交量小,將繼續下跌。

2、漲停的中途被打開的次數越多時間越久,且成交量越大,則行情反轉下跌的可能性越大;同樣的道理,跌停的中途被打開的次數的越多時間越久,且成交量越大,則行情反轉上漲的可能性就越大。

3、漲停關門的時間越早,後市漲升的力度也就越大;跌停關門的時間越早,後市跌落的力度也就越大。

4、封住漲停板的買盤數量大小和封住跌停板時的賣盤數量大小說明買賣雙方力量的大小程度,這個數量越大,繼續原有走勢的概率則越大,後續漲跌的幅度也就越大。

然而,正因為漲停板制度的上述種種特殊性特點,許多莊家則充分利用這些來迷惑場外的散戶投資者。

在實戰操作過程中,莊家若是想出貨,就會先以巨量買單封住漲停板,以充分吸引市場的人氣。自然原來本想拋售的投資者則會以漲停板的價格追進,而此時此刻,莊家則會藉機撤走買單,填上賣單,自然很快就將倉位轉移到了散戶投資者手中。當盤面上的買盤消耗的差不多的時候,莊家又會在漲停板上掛上買單,以進一步誘多製造買氣蜂擁的假象;當散戶投資者又再度追入時,莊家則又開始撤去買單排到前面去,如此反覆的操作,那可使籌碼在不知不覺中悄悄地高位出脫,從而達到逃莊出局的目的。

與之同樣的道理,莊家若是想買進籌碼以達到增倉的目的,就會先以巨量的賣單封住跌停板,以充分製造空方的效應氛圍,打擊市場的人氣,促使場外投資者出脫自己所持的籌碼,待嚇出大量拋盤之後,莊家就會悄悄撤掉原先掛上去的賣單,讓在後面排隊的賣單排到前面來,自已則開始逐漸買進。當場外的拋單被自己吸納將盡之時,莊家則又會重新掛出巨量跌停的拋單在跌停板上,如此反覆的進行操作,以便進一步增大自己的持倉量。

在上述的情形下,人們所見到的鉅額買賣單其實都只不過是虛構的而已,遠不足以作為我們判斷後市行情發展的依據。在實踐操作中,為了避免上述誤導產生錯誤的行為,必須密切關注封住漲跌停板的買賣單的微妙變化狀況。同時也必須判斷出其中是否存在頻繁的掛換單的現象,漲跌停板是否經常被打開,以及每筆成交之間的細微變化和當日成交量增減狀況等,因此而作出正確的判斷,相應地調整自己的具體操作。

在漲跌停板制度下,由於重大利好利空消息的突然出現,股票的價格因此突發性的緣故,漲跌迅猛而且沒有成交量相伴,因而其所產生的結果是下跌時,投資者都在高位上被套牢,且被套的幅度一般都較深;上漲時,持股者都基本上獲利,且獲利的程度一般都比較大,故此,踏空的投資者也都有一種懊悔的心理。

因此,一旦出現連續幾個跌停板之後,就有可能出現下面的幾種情形:

1、持股者因被高高套牢,遂抱著一種“死豬不怕開水燙”的心理。本來就已經嚴重虧損,即使再跌也不拋售股票;即使回漲一點點也不願意脫籌,反正已經虧了錢,因此,市場上的賣壓反而變得很輕起來,稍有利好消息,就容易出現有漲停板的強勁反彈。

2、正因為在高位上套牢了較多的籌碼,從而在開始狂跌的價位上,就會成為日後反彈行情產生後的強大阻力位,大市因升時要越過這一關口十分不易,除非有重大利好消息配合,否則必然會出跌落或橫盤整理,在此耗費許多時日。

3、一般來說,股價跌得越慘的股票,將來回升時在此處所遇到的阻力也就越大,關口越不容易超越過去。

同樣的道理,一旦連續出現幾個漲停板之後,就有可能出現下面的幾種情形:

1、若是大市配合,市場上人氣沸騰,場外的投資者受此氛圍效應的影響,一般都會抱有更高的獲利慾望,因此股價越漲越不賣出,從而形成一種無量空漲的勢態。

2、一旦大市出現不好的因素,由於市場上的投資者此時所持的股票獲利程度,基本上都已經十分豐厚,因此,就具有很強的殺跌動力,很容易出現跌停板。

3、股價在一般程度上,回落到漲升的啟動點位時,均不是那麼容易擊破的支撐位,一部分前期踏空者在正常情況下,也就紛紛進場抄底,促使股票價格回升反彈。

由此可見,在一般的程度上,漲停板時的成交量小,則意味著其行情的原有趨勢將繼續發展;成交量一旦放大,則行情的原有趨勢反轉在即。但是,股票成交量的大小程度,又因為股票流通盤大小的不均而各不相同,因此,在實踐運用之時,我們一般都採用判斷“巨量”的分析方法,多以其股票某處的換手率的大小而確定它的有效性的大小、強弱。

其次,再來回答第二個問題:追漲停板經驗分享?

1、漲停板主要有二種:一種是封漲停時主力的買單迅速跟上,天量封在漲停價上,全天不打開漲停。這是主力不讓散戶有買進時間,散戶要想買進,必須眼明手快,不能絲毫猶豫,這對散戶的技術水平和看盤水平要求比較高;另一種是在股票勉強漲停,但是不封死,時不時被打開,給人感覺很無力,按以往經驗,這是主力在漲停板位置慢慢出貨,即使收盤最後以漲停報收,第二天也走不了多高。但是,在超級牛市中,如果股價處在相對低位,第二種漲停的情況,非但不是主力出貨,而是主力利用“大家對漲停板的常規知識”在反向洗籌,這樣的股票,後面在短時間的洗盤之後,往往會是中線大黑馬。

2、不能見漲停就追,能追的只有少數

大多數情況下,股票漲停就是為了拉出出貨空間,也是說主力在邊拉邊出,出貨順暢,第二天隨時變盤,出貨不順暢,第二天繼續拉高出貨。實戰中,我們不可能及時知道主力的出貨情況,所以,見漲停就追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我們要追的,僅僅是一些在底部形成突破時的股票。

3、把握追漲停板時的最佳時機:

(1)漲停時間越早的比晚的好,早盤先漲停的比尾盤漲停的好得多。

開盤前半小時內全天交易中第一個封漲停的是最好的追漲目標,因為最容易吸引短線跟風盤的目光,並且在開盤不久就能漲停,本身也說明莊家是有計劃進行拉高,不會受大盤當天漲跌的太大影響(但不是一點沒有影響),這種股票漲停往往能封得很快,而且買單可以堆積很多,上午收盤前成交量就可以萎縮得很小,在下午開盤時就不會受到什麼衝擊,漲停封死的可能性就非常大。第二天獲利也就有了保障。

尾盤拉漲停的股票一般不能追,主力莊家尾市做盤,目的一般是為了第二天能在高點出貨,同時因為早盤漲停,即使散戶買進,今天漲停,散戶獲利也不大,第二天的獲利拋壓也不會太大,但是尾盤漲停就不同,全天在漲停前買進的散戶獲利都相當大,第二天的拋壓就會很重,風險就太大了。

(2)漲停時換手率小的比大的好;換手率超過30%的一定不要追。

在大盤處於弱市和盤整市時,換手率不要超過5%。在大盤處於強勢時,換手率不要超過15%,但無論在任何情況下,不能超過30%,包括漲停被打開後又被封住時換手率的情況。

(3)在低位盤整一段時間後突然漲停的比連續上漲後再拉漲停的好;

低位盤整的時間不能太短,要在一個星期以上,而且在盤整期間股價運行平淡,沒有出現大陰大陽,這時侯的突破往往給人的心理預期是突破後上漲空間打開,第二天的獲利幅度會大一些;而對於超跌反彈的股票,由於反彈性質決定,高度不能預計太大,要保守一些。而連續上攻的股票,由於在低位買進的人可能隨時拋出,形成大拋壓,因此除非是在大牛市,否則追漲停的時候一定要小心。而對於莊家倉位比較重的股票,莊家由於出貨需要,常常是在漲停後繼續拉高出貨,才能降低倉位,所以反而相對安全些。 (4)大盤向下時根本不要追漲停。

在一般情況下,大盤破位下跌對莊家和追漲盤的心理影響同樣巨大,莊家的拉高決心相應減弱,追漲盤也停止追漲,莊家在沒有接盤的情況下,經常出現第二天無奈立刻出貨的現象,因此在大盤破位急跌時最好不要追漲停,風險遠遠大於收益。而大盤強勢時,跟風盤的膽量很大,主力也更願意作高一線,所以,追漲只能在大盤向上時進行。

(5)有重大利好被披露漲停的股票不要追。一般情況下,主力總是對上市公司的利好具有先知先覺的能力,股價在利好出來之前已經被主力拉得老高,也就是說股價早就反應這個利好了。當利好公佈時,散戶由於消息的滯後,這時侯去追漲停,正好給了主力高位出貨的機會。

追漲停的操作要點:一是在你感覺到股票要漲停可以封死的時候,提前買進,二是漲停被突然的大單逐漸打破,破板後有只下跌一點,在幾分鐘內又迅速封停的時侯追進。

第二天開盤後,只要股票在短時間內沒有再次強勢封停,就要及時鎖定利潤出局,即使後面漲得更多,也不要後悔,否則,你將因為過於貪心而喪失很多可以及時出局的機會以至被套。尤其在當時大盤很弱的情況下,及時拋出其實是標準的迴避風險的行為,是正確的,切切不可貪心,否則,被套就是不可避免的。一定要守紀律,否則最後吃虧的是自己。

(6) 遵循了強勢原則,專挑那些短期爆發力十足的個股做短線。選股有兩大思路。一是在技術上尋找處於“兩極”的股票,處於上升趨勢加速段的極強勢股和遠離套牢區、處於超跌中的極弱勢股;二是尋找基本面變化對股價構成重大影響的股票。

(7) 追漲停時,最重要的是將心態調整好,有些朋友總是擔心追不上,錯過好股票,習慣於在漲停之前提前下單。這是非常錯誤的危險行為。追漲停的介入點一定要在待漲停個股最後一分錢價位快被消化殆盡(只剩一百多手賣單)時要快速掛單,當你掛單的時侯,往往由於時間差別的關係,看上去已經漲停了,實際了股價會有一次向下強力打壓的過程,這時侯你掛出的買盤實際上在漲停價位上排隊,由於你下手及時,一般會搶在主力的超級大封單出現之前排隊,一般都有希望成交,而且這個點位最安全。哪怕買不上都行。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最怕的就是在股票差幾分錢漲停時就急不可待的追進,自己被主力強勁的拉昇所迷惑,認為股價一定會漲停,於是搶先買入,可是主力偏偏在距離漲停只有一二分錢的時侯掉頭向下,或者是剛接觸到漲停價,卻無力封死漲停,然後掉頭向下,結果往往當天被套,損傷慘重。

(8) 放量漲停,尤其在前期小頭部處的放量漲停,一方面說明主力做多意願堅決,並不惜解放所有的套牢盤其志在高遠,另一方面也顯示了主力雄厚的資金量和強大的實力。只要未遠離主力成本密集區放量漲停往往會形成一波大行情。只有在突破成交密集區和前期頭部回抽確認時,一定要求縮量。尤其創新高後縮量說明滿盤獲利無拋壓,洗不掉的是主力籌碼,為高控盤莊股。一個從未漲停過的股票很難想象能走多高。

(9) 不可忽視操作前的準備工作。一是查看有關符合條件個股的股評,第二天的公告信息,股評對大勢的預測,對股市有重要影響的事件發展情況,有條件的還要看看龍虎榜信息,認真分析主力資金是在流入還是流出,主力資金是機構還是私摹。第二天早上,必須認真查看財經消息,看看有沒有突發事件、利空消息,順便回憶一下昨天晚上看過的信息,做好心理準備。

最後一個問題:有什麼方法可以識別主力建倉?

盤口信息是研判主力控盤程度的重要渠道。主力建倉完成與否,有時甚至僅通過盤口信息即可判斷。

一、拉昇時掛大賣盤。一隻股票不漲不跌時,掛出的賣盤比較正常,而一旦拉昇時,立即出現較大的賣盤,有時甚至是先掛出賣盤,而後才出現上漲。出現這種信息,如果賣盤不能被吃掉,一般說明主力吸籌不足,或者不想發動行情;如果賣盤被逐漸吃掉,且上攻的速度不是很快,多半說明主力已經相對控盤,既想上攻,又不想再吃進更多的籌碼,所以拉的速度慢些,希望散戶幫助吃掉一些籌碼。

二、下跌時沒有大承接盤。如果主力建倉不足,那麼在洗盤時,不希望損失更多的籌碼,因而下跌時低位會有一定的承接盤,自己賣給自己,有時甚至是先掛出接盤,再出現下跌動作。而在主力已經控制了較多籌碼的股票中,下跌時賣盤是真實的,低位不會主動掛出大的承接盤,目的是減倉,以便為下一波拉昇作準備。

三、即時走勢的自然流暢程度。主力機構介入程度不高的股票,上漲時顯得十分滯重,市場拋壓較大。主力相對控盤的股票,其走勢是比較流暢自然的,成交也較活躍。盤口信息顯示,多方起著主導作用。在完全控盤的股票中,股價漲跌則不自然,平時買賣盤較小,成交稀疏,上漲或下跌時才有意掛出單子,明顯給人以被控制的感覺。

四、大陽線次日的股價表現。這個盤口信息在研判中的作用也不可小視。一支沒有控盤的股票,大陽線過後,第二天一般都會成交踴躍,股價上躥下跳,說明多空分歧較大,買賣真實自然,主力會藉機吸籌或派發。而如果在大陽線過後,次日即成交清淡,波瀾不驚,多半說明已被控盤,主力既無意派發,也無意吸籌。

主力建倉有兩種:低吸建倉和拉高建倉。低吸建倉每日成交量低,盤面上看不出,但可從盤口的外盤大於內盤看出,拉高建倉導致放量上漲,可從盤面上看出。莊家出貨時,股價往往萎靡不振,或形態剛走好就跌下來,一般是下跌時都有量,可明顯看出。

如果某隻股票在一兩週內突然放量上行,累計換手率超過100%,則大多是莊家拉高建倉,對新股來說,如果上市首日換手率超過70%或第一週成交量超過100%,則一般都有新莊入駐。

如果某隻股票長時間低位徘徊(一般來說時間可長達4-5個月),成交量不斷放大,或間斷性放量,而且底部被不斷抬高,則可判斷莊家已逐步將籌碼在低位收集。應注意的是,徘徊的時間越長越好,這說明莊家將來可贏利的籌碼越多,其志在長遠。

以上,就是關於這三個問題的一些彙總解答,希望大家能夠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地加深印象和理解。碼字不易,如有欠妥,歡迎指正。喜歡我文章的朋友請多多點贊支持,或者轉發本文讓更多朋友能學習到。

對於這部分內容還有疑問的朋友,也可以在文章底部給我留言評論,或者關注本頭條號與我交流!

撰稿:陳曹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