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4 初中語文古詩詞鑑賞複習:表現手法

文末可免費下載。

初中語文古詩詞鑑賞複習:表現手法

初中語文古詩詞鑑賞複習:表現手法中考語文古詩詞鑑賞複習專題


考點04 表現手法

【考點突破四】:表現手法

(一)考查題型:

⑴一般提問:這首詩用了怎樣的表現手法?

⑵變式提問:請分析這首詩的表達技巧(或藝術手法)。(或詩人是如何抒發自己情感的?有何效果?)

(二)知識歸類:

表現技巧是詩人用以抒發感情的手段方法,要準確答題,必須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現手法。表現技巧分表達方式、表現手法、修辭手法三大類。

⑴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間接抒情兩種。

⑵表現手法主要有:襯托、對比 、託物言志、以樂寫哀、以聲襯靜、動靜結合、虛實結合、用典、想象、聯想等。

⑶修辭手法在古詩中經常出現的有:比喻、擬人、誇張、對偶 、設問[來

(三)方法指導

(1)指出用了何種手法(明確);

(2)結合詩句解釋手法(具體);分析表達效果(具體)。

(3)剖析詩人情感或者詩詞蘊含的哲理。

(四)答題套路(三步走):

這首詩用了……的表現手法(藝術手法,修辭手法),寫出了…… 內容, 表達了作者 …… 的思想情感。

(五)典型題例

(一)山房春事(其二)

【唐】岑參

梁園日暮亂飛鴉,極目蕭條三兩家。

庭樹不知人去盡,春來還發舊時花。

【注】梁園,西漢梁孝王劉武所建,方圓三百多里。梁孝王曾在園中設宴,一代才人枚乘、司馬相如等都應召而至。

問:請簡要分析詩歌三四兩句運用的表現手法和表達效果。(3分)

【答案】用了反襯的手法,用樹的無知反襯有感覺之人觀園後的沉痛,用樹木繁花滿枝、春色依舊的樂景反襯了梁園頹敗、人事已非的悲情。

【解析】本題考查詩歌表現手法和表達初中語文古詩詞鑑賞複習:表現手法效果,需在理解詩歌情感的基礎上分析作答。初中語文古詩詞鑑賞複習:表現手法全詩抒發世人時事變遷、昔勝今衰的傷感之情。三四句寫庭院中的樹木繁華盛開的樂景反襯出梁園頹敗、人事已非的悲情。

(二)浣溪沙

晏 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問:“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一向為詞評家讚賞,請簡要賞析。(3分)

【答案】運用對偶的修辭手法和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1分),通過對自然春光的描寫,抒發了對年華流逝,傷春懷舊,物是人非的感傷。對仗工整,畫面生動,寓意深刻。

【解析】本題考查詩歌語言的表現手法和表達效果。需要在分析詩歌情感的基礎進行賞析。可從修辭的角度——“對偶”進行品析,也可以從表現手法的角度——“情景交融” 進行品析。

初中語文古詩詞鑑賞複習:表現手法

(六)課堂反饋

(一)武陵春

李清照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1.這首詞的主旨句“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歷來被公認為寫“愁”名句,請自選角度,作簡要賞析。(4分)初中語文古詩詞鑑賞複習:表現手法

(二)清平初中語文古詩詞鑑賞複習:表現手法樂 獨宿博山王氏庵

(南宋) 辛棄疾

繞床飢鼠,蝙蝠翻燈舞。屋上松風吹急雨,破紙窗間自語。

平生塞北江南,歸來華髮蒼顏。布被秋宵夢覺,眼前萬里江山。

2.請簡要賞析上片“破紙窗間初中語文古詩詞鑑賞複習:表現手法自語”一句。(2分)

答:

3.全詞抒發了詞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請概括作答。(2分)

答:

(三)浣溪沙

(北宋)歐陽修

堤上游人逐畫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綠楊樓外出鞦韆。

白髮戴花君莫笑,六么催拍盞頻傳。人生何處似尊前!

4.詞的下片刻畫了詞人怎樣的形象特徵?請簡要分析。(3分)

答:

(四)端居①

李商隱

遠書歸夢兩悠悠,只有空床敵素秋②。階下青苔與紅樹,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閒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稱。

5.這首詩的三、四兩句在藝術手法上有什麼特點?請簡要分析。(3分)


(五)送魏大從軍

(唐) 陳子昂

匈奴猶未滅,魏絳復從戎。悵別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橫代北,狐塞接雲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漢將功。

【註釋】①魏大:陳子昂的友人。姓魏,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稱。②魏絳:春秋晉國大夫,以和戎政策消除了邊患而受金石之賞。③六郡雄:漢代名將趙充國,號稱“六郡豪傑”。④代:代州。⑤狐塞:飛狐塞,邊界駐軍重地。⑥雲中:雲中郡,邊塞重鎮。⑦燕然:燕然山。東漢名將竇憲大破匈奴軍隊,乘勝追擊,登上燕然山,刻石記功而返。

6.詩歌尾聯用了什麼手法?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3分)


(六)木蘭花令·梧桐葉上三更雨

(北宋)蘇軾

梧桐葉上三更雨,驚破夢魂無覓處。夜涼枕蕈①已知秋,更聽寒蛩②促機杼。

夢中歷歷來時路,猶在江亭③醉歌舞。尊前必有問君④人,為道別來心與緒。

【注】①簟(dian):竹蓆。②蛩(qiong):蟋蟀。③江初中語文古詩詞鑑賞複習:表現手法亭:江邊的亭子。④君:指其弟子由。此時,兄弟二人天各一方。

7.賞析“夢中歷歷來時路,猶在江亭③醉歌舞。”一句。(4分

初中語文古詩詞鑑賞複習:表現手法


(七)課後練習

(一) 鹹 陽 值 雨

(唐)溫庭筠

咸陽橋上雨如懸,萬點空濛隔釣船。

還似洞庭春水色,曉雲將入岳陽天。

1. 這首詩運用了怎樣的表現手法?(2分)

(二)送人之荊門

(明 )浦源

長江風揚布帆輕,西入荊門感客情。[來源:Z|xx|k.Com]

三國已亡遺舊壘,幾家猶在住荒城。

雲邊路繞巴山色,樹裡河流漢水聲。

此去郢①中應有賦,千秋白雪②待君賡③。

(選自《明清詩賞析》)

【註釋】①郢(yǐnɡ):春秋戰國時楚國國都,此處借指朋友去的地方,即荊門。②白雪:也稱“陽春”“陽春 白雪”,古代楚國歌曲名,也用以比喻優秀的文學藝術作品。 ③賡(gēng):繼續。

2.詩歌的頷聯和頸聯分別從   、   兩個方面來表現荊門的特點。

3.此詩尾聯與李白《送友人》詩中的尾聯各運用了什初中語文古詩詞鑑賞複習:表現手法麼手法,抒發了什麼情懷?請簡要分析。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徵。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 蕭蕭班馬鳴。

(李白《送友人》)初中語文古詩詞鑑賞複習:表現手法


(三)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

( 宋 )王觀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哪邊,眉眼盈盈處。

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4.這首詞在寫法上有獨到之處,請以詞的上片為例作具體分析。


(四)月 夜

【唐】劉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①南鬥斜。

今夜偏知②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早 行

【宋】陳與義

露侵駝褐③曉寒輕,星斗闌干分外明。[來源:Z#xx#k.Com]

寂寞小橋和夢過,稻田深處草蟲鳴。

【注】①闌干:這裡指橫斜的樣子。②偏知:才知。③駝褐:用獸毛製成的上衣。

5.《月夜》描寫的是 時節的景象,《早行》描寫的是 時節的景象。(2分)

6.兩首詩的最後兩句都運用了什麼的表現手法,請作分析。(3分)


(五)三江小渡

楊萬里

溪水將①橋不復回,小舟猶倚短篙開。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風波去又來。

[注] ①將:行,流過。

7.詩人採用什麼手法表達作品的主旨?試結合全詩作簡要分析。


(六) 隴西行

(唐)陳陶

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深閨夢裡人。

8、試分析這首詩如初中語文古詩詞鑑賞複習:表現手法何運用虛實相生的寫法來表現全詩主旨的。

初中語文古詩詞鑑賞複習:表現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