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根部病害的罪魁禍首—土壤嚴重破壞,解決辦法應從“根本”入手

很多農民朋友反應,近些年,作物根部的病害發生比較嚴重,造成大面積死棵。

今天,跟大家分享:作物的根部病害要從“根本”解決!

1.作物根的作用/重要性

那麼講到作物的,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根系是吸收水、肥的一個特別重要的器官,同是也是作物的“司令部”,就像人體中的大腦一樣。我們的很多反應,都是由大腦通過神經元下達出命令,最終被執行。

根部病害的罪魁禍首—土壤嚴重破壞,解決辦法應從“根本”入手

那麼作物,他們的信號源在哪?就是在作物的根冠部分。那麼根系一旦出了問題,就像人的大腦出了問題:比如腦梗、腦溢血。所以根系受損後的危害就可想而知。

所以,保護好作物的根,是作物豐產、優質的首先條件。

如果根系不好,想讓作物產量高、品質優,可以說根本不可能。

古人有一句話:枯葉至枯,必在根部。也就是說上部葉片出了問題,在很大程度上與根系相關。我們有一個成語,叫什麼叫“根繁葉茂”。如果根系發達了,我們的葉子、花、果實才長的才好。所以呢,根系在所有的作物器官中,它是特別重要的一個器官。

2.根部病害給生產帶了什麼損失?

在很多新的土壤、地塊上,在沒有連年重茬的地塊上,一般根部病害發生較輕,但是在我國大部分地區,老百姓習慣連續種植幾年、十幾年,很少進行輪作,那麼在這樣一種地塊,根部病害就發生比較嚴重。

根部病害的罪魁禍首—土壤嚴重破壞,解決辦法應從“根本”入手

作物的根部病害,比如草莓根腐病,給我們帶來的危害輕的會造成減產20%,30%,甚至對半減,嚴重,就會造成絕產。所以說,根部病害的防治就顯得尤為重要。

3.根部病害主要有哪些?

常見的根部病害(主要分為三大類):

1)細菌性根部病害:青枯病,姜瘟病,根癌病等。

2)真菌性的根部病害:立枯病,根腐病,鏽腐病,黃萎病,枯萎病,紫紋羽病,白紋羽病等。

3)根結線蟲。(沒辦法歸為病,也沒辦法歸為蟲)。

根部病害的罪魁禍首—土壤嚴重破壞,解決辦法應從“根本”入手

4.根部病害發生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要想根部病害防治的好,就要把罪魁禍首,想辦法找出來。個人認為,在經作區,土壤的酸化、板結、土壤鹽鹼次生化,是造成根部病害的根本原因。

根部病害的罪魁禍首--土壤遭到嚴重破壞。

根部病害的罪魁禍首—土壤嚴重破壞,解決辦法應從“根本”入手

土壤直接變成了紅色、綠色、紅白相間,就是土壤嚴重酸化。如果根系賴以生長的土壤遭到這種破壞,那麼用再多的殺蟲劑、殺菌劑,想把它防治住也比較的困難,

所以,要想從根本上、長遠上解決根部病害,就要抓住一個長遠的、綜合的防治思路。

5.綜合防治方案:修土壯根

修土。要把土壤最大程度的修復好。方法手段也比較多。例如:根據土壤的ph值選擇合適的肥料,有的鹼性土壤呢,我們適當選用酸性肥料,在很多經作區土壤酸化,我們儘量選擇些鹼性肥,甚至還可以選擇比較好的調理劑。

第一,目前土壤沒有遭到破壞的,大家要儘量保持一個平衡的施肥方式、方法。今年瞭解到,在很多大田種植區,老百姓為了降低成本,在本來酸化、土壤酸化的土壤中,依然選用想氯化銨、硫銨像這種肥料進行施肥。雖然老百姓短期內的投入總體來說比較低,節省了一部分成本,但是從長遠來看,這種方法特別不可取。所以呢,在土壤遭到破壞的土壤,一定要科學的選用肥料。

第二,要補充好的有機質。

根部病害的罪魁禍首—土壤嚴重破壞,解決辦法應從“根本”入手

第三,選擇比較好的菌劑。來進行調理與修復。通過深耕,來變相的改善土壤的透氣性,提高土壤的肥力與飽嘗能力。都是修土的很重要的一個方面。

壯根。比較好理解,想辦法把根系培養的健壯,根系中所需要的養分要及時補充。在這種情況下,就可以將根部病害發生率降到最低。

根部病害的罪魁禍首—土壤嚴重破壞,解決辦法應從“根本”入手

5.一旦發病,該怎麼辦?

大家可以記住這十六個字:提溫降溼、鬆土補氣、治養結合、量足到位

第一:提溫降溼。那麼根部病害發生的最主要環境原因就是土壤溼度過大,並且溫度相對較低的情況下發病概率更高,那麼就需要將土壤田間持水量,尤其是耕作降到作物生長合理合適的範圍。像有些地區連續遭到暴雨,今年連續下了三到四場雨,那麼表土溼度就特別大。在這種條件下,就給我們根部病害提供了一個適宜的發病條件。

所以要想辦法把田間溼度降下去,同時呢,當土壤溫度一般低於10度,根系處於一個半休眠狀態,低於6度以下,在溼度大的情況下,就開始有部分根出現,歐根、腐爛情況,所以提高地溫,也是我們防治根部病害,一個很重要的農業措施。

提溫降溼,應為根部病害病原菌隨水快速傳播,當大棚裡少量根部病害病株時,建議拔除,再對土壤進行消毒。原則上,不要再大水漫灌。因為大水漫灌後,即提高了土壤溼度,給發病提供了很好的外部條件。同時呢,流水容易將病原菌進一步擴散,加速傳播。所以,病害發生後,短時間內,不建議大水漫灌。

根部病害的罪魁禍首—土壤嚴重破壞,解決辦法應從“根本”入手

二、鬆土補氣。給作物鬆土補氣,作物跟人一樣,需要呼吸,如果田間板結嚴重,再加上溼度比較大,溫度比較低,那麼土壤的透氣性差,根系生長就會不良。

三、治養結合。傳統的,大家重點關注的治,看見病害發生了採取治療。而忽略了養,其實養的措施比治更重要。

那麼治養結合,整體思路就是:使用標靶性殺蟲劑,然後加上好的生根劑,然後再加上高磷高鉀的水溶肥,磷元素可以促進根系的生長,如果有條件的可以在加點優質的螯合鈦、優質鈣肥。促進根系恢復,提高根系抗病能力。

四、量足到位。舉個例子有農戶作物得了青枯病,用藥也用對了,為什麼防治效果不好?他說,將噴頭拿下來,藥液順著莖杆往下流, 一棚一畝三桶水。他錯在哪呢?他這種方法是無意義的。因為作物的根部出現問題以後,要靠葉片將藥液吸收傳達傳送到根部,相對來說比較有困難,所以呢,就要求老百姓在防治根部病害,在選對藥的情況下,將藥量用足,另外一定要把藥液送到作物根系周圍。

根部病害的罪魁禍首—土壤嚴重破壞,解決辦法應從“根本”入手

【想要三畝田,還想看東南上盛開的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