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6 學霸許吉如成“強推之恥”:孩子,既要有能力爭第一,也要輸得起

學霸許吉如成“強推之恥”:孩子,既要有能力爭第一,也要輸得起

學霸許吉如成“強推之恥”:孩子,既要有能力爭第一,也要輸得起



在新的一期《奇葩說》辯題討論中,許吉如作為正方三辯,整個辯程,辯詞太過於講理,脫離實際立場,使觀眾無法產生共鳴,最終被淘汰。

學霸許吉如成“強推之恥”:孩子,既要有能力爭第一,也要輸得起

其論述引起網友吐槽:“指指點點還瞪著眼珠子,像極了教導主任。”

至此,許吉如本人不斷招黑,甚至一度被認為是“作精網紅”。

無根不長草,無風不起浪。

本是美女學霸,青奧會形象大使,又是《我是演說家》亞軍的許吉如,憑什麼如此招黑?

失敗乃常態,第一隻是一時,不是一世

92年出生的許吉如來自江蘇南京,父母工作都不錯,從小家境也是十分優渥。

高中時起,許吉如在家鄉就已經很出名,不僅學習成績優異,是眾人眼中“別人家的孩子”,還積極參加各種社會競賽活動,並且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學霸許吉如成“強推之恥”:孩子,既要有能力爭第一,也要輸得起

更有資料顯示,許吉如是“奶茶妹妹”章澤天的校友。網友們認為,許吉如更有實力擔當“南京外國語學院”和“清華大學”美女學霸的代表。

《超級演說家》中,她表現出來的自信、優雅的姿態,斬獲了很多觀眾的好感。

身上擁有的鮮花和光環越來越多,精緻和優越感也越來越滿。

一路披著光環與優越感走來,一心只想贏!

然而太過於注重得失,把優越感當成日常,長期肩負這樣的包袱,任誰都會累,又豈能保證一直贏下去?

這讓我不由得聯想到一件事:

上週,我帶兒子去了新開的遊樂場,看到這樣一幕,培訓老師拿著一團彩泥分給幾個孩子,讓他們捏成一個自己想要的形狀。

其中一個孩子大概是經常訓練,沒出兩分鐘就捏好一隻小狗,看上去活靈活現。

陸陸續續地,其他幾個小朋友也捏好了,開心地捧在手裡等老師查驗。

唯獨一個小女孩,彩泥凌亂地散在桌上,臉上掛著淚,兩手交叉著,肩膀一聳一聳地生著悶氣。

學霸許吉如成“強推之恥”:孩子,既要有能力爭第一,也要輸得起

老師愕然地走過去哄,小女孩“哇”的一聲哭了,邊哭邊說:“在家裡都是我得第一,這次為什麼不是?”

老師越哄,女孩反而哭得越厲害。

這時爺爺走過來,看見哭得梨花帶雨的孫女,心疼地抱起,一邊安慰一邊做保證:“好好,回家去,爺爺讓你得第一。”

此刻,我才恍然大悟:

家人對孩子過度保護,為了不讓孩子經歷輸的沮喪,那就只好讓她一直得第一名。

可是人生的常態就是輸多贏少,如果不經歷失敗,孩子怎能從中吸取教訓,又如何排解失敗帶來的不良情緒?

學霸許吉如成“強推之恥”:孩子,既要有能力爭第一,也要輸得起

作家林清玄曾言:“真正好的教育,不是隻教孩子凡事第一,而是綜合素質的養成和擁有創造幸福人生的能力。”

第一隻是一時的風光,賭不來一世的順暢。

人生常態,要好勝,但也要輸得起

承認許吉如是個美女學霸,這是個不爭的事實。

2014年,她成為南京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申辦形象大使;

2016年,她參加《我是演說家》獲得了亞軍;

2017年參加《我們來了》,她與生俱來的書香才女氣質,一點不輸身邊站著的眾多明星;

2019年,參加《奇葩說》,第一場就帶著冠軍風範,還被薛兆豐教授欽點為隊長。

本來一手好牌,因為用力過猛,不曾想被她自己打得稀爛。

學霸許吉如成“強推之恥”:孩子,既要有能力爭第一,也要輸得起

面臨第一次淘汰,在獲得羅振宇導師違規操作,得到一張復活卡後,面對羅振宇隊員的一片唏噓不滿,以及蔡康永導師的抗議,她依然選擇投入復活賽。

開槓環節專挑軟柿子捏,選了看起來沒有自己強的對手胡老師。

開槓過程中,也不再自信、沉著,而是時不時流露出咄咄逼人的表情,好像吵架一樣,因此失了觀眾緣,以大跌眼鏡的方式遭二次淘汰。

接著,許吉如又去參加《主持人大賽》,被康輝點評“時間把控不足、說得有點亂”,再次翻車,遭遇第三次淘汰。

學霸許吉如成“強推之恥”:孩子,既要有能力爭第一,也要輸得起

而就在最近,《奇葩說》節目組召喚楊奇函回去參賽的時候,許吉如發了一條意味深長的微博,在引起網友評論後又迅速刪掉,被網友解讀“暗自diss楊奇函,太過較真,輸不起”!

學霸許吉如成“強推之恥”:孩子,既要有能力爭第一,也要輸得起

綜藝是給觀眾看的,掩藏不住情感,不能引起共鳴,又太過於較真,事後又發文諷刺,這樣的一個選手,即使能力再強,不被觀眾喜愛是必然結果。

記得有人曾說:“不急功近利,不患得患失,堅定不移地奠定基礎、創造條件,自會有妙手偶得的樂趣。”

優越感能堅持一陣子,卻不能堅持一輩子。

而像許吉如把精緻和優越寫在臉上,掛在嘴上,寧可踩著別人的肩膀,也要強推自己,這樣就是真的高貴麼?

真正的高貴是優於過去的自己

看過一期《朗讀者》,嘉賓姚明向觀眾分享了一段往事。

學霸許吉如成“強推之恥”:孩子,既要有能力爭第一,也要輸得起

悉尼奧運會召開在即,有一晚他在運動員宿舍就寢,剛躺下就聽見一陣撕心裂肺的哭聲,後來得知那個痛哭的人是在比賽最後一刻被pass掉了。

那聲嘶嚎一直留在姚明心裡,揮之不去。

這些被淘汰的人付出了同樣多的代價和心血,雖然被刷掉,可他們並不失敗。

因為體育本身就是一種競爭,每一個人的成功,都意味著很多人要被淘汰,而正是這些人的離開,成就了勝出的那個人。

從那一刻起,姚明意識到:偉大的失敗造就了偉大的成功,失敗和成功同樣具有價值。

自此,這個信念一直伴隨著姚明。

學霸許吉如成“強推之恥”:孩子,既要有能力爭第一,也要輸得起

對運動員來說,最難以承受的,是受傷那一刻的疼痛,因為會留存在記憶力,之後每次重複同樣動作時,都是一道十分難過的關。

姚明同樣經歷了無數次痛楚,在左腳第三次應力性骨折後,被告知再無完全恢復的可能。

於是,他坦然選擇結束運動生涯,正式退役。

現在,他以另一種方式繼續做著自己喜歡的籃球事業。

海明威《真實的高貴》裡有一句話:“只有陽光沒有陰影,只有歡樂沒有痛苦,那就不足以稱為是人生。”

贏未必可喜,輸未必可悲,優於別人也未必高貴,真正的高貴是優越於過去的自己。

成功沒有終點,輸得起才能贏得起

美國股票大王賀希哈有一句名言:“不要問我能贏多少,而是問我能輸得起多少。”

每個人都不可能一輩子是贏家,孩子在未來會面對更多的挑戰和挫折。所以,教孩子學會

“輸得起”比“贏第一”更重要:

  • 1.適時安撫孩子情緒

孩子一旦失敗,心情難免激動或者沮喪,會長時間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聽不進去道理。

學霸許吉如成“強推之恥”:孩子,既要有能力爭第一,也要輸得起

這時,父母最好站在孩子角度去體會他的心情,一句“我知道你很傷心”,讓孩子感到情緒被認可後,再去引導孩子就變得容易了。

2.不過度保護孩子

父母的主要角色是協助孩子走向成功,但不要過分為孩子排除一些正常情況遇到的困難。

當孩子遇到挫折時,不妨留給孩子自己面對失敗的機會,家長不要立刻插手。

讓孩子明白失敗是生活的一部分,他可以學著應對。

學霸許吉如成“強推之恥”:孩子,既要有能力爭第一,也要輸得起

3.轉好勝心為進步的動力

好勝心是一把雙刃劍,但孩子太過於好強,喜歡競爭,就會徒增煩惱。

家長可以把握孩子心理,正確引導好勝心向積極方向發展。比如:你的同學小明和你一樣聰明,但媽媽發現他上課聽講認真、回答積極,你是不是應該學習一下呢?

通過啟發,孩子會仔細觀察並借鑑別人的優點,取長補短,將好勝心轉化為進步的動力。

學霸許吉如成“強推之恥”:孩子,既要有能力爭第一,也要輸得起

俞敏洪曾言:“在人生中,一定要留下一些讓自己感動的日子。”

影響孩子一生的,除了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還有輸贏觀。

教育孩子,相對於一往無前地求贏,更重要的是讓孩子發現成長過程中的快樂和收穫

成功沒有終點,失敗沒有永遠。即使失敗,也是一種收穫,因為它讓孩子離成功更近了一點點。

-END-

作者丨梓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